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桂元

作品数:25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管
  • 7篇缬草
  • 7篇宽叶缬草
  • 6篇动脉
  • 6篇血压
  • 6篇平滑肌
  • 6篇平滑肌细胞
  • 6篇细胞
  • 6篇肌细胞
  • 6篇高血压
  • 5篇心病
  • 5篇血管平滑肌
  • 4篇心脏
  • 4篇血管平滑肌细...
  • 4篇基因
  • 4篇冠心病
  • 3篇血管疾病
  • 3篇转染
  • 3篇家兔
  • 3篇反义

机构

  • 17篇郧阳医学院
  • 15篇太和医院
  • 3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东风汽车公司...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25篇杨桂元
  • 8篇王家宁
  • 6篇涂明利
  • 5篇周明
  • 5篇李庚山
  • 4篇王玮
  • 4篇王俊峰
  • 4篇涂远超
  • 3篇徐青
  • 3篇黄永章
  • 3篇党书毅
  • 3篇王卫民
  • 2篇刘为舜
  • 2篇曹政
  • 2篇王崇全
  • 2篇张仲华
  • 2篇王晓勋
  • 2篇何国厚
  • 2篇王汉琴
  • 2篇周建华

传媒

  • 9篇郧阳医学院学...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海军医高专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年份

  • 3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宽叶缬草对动脉平滑肌细胞收缩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观察宽叶缬草 (VOL)对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收缩及生长的影响。方法 :取 4~ 6周wistar大鼠胸主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观察VOL和L -NAME对VSMC收缩的影响 ,以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不同浓度VOL时VSMC的3H -TdR及3H -Leucine参入变化。结果 :VOL可显著抑制AngⅡ引起的VSMC收缩 ,且此作用不受L -NAME影响。VO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VSMC的3H -TdR和3H -Leucine的参入。结论
杨桂元徐青王俊峰
关键词:宽叶缬草动脉平滑肌细胞高血压
反义AT1R腺病毒穿梭质粒的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构建含人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反义cDNA(ahAT1 )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观察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中的表达 ,为ahAT1抗高血压、PTCA术后再狭窄及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用定向克隆法将人AT1RcDNA反向插入到穿梭质粒pACCMVPLPA的CMV启动子之下 ,即获得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CMV .ahAT1。以脂质体包裹质粒并转染VSMC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鉴定此质粒对VSMC表达AT1R的影响。结果 AT1RcDNA成功地反向插入到pACCMVPLPA载体 ,与对照组相比 ,pAd/CMV .ahAT1明显抑制了VSMC的AT1R表达 (P <0 0 5 )。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反义人AT1RcDNA的腺病毒穿梭质粒 。
涂明利王汉琴涂远超王家宁黄永章王卫民杨桂元
关键词:穿梭质粒血管平滑肌细胞肺动脉高压高血压PTCA术再狭窄
动态心电图、潘生丁试验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1997年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和潘生丁试验(DPT)对50例冠心痛(CHD)进行检查,结果提示DCG诊断CHD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7%,而DPT诊断CHD的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97%,两者联合诊断CHD的敏感性为84.44%,特异性和阳性诊断价值达100%。DCG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和发作频率,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监测有着重要意义,两者结合使诊断CHD简便而且较为可靠的方法。
何国厚杨桂元何朝荣周建华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潘生丁试验
醛固酮促进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被引量:8
2003年
为探讨醛固酮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效应的影响 ,采用3 H 脯氨酸掺入法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检测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后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的影响 ;分别利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经醛固酮处理后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并比较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血管紧张素Ⅱ (10 -7mol/L)可使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显著增加 (P <0 .0 1) ,醛固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无影响 ,但醛固酮可明显地增强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效应 ;经醛固酮 (10 -7mol/L)处理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2倍 ) ,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的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1.5倍 )。结果说明醛固酮虽然不能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代谢 ,但它可以通过上调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曹政王家宁杨桂元李建军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醛固酮心脏成纤维细胞
宽叶缬草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8
1994年
