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恒林

作品数:106 被引量:473H指数:15
供职机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3篇恶性疟
  • 48篇疟疾
  • 47篇原虫
  • 47篇疟原虫
  • 44篇恶性疟原虫
  • 35篇青蒿
  • 22篇青蒿琥酯
  • 21篇体外
  • 20篇抗疟
  • 19篇敏感性
  • 19篇抗疟药
  • 17篇氯喹
  • 17篇咯萘啶
  • 14篇体外测定
  • 14篇青蒿素
  • 11篇药物
  • 10篇萘酚喹
  • 9篇青蒿素类
  • 8篇消除疟疾
  • 8篇抗药

机构

  • 69篇云南省寄生虫...
  • 33篇云南省疟疾防...
  • 17篇大理学院
  • 9篇中国预防医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海南省疾病预...
  • 3篇昆明市中医医...
  • 3篇大理大学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陇川县疾病预...
  • 2篇西双版纳州疾...
  • 2篇盈江县疾病预...
  • 2篇临汾市第四人...
  • 2篇桂林制药有限...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梁河县疾病预...
  • 1篇玉溪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中医中...
  • 1篇云南省中医中...

作者

  • 105篇杨恒林
  • 34篇杨品芳
  • 19篇李春富
  • 19篇高白荷
  • 15篇李兴亮
  • 14篇黄开国
  • 13篇刘德全
  • 11篇董莹
  • 11篇张志勇
  • 10篇吴超
  • 8篇周红宁
  • 8篇杨亚明
  • 8篇刘慧
  • 8篇张春勇
  • 7篇王恒业
  • 6篇刘瑞君
  • 6篇李丽
  • 6篇孙晓东
  • 6篇车立刚
  • 6篇杨亚明

