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艳
-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物业服务合同法律属性思考
- 2013年
- 本文从物业服务合同的概念入手,界定物业服务合同是一种独立的合同类型。因此,想要解决物业服务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立法应当考虑将这种新型的独立性合同纳入法律规范内,修订合同法或制定民法典将其有名化。
- 杨丽艳
- 关键词:物业服务物业服务合同法律属性
- 对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被引量:7
- 2012年
- 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我国从事法学教育的高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分析现行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定位,阐述了从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胡锐杨丽艳薛然巍
- 关键词:法学
- 关于公平就业的立法反思
- 2009年
- 随着《就业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如何切实保障各个群体的公平就业权引起了理论界的进一步思考。在就业领域,就业歧视已形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实行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是就业促进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现公平就业是实现人类基本价值的需要;是"和谐社会"的诉求;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途径。完善公平就业立法,应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的概念;明确特殊群体公平就业的具体规定,在明确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的同时,必须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与管理,以更好的保护公民平等就业的权益。
- 杨丽艳李娜
- 关键词:就业歧视人权
- 试论物业服务中的安全保障义务被引量:6
- 2010年
- 近年来,物业服务者与业主之间的安全保障纠纷日益增多。由于现有法律对物业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过于笼统且不够明确,因此时常导致出现法律规定与司法实践不统一的现象。因此,立法部门必须尽快明确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的概念、性质、内容以及标准,从而为司法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
- 杨丽艳
- 关键词: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
- 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构想被引量:1
- 2003年
- “婚姻家庭法”是研究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和与此相关的法律现象的科学。而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家庭法”主法的重心之一,尤其是夫妻财产与社会经济等相关因素又紧密相连,因此需要对夫妻财产制度做进一步研究,使其完善。
- 杨丽艳昜超雄
- 关键词:夫妻财产制度法律关系
- 共同危险行为相关疑难问题探析
- 2011年
- 我国立法对共同危险行为规定得不够具体。要明确界定共同危险行为人相关问题,区别对待共同危险行为与其他相关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的平衡价值,要在深入研究共同危险行为的前提下,平衡受害人与加害人、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的利益。对共同危险行为应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 赵玉梅杨丽艳
- 关键词: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归责基础归责原则
- 对小区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思考被引量:2
- 2011年
- 近几年来伴随物业的增长态势,物业服务者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也随之增加,而其中所涉及到的关于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的纠纷尤为突出。现阶段关于物业服务者安全保障义务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通过分析小区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依据,提出以过错推定责任为物业服务安全保障责任的归责原则,从《侵权责任法》及其他相关立法的角度提出了物业服务安全保障义务的完善建议。
- 杨丽艳
- 关键词:物业物业服务安全保障
- 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改革被引量:2
- 2004年
- 审级制度是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相关立法的不足以及司法实践的弊端 ,导致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不完善。因此 ,需要对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作进一步研究 。
- 李娜杨丽艳
- 关键词:审级制度两审终审三审终审
- 浅谈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改进措施
- 2013年
-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构想,并且在科教文卫方方面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实践的指导促进作用愈加显现,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学基础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起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如上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使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能够确保各高校在人才培养当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断提高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水平,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法律高级人才。
- 杨丽艳
-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
- 浅议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被引量:2
- 2011年
- 目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着口径过窄、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不够、人才多样化培养不够等问题。21世纪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可以采取调整法学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对法学教师的培养等措施。
- 杨丽艳薛然巍
- 关键词:法学专业司法考试法律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