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秋明

作品数:17 被引量:139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红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缺血
  • 5篇心肌
  • 5篇再灌注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心律
  • 4篇心律失常
  • 4篇血管
  • 4篇血压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血管疾病
  • 4篇磺酸
  • 4篇磺酸钠
  • 4篇高血压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再灌注损伤
  • 3篇抗高血压
  • 3篇抗高血压药
  • 3篇高血压药

机构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天津市红桥医...
  • 3篇天津市天和医...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杜秋明
  • 9篇王存选
  • 3篇王林
  • 2篇李忠诚
  • 2篇孙亚男
  • 2篇曹书华
  • 2篇宋淑萍
  • 2篇王贵荣
  • 2篇李银英
  • 2篇苏玫
  • 2篇王伟
  • 2篇黄旭
  • 2篇邱磊
  • 1篇崔让庄
  • 1篇杨桂铭
  • 1篇赵鸿铭
  • 1篇刘连友
  • 1篇赵福梅
  • 1篇陈倩
  • 1篇高波

传媒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2010天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2008第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缝隙连接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通道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特殊膜结构,由连接蛋白(connexin,Cx)构成,其功能主要是在细胞间起代谢耦联和电耦联作用,在机体新陈代谢、内环境稳定、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缝隙连接结构和功能改变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本文中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杜秋明王存选王林
关键词:连接蛋白心脑血管疾病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STS与QT离散度(QTd)及I/R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灌注患者随机分为STS组(28例)和对照组(...
杜秋明王存选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QT离散度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与颈动脉斑块、血脂、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UA)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的208例ICVD患者,其中脑梗死11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93例.进行颈部动脉超声检查,计算不同类型ICVD患者双侧颈总动脉(CCA)主干处、CCA膨大处、颈内动脉(ICA)起始处斑块面积;并检测不同数量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Fib及UA水平.结果 颈动脉斑块≥3支病变组(68例)患者血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和UA水平均明显高于单/双支病变组(73例)和无斑块组(67例)患者[TG(mmol/L):2.07±1.02比1.91±0.96和1.60±0.81,TC(mmol/L):5.18±1.21比4.67±1.30和4.12±0.87,LDL-C(mmol/L):3.70±0.81比2.81±0.98和2.47±0.72,Fib(g/L):4.48±1.60比4.04±0.92和3.78±0.66,UA(μmol/L):388.5±57.0比378.4±61.0和346.5±58.0],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则明显低于单/双支病变组和无斑块组患者(0.98±0.26比1.12±0.34和1.31±0.27,P〈0.05或P〈0.01).多发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不同部位斑块面积均明显大于单发性脑梗死(45例)或TIA(46例)患者[CCA主干处(mm2):56.67±31.67比48.87±28.48和38.85±26.94,CCA膨大处(mm2):113.44±34.18比56.62±29.11和21.00±8.16,ICA起始处(mm2):57.86±25.77比29.29±11.34和25.91±11.36,均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与ICVD密切相关,TG、TC、LDL-C、Fib、UA增高和HDL-C降低是促进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导致ICVD的危险因素.
杜秋明王存选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斑块
心率震荡现象
心脏正常的节律依靠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平衡协调,一旦这种平衡关系受损,将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寻求有效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
杜秋明王存选
关键词:心率震荡自主神经功能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
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各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1日至2016年10月1日在天津市红桥医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48例,按照是否合并急性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128例)和非脑梗死组(120例),记录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状况、高血压发病年龄、高血压病程、高血压分级、高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心脑血管病史、心血管风险分层等基本资料,测定动态血压、相关血清学指标和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筛选出2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脑梗死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晨峰(OR=2.269)、颈动脉斑块形成(OR=1.546)、夜间平均收缩压(OR=1.054)、白昼血压负荷值(OR=1.020)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588)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达标(OR=0.074)和杓型血压(OR=0.121)是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应重点关注血压晨峰、颈动脉斑块形成、夜间平均动脉压、白昼血压负荷值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的高血压患者,积极预防,降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杜秋明杜秋明曹书华李银英李银英王志涛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影响因素
天津市三家不同级别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通过调查天津市三家不同级别甲等医院(以下简称:三家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是否合理,为今后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天津市三家甲等医院2009年7-12月高血压门诊处方,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三家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三家甲等医院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男性略多于女性,患者的年龄以50~80岁最多,其中以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等几类药物为主,药物利用指数基本接近于1。结论天津市三家甲等医院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基本合理,抗高血压药物DDDs在前十几位的药物与广大患者需求及《高血压防治指南》基本相符。
杜秋明王存选王林孙亚男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联合用药用药分析
缝隙连接与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
2011年
再灌注疗法是目前治疗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主要措施,但再灌注治疗中常会伴发缺血/再灌注O/R)损伤,即在缺血的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减轻或消除心肌I/R损伤是I/R治疗的关键。缺血预处理(IPC)与缺血后处理(IPO)国具有减轻I/R损伤、
杜秋明王存选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
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被引量:25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50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309例、女196例,依年龄分为中青年组(<50岁)、中老年组(50~80岁)和高龄组(>80岁)。收集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冠心病、心房纤颤、高血压、糖尿病史等)、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检查指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心电图及头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男性患者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史及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而TC、HDL-C、LDL-C水平、心房纤颤史则明显低于女性;中青年组有脑卒中史的男性患者较多,而TC和HDL-C则女性患者较多;中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史、Hcy、UA男性患者高于女性,而LDL-C、FIB则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与中青年组比较,发病人数、高血压、脑卒中病史、TC、TG及LDL-C水平中老年组明显升高,而FIB水平则偏低;冠心病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史患者高龄组所占比例均少,而UA和CRP则明显升高;小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中老年、高龄组残障严重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而中青年组无残障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中老年、高龄组预后不良及极差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而中青年组预后良好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不同年龄及性别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不同,故应积极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做好不同群体脑卒中患者的防治工作。
杜秋明杜秋明曹书华苏玫邱磊王伟黄旭
关键词:脑卒中发病年龄性别分布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STS与QT离散度(QTd)、校正后的QTd(QTcd)、心率变异性及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患者99例,随机分为常规溶栓组(23例),溶栓+STS组(28例),常规PCI组(22例)和PCI+STS组(26例)。常规溶栓组和常规PCI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溶栓+STS组和PCI+STS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STS治疗,比较4组患者QTd、QTcd、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率。结果溶栓+STS组、PCI+STS组患者QTd、QTcd、心律失常及猝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溶栓组和常规PCI组。溶栓+STS组和PCI+STS组患者心率变异性各参数明显高于常规溶栓组和常规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TS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患者QTd、QTcd,升高心率变异性,从而明显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杜秋明王存选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性心肌再灌注丹参酮
轻型创伤性脑损伤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 分析轻型创伤性颅脑损伤(mTBI)患者并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t-BPPV的发病规律.方法 选择天津市红桥医院神经内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mTBI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眩晕者64例,行眼震电图检查41例,最终入组23例患者,诊断为t-BPPV 13例,非t-BPPV 10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民族、户籍、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职业、生活环境等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出影响mTBI患者并发t-BPP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t-BPPV组患者年龄小于非t-BPPV组(岁:54.00±14.68比65.90±9.84,P<0.05),女性比例明显高于非t-BPPV组〔69.2%(9/13)比20.0%(2/1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影响mTBI并发t-BPPV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0.111,95% 可信区间(95%CI)=0.016~0.778,P=0.027〕.结论 有眩晕症状mTBI患者早期诊断,确定t-BPPV后早期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有重要意义.
王伟杜秋明杨丽萍黄旭崔相楠
关键词: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创伤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