传媒

  • 28篇中国病原生物...
  • 17篇中国寄生虫病...
  • 16篇中国寄生虫学...
  • 14篇中国热带医学
  • 6篇实用寄生虫病...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医学综述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基本消除疟疾策略与技术措施
杨恒林周红宁张再兴陈国伟杨亚明杜尊伟董学书车立刚汪文仁李华宪
主要技术内容:云南是国内外疟疾流行最严重,防控最困难地区,1953年全省疟疾发病410,274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0%;疟疾发病率高达249.38/万,为全国(122.9/万)的2倍。1953-2012年系统开展疟疾...
关键词:
关键词:疟疾防治流行病学调查
萘酚喹对云南间日疟疾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
80年代以来我国恶性疟原虫不仅对氯隆等4-氨基喹啉类药物产生了高度抗性,而且对新抗疟药的敏感性正在下降[1-4]。云南边境地区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该区域成为我国疟疾流行因素最为复杂,防...
杨恒林李兴亮杨品芳李春富吴超张志勇高白荷
文献传递
疟疾化学治疗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3年
疟疾是一种以蚊为传播媒介的重要虫媒传染病,是现在全球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为了降低疟疾带来的危害,抗疟药大量的应用于疟疾的预防与治疗,但为避免抗疟药在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抗药性,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疟疾并延缓抗药性产生的效果。随着疟疾抗药性的提高,新药的研发也迫在眉睫。该文对疟疾化学治疗的现状予以综述。
王英新杨恒林
关键词:疟疾化学治疗抗疟药
延缓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抗性的现场和实验室研究
杨恒林李兴亮李春富杨品芳高白荷李丽杨沧江吴超张志勇
该研究针对全球疟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培育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的基础上,发现该株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甲硝唑、诺氟沙星有交叉抗性;对咯萘啶有交叉抗性的征兆;对氯喹、本芴醇、萘酚喹、甲氟喹和奎宁无交叉抗性。并首次证实青蒿琥...
关键词:
关键词:疟疾恶性疟原虫抗疟药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了解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从1981年起,在滇西、滇南、滇东南监测点选择符合条件的恶性疟病人,取静脉血,采用WHO推荐的体外微量法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并将相隔8~10年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滇西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2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83.3%,ID50 从240.0 nmol/L降到123.0 nmol/L,MIC从1 171.6 nmol/L降至325.9 nmol/L,分别下降13.0%、48.8%和72.2%.滇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从1981年的97.4%降到2004年的69.0%,ID50从170.0 nmol/L降至58.6 nmol/L,MIC从1 108.0 nmol/L降至312.6 nmol/L,分别下降29.1%、65.5%和71.8%;滇东南抗性率从1993年的78.9%下降至2003年的53.3%,ID50从136.0 nmol/L降至75.5 nmol/L,MIC从452.0 nmol/L 降至238.3 nmol/L,分别下降32.4%、44.5%和47.3%. 结论云南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仍具有抗性,但抗性程度明显下降;中越边境恶性疟的抗性程度低于中老、中缅边境地区.目前仍不宜用氯喹治疗当地恶性疟.
杨恒林杨品芳李兴亮高白荷张志勇杨亚明
关键词:疟原虫恶性氯喹抗性
咯萘啶、甲氟喹和奎宁对青蒿琥酯敏感株与抗性株恶性疟原虫的体外作用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比较青蒿琥酯敏感株与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甲氟喹和奎宁的敏感性 ;了解这 3种药物与青蒿琥酯伍用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的体外抗疟作用。 [方法 ]应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敏感株与抗性株原虫对上述 4种药物的敏感性 ,同时测定青蒿琥酯分别与咯萘啶、甲氟喹、奎宁伍用对抗性株原虫的敏感性。 [结果 ]咯萘啶、甲氟喹、奎宁和青蒿琥酯对敏感株的ID5 0 分别为 5 9 0、 6 9 7、 2 83 8和 9 6nmo1/L ;对抗性株的ID5 0 依次为 170 6、 6 3 2、 2 72 4及 85 1nmo1/L。咯萘啶与青蒿琥酯伍用 ,其ID5 0 分别为两药单用组的 1/4 7(36 6 / 170 6 )和 1/ 3 7(2 2 8/ 85 1)。甲氟喹与青蒿琥酯伍用中 ,其ID95 分别为两药单用组的 1/ 4(40 / 16 0 )和 1/ 12 5 (3 2 / 40 0 )。奎宁与青蒿琥酯伍用 ,其ID95 分别为单用组的 1/ 16 (80 / 12 80 )和 1/ 12 5 (3 2 / 40 0 )。 [结论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甲氟喹和奎宁无交叉抗性 ,这两种药物分别与青蒿琥酯伍用 ,对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有较明显增效作用。
杨恒林高白荷黄开国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咯萘啶甲氟喹奎宁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奎宁敏感性的体外测定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氨酚喹、哌喹、甲氟喹及奎宁的敏感性。方法:采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采自云南省瑞丽11个县、市的恶性疟原虫对以上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云南省南部、东南部及西部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率分别为96.7%、78.9%及95.7%,ID50依次为125nmol/L、136nmol/L、及176nmol/L;对氯酚喹的抗性率分别为100%、85.3%及88.9%,ID50依次为52nmol/L、54nmol/L及72nmol/L;对奎宁均为敏感,ID50依次为480nmol/L、352nmol/L及608nmol/L。南部及东南部原虫对哌喹的抗性率分别为68及88nmol/L;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对4-氨基喹啉类药物普遍产生抗性,其抗性程度来自滇西及其相连的缅甸感染的疟原虫明显高于滇东南;对奎宁及甲氟喹敏感。氯喹。
杨恒林刘德全黄开国杨亚明杨亚明廖明铮杨品芳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体外测定氯喹氨酚喹
云南登革热的防控策略技术措施研究与防控成效
杨恒林周红宁夏雪山郭晓芳梁跃波吴超李亚平姜进勇杨明东王炳辉李娜
主要技术内容:2005年以来,在国家科委、省科技厅和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的支持下,持续对云南登革热防控基础、防控策略与技术措施进行探索研究;对全省重点地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首次开展云南登革热现场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开展...
关键词: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
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萘酚喹的抗性
2019年
目的观察实验组恶性疟原虫经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与对照组恶性疟原虫经萘酚喹单独用药在药物作用下体外敏感性的变化,评价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对延缓恶性疟原虫抗性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药物剂量递增间隔作用法对实验室驯化的恶性疟原虫FccSM/YN株进行长期抗性培育,采用Rieckmann微量测定法,在不同时段(d)测定疟原虫的体外敏感性,用ICEstimator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药物作用后实验组、对照组的IC50与亲代相比,计算抗性指数,抗性指数<2,判定为敏感,抗性指数≥2为抗性。结果药物作用前,萘酚喹对恶性疟原虫IC50值为 2.11 nmol/L,阿奇霉素为3.21 nmol/L。对照组经萘酚喹作用120 d后,萘酚喹IC50值升至65.47 nmol/L,阿奇霉素上升至68.58 nmol/L,萘酚喹/阿奇霉素分别是10.34 nmol/L,抗性指数均>2。实验组经萘酚喹/阿奇霉素作用120 d后,萘酚喹对恶性疟原虫的IC50值升至35.47 nmol/L,阿奇霉素上升至50.04 nmol/L,抗性指数均>2。萘酚喹/阿奇霉素IC50 值分别为2.89 nmol/L,抗性指数<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同一药物浓度的疟原虫裂殖体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IC5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萘酚喹/阿奇霉素的抗性指数<2。结论本研究方法可以培育出恶性疟原虫萘酚喹抗性株;萘酚喹与阿奇霉素伍用可延缓恶性疟原虫对萘酚喹和萘酚喹/阿奇霉素抗性的产生与发展。
杨爽陈华周家连王恒业杨恒林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萘酚喹阿奇霉素
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体外微量法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体外微量检测方法,以便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抗性调查。方法研制哌喹涂药板和供现场使用培养基,经实验室测试,后在海南省及云南省现场,比较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一致性。结果研制的哌喹涂药板及现场用的培养基质量稳定,4℃贮存哌喹涂药板和安瓿封装液体培养基有效期分别为14个月和2个月,哌喹涂药板判定敏感与抗性的临界药浓度为≥64pmol/井,体外微量法测得的结果与体内法一致。自1985年近30年现场监测,基本掌握我国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敏感性的状况,海南和云南两省恶性疟原虫对哌喹有高度抗性。结论成功建立起用体外微量法检测恶性疟原虫对哌喹的敏感性,为大规模抗药性检测提供了条件。
冯晓平王善青林世干杨恒林孙晓东刘德全夏志贵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哌喹敏感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