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钦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洛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科研评价方法与思维模式创新被引量:6
- 2012年
- 科研评价是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有效的评价实践是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支撑力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众多大学愈来愈关注和强化科研评价对促进学校发展的特殊作用。特别是,以资助性奖励为主要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已经引发了一些大学学术目标的偏移和难解问题,亟待以创新思维来改革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通过结构性评价来彰显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活力与生命力。
- 杨光钦
- 关键词:科研评价体系大学管理创新思维思维模式
- 教师教育效率与教育模式创新被引量:8
- 2005年
- “相似教育模式”以促进教师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倡导“和合教育”、“关键知识”、“规律中心”,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立足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情景,对既定的教育规则、原理、方法、内容等进行共性与个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同化与裂变的“和合”,从而形成对教育诸要素“同与变异的统一”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相长。“和合教育”是相似教育的核心。
- 杨光钦
- 关键词: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效率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教育主体教育规则
- “师范精神”的坚守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所论“师范精神”,是指固化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探索真理、追求正义的观念意识和理念形态。“师范精神”的陨落,源于功利主义思潮的盛行等多种原因,其结果将直接导致个体精神的迷失、群体精神的萎靡和人的自我心理矛盾的加剧。“坚守师范精神”话语的当代教育价值,在于促使教师形成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的理性品质;其具体体现,依赖于师范精神显现的基本依据,以及个体对人生意义理解的深刻程度等;其基本条件是个体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意志;其内在本质因素,是精神世界的真正自由。
- 杨光钦
- 关键词:师范精神自由意志
- 场域理论与科研评价模式创新被引量:4
- 2012年
- 大学学术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学术领域出现的知识泡沫和行为不端现象,与既有的科研评价模式不无关系。而场域理论尤其是关于对知识分子的分析、关系性思维方法和权力场域的相似逻辑,对科研评价模式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强化对场域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的理解,提升大学科研评价的场域研究意识,有利于揭示科研评价过程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消长的利益关系,也有利于分析无序和无效的科研评价与学术生产的机制性原因。
- 杨光钦
- 关键词:场域理论
- 学术生产数量繁荣的制度逻辑——基于某省地方院校科研评价制度的分析
- 学术生产数量繁荣是目前高等教育场域的一种普遍现象。学术生产数量繁荣表现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高校的知识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在某省地方院校,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攀升,科研项目急剧增加,获得奖励的成果也呈较快增长态势。本...
- 杨光钦
- 关键词:学术生产教育管理
-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兼析一种“补充”论被引量:1
- 2000年
- 杨光钦
-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
- 大学治理的理性逻辑及其结构化改革被引量:3
- 2015年
- 大学是灵魂修炼和人格养成的理性场域,理性是大学固有的属性和本质特征。大学理性是大学治理过程中具有本体论认识意义的一种高等教育哲学观,是"理"与"气"的整合体。大学理性治理,就是大学组织依据大学固有的义理和秩序,并基于满足组织内人的最大幸福、愿望和对人的深度关爱的治理。其核心主要是依法治理,即通过对大学场域的治理权力进行合乎逻辑的抑制和结构化调整,进而确保大学组织开展富有激情的学术独创和人才培养活动。理性治理依赖于对大学结构的理性认识,也依赖于大学结构化的改革。当下,大学需通过构建依法治校的结构性框架以达到理性治理之目的。
- 杨光钦
- 关键词:大学治理大学场域依法治校
- 大学的功利与功利的大学被引量:9
- 2004年
- 大学功利是大学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历史、结构与质的层面的三重整合的统一。大学功利与高校办学效益的提升具有内在的协调性。功利性大学是指大学把追求组织自身的物质利益作为首要的和最终目的的一种大学 ,它是大学功利异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质的规定上 ,异化的、惟经济化的大学功利虽使高校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外观 ,但也使高校失去或趋向于失去生存与发展的根据 ,冲击或妨碍了高校办学效益的不断提升。因此 ,在肯定大学功利合理性的同时 ,应警惕并采取有效的系统性对策 ,避免大学功利惟经济化现象的发生或扩张。
- 杨光钦
- 关键词:大学组织办学效益大学价值
- 文化环境与大学功利现象被引量:5
- 2004年
- 大学功利现象是"文化环境"偏至情况下功利异化的产物。"文化环境"的偏至不仅表现在大学学术精神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而且还表现在功利心态和权力意志的日趋膨胀。淡化大学功利现象的应对性策略,不仅需要确立新的办学理念,而且亟待营造新的制度环境。
- 杨光钦
- 关键词:大学理念制度环境
- 高校学术生产数量繁荣的制度探源及理性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学术生产数量繁荣与学术生产制度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除了学术生产的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对学术生产数量繁荣具有关键性影响之外,学术生产的制度理性和制度失范对学术生产数量繁荣也具有重要影响。即学术制度理性可以促进学术生产的真正繁荣,而学术制度失范给予的则是学术精神的创伤和危害。诸如高度统一、低效的评价规则失范,学术规划制度下的学术资源配置和控制行为失范等,进而导致了学术资源的无序竞争和产品的粗制滥造,催生了学术生产数量繁荣背后的种种危机。
- 杨光钦
- 关键词:学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