杜明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承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承德市旅游人群重大传染病监测方法研究
- 2010年
- 目的在常规疫情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在旅游人群中开展以症状监测为起点的重大传染病监测工作,提高旅游人群中疫情识别的敏感度,做到传染病疫情的及时有效控制。方法在承德市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点景区做为试点,制定有效监测指标,设立监测哨点,选择监测人群,采用症状监测和病种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法开展传染病的监测工作。结果通过试点监测工作的开展,显示设立有效的症状监测指标,结合目前的监测体系,开发旅游服务部门共同参与,重大传染病病例的及时发现率明显提高。结论疫情播散范围明显缩小,监测工作开展有效。
- 魏淑惠王晶杜明涛赵国良曾强
- 关键词:重大传染病
- 一起革螨叮咬引起学生群体性皮疹的调查
- 2006年
- 2004年9月6日,河北省承德县某中学发生一起螨虫叮咬引起154名学生群体性皮疹的事件,经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无新发病例出现,出疹学生全部治愈。
- 曾强赵德明吕静李连郡杜明涛魏淑惠
- 关键词:革螨皮疹
- 承德市旅游地区重大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策略措施研究
- 赵国良魏淑惠王晶李宗国关志国杜明涛季文波商静褚红娜曾强
- 传染病防治是中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不容忽视;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给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该研究在既往承德市传...
- 关键词:
-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工作传染病监测疫情控制
- 2010年承德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感染状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汇总承德市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Excel 2003和Epi Info 3.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2010年承德市手足口病疫情起步晚,上升速度快,6、7月达到发病高峰,9月后进入疫情低发期,发病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A16,CoxA16)感染为主,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均有发现,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疫情呈现县区间差异(2=100.07,P<0.001)。结论承德市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全年的流行性疾病,应采取预警监测、健康教育宣传和培训等综合措施。
- 赵国良魏淑惠曾强杜明涛关志国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 承德市避暑山庄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
- 曾强吕静季文波赵国良钱志华魏淑惠王晶卢国际杜明涛关志国李清林商静谢宗锐牛璞生张存银
- 一、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研究在承德市主要旅游景点景区设立监测点,系统开展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为分析旅游城市出血热流行趋势和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应用于出血热的控制、预警策略等防控措施的实施,从而有效的预防出...
- 关键词:
- 关键词:出血热
- 河北省西部、北部白纹伊蚊分布调查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在河北省西部、北部的分布,为制定控制登革热等蚊媒疾病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蚊幼虫调查采用容器法,成蚊调查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灯诱法、人工捕捉法。结果涉县发现白纹伊蚊,其容器指数为34.41,房屋指数为25.27,布雷图指数为4.96。结论河北省北部及西部承德市区、张家口市区未发现白纹伊蚊分布,西南部涉县有该蚊分布。
- 黄钢李红艳赵勇王喜明常梅王志强杜明涛曹德顺陈长华郭玉红刘起勇
- 关键词:白纹伊蚊
- 承德市1984年-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承德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发生和流行态势,提出防控策略。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Ig M对病例进行血清学诊断,用Excel和Epi info等统计软件分析疫情资料。结果承德市自1984年开始出现HFRS病例,截止到2006年共发生103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24/10万,病死率为2.91%。2002年以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平泉县和双桥区发病较多。发病以15-69岁人群为主,10-14岁人群也有发病。发病以农民为主,占发病人数的57.58%,男女比例为5.44:1。病例的血清学符合率达85%以上。结论根据疫情分析结果,加强发病发生集中地区的监测和灭鼠工作,坚持宣传与免疫并举的工作策略,针对重点人群采用不同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 赵国良魏淑惠吕静季文波杜明涛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
- 承德市1994~2002年新生儿死因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掌握承德市新生儿死亡现状及动态变化规律 ,找出相关因素 ,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按新生儿死亡监测方案 ,对新生儿死亡进行系统规范的监测。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从 2 8.2‰降至 11.8‰ ,下降显著(P<0 .0 1)。死因顺位 :出生窒息、早产和 /或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为当前新生儿主要死因。先天异常上升迅速 (P<0 .0 1)。新生儿死亡率的逐步下降 ,使我市人均期望寿命延长了 2~ 3岁。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工作重点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 ,提高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 ,加强基层产、儿科建设 ,提供科学准确的产前诊断技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具体措施。
- 陈慧春金艳文王晓云王志萍曾强杜明涛
- 关键词:新生儿死因分析干预措施平均期望寿命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