作者用宽叶缬草挥发油(VOL-I)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甘情愿82例(其中心肌缺血50例),心绞痛症状疗效、心肌缺血疗效总有效率分别达87.80%、88.00%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34例(其中心肌缺血2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41.18%、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P<0.01)。本文研究还探讨了宽叶缬草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特点,提示宽叶缬草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新型有效药物。
杨桂元王玮
关键词:宽叶缬草复方丹参冠心病
重组反义AT1R腺病毒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04年
为探讨腺病毒介导反义人AT1R转染对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用重组反义人AT1R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Ad CMV 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人VSMCs,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SMCs的增殖指数和凋亡率 ,绘制DNA合成直方图。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较 ,转染Ad CMV ahAT1后 4 8h的VSMCs,AT1RmRNA低 5 0 % ,AT1R蛋白呈低表达 (P <0 0 1) ;给予AngⅡ刺激的VSMCs的增殖指数明显增加 (与DMEM组比 ,P <0 0 1) ,转染Ad CMV ahAT1组的增殖指数则显著降低 (与DMEM组比P <0 0 5 ,与AngⅡ对照组比P <0 0 1)。Ad CMV ahAT1组在二倍体峰之前出现凋亡峰 ,各时相点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18%(6h)、2 0 % (12h)、2 8% (2 4h)、2 6 % (4 8h)、3% (72h)和 1% (96h) ,而在其它各对照组未出现凋亡峰。这些提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人AT1R转染 ,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 ,明显抑制人VSMCs的增殖和AngⅡ刺激的人VSMCs增殖 ,并诱导VSMCs凋亡。
涂明利刘玉全刘先军刘为舜刘志祥涂远超王家宁杨桂元
关键词:VSMC反义凋亡人血增殖指数DMEM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1996年
六十年代初就有人注意到家庭自测血压与诊室中偶侧血压(Casual Blood Pressure,CBP)的不一致性,有时甚至存在很大差别,发现CBP不能够代表受试者平时血压的真实水平,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究出了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金华何国厚邹同庠杨桂元
关键词:动态血压高血压
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家兔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观察宽叶缬草(ValerianaofficinalisLvarlatifoliaMiq,VOL)油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方法:用24只健康雄性白兔(体重2.0-2.5kg)造成免疫损伤并以高胆固醇食料喂饲45d,复制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高脂对照组(A组),(2)小剂量VOL组(B组),(3)大剂量VOL组(C组),(4)Simvastatin组(D组)。于实验前、实验第45、75、105天分别测定TC、TC、LDL-C、HDL-C、MDA和SOD。结果:(1)VOL油能显著降低TC、TC、LDL-C,升高HDL-C、C组及D组与A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和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VOL油与Simvastatin均能降低MDA,升高SOD(与A组比较P<0.05)。#枪:实验提示,VOL油具有显著调节血脂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胡昌兴张道斌李华汪春晖陶月玉杨桂元李庚山
关键词:宽叶缬草高脂血症家兔血脂代谢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R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2004年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反义AT1基因转染对培养的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影响。方法:用定向克隆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携带人反义AT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ahAT1),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s,用RT-PCR半定量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T1R的表达,用改良趋化小室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AdCMV/ahAT1后48h的VSMCs,AT1RmRNA表达少50%,AT1R的蛋白表达也显著低下(P<0.01);迁移距离为(41.7±9.7)μm,显著短于空白对照组(77.5±12.7)μm和Ad/CMV.LacZ组(77.2±10.6)μm,均为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反义hAT1R转染,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明显抑制了大鼠VSMCs的迁移。
涂明利涂远超曹政王卫民陈霞萍王晓勋王汉琴王家宁杨桂元
关键词:腺病毒血管细胞运动
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移预防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将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的大鼠分为3组,用局部灌注法将50μl溶液注射至颈总动脉。20min后恢复血流。分别于14d和28d处死大鼠。观察VEGF基因转移对再内皮化及内膜增厚的影响。结果 与两对照组比较,动脉损伤后14d和28d时,VEGF基因转移加速血管再内皮化,减少内皮缺失区域(P<0.05);且显著抑制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增厚(P<0.01)。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VEGF基因转移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周明杨桂元王家宁黄永章李庚山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移颈总动脉损伤血管再狭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