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敏

作品数:2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儿童
  • 5篇小儿
  • 5篇患儿
  • 4篇手足
  • 4篇手足口
  • 4篇手足口病
  • 4篇病毒
  • 3篇预后
  • 3篇重症
  • 3篇慢性
  • 2篇婴儿
  • 2篇玉屏风
  • 2篇手足口病患儿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皮肤
  • 2篇中医
  • 2篇荨麻
  • 2篇荨麻疹
  • 2篇慢性荨麻疹

机构

  • 25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25篇林敏
  • 6篇许恩超
  • 5篇文文兵
  • 4篇朱友荣
  • 4篇朱绿绮
  • 4篇饶小平
  • 4篇王爱红
  • 4篇吴卫萍
  • 3篇万秋清
  • 3篇柯江维
  • 2篇连惠红
  • 2篇徐南平
  • 2篇王万春
  • 2篇章恺
  • 1篇俞慧强
  • 1篇陈媛媛
  • 1篇刘发娣
  • 1篇朱双桂
  • 1篇陈勇
  • 1篇俞小萍

传媒

  • 3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江西医药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CU)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江西省儿童医院50例CU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予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慢性荨麻疹评分(CU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养血祛风方加减治疗儿童CU安全且效果显著,尤其能够降低其复发率。
许恩超林敏张浩文兵兵徐嘉毓占洁洁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儿童中医疗法
临床灌流评分表用于小儿早期休克评定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林敏朱绿绮连惠红
关键词:休克儿童
血小板计数异常与疾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 (PC)在炎性疾病中的消长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调查自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PICU的 78例测定二次以上的血小板计数异常儿 ,把PC <10 0× 10 9/L归入PC减少组 ,PC >35 0× 10 9/L归入PC增高组 ,调查其原发病 ,了解PC异常与病程以及预后的关系 ,观察PC与WBC、RBC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78例中 6 5例为PC升高组 ,最高为 2 0 0 0× 10 9/L ,13例为PC减少组 ,最低为 2 0× 10 9/L ,二组各死亡 2例 ,死亡率分别为 3.0 7%和 30 .76 %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PC升高组的死亡儿均死于不可逆的原发病 ,似于PC升高的炎性反应无关 ;PC减少组均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 (MODS) ,2例在短时间内下降 >5 0 % ,而存活儿的PC均升至 10 0× 10 9/L以上。未见PC、WBC和RBC三者之间的消长规律。结论 PC升高提示炎性反应 ,在危重儿中PC常降低 ,猜测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DIC时消耗增加以及在内脏器官中扣押 ,其下降的程度和速度以及再次升高的快慢与预后有关 ,PC易监测、价廉 。
连惠红林敏朱绿绮徐南平章武强
关键词:血小板疾病儿童
儿童皮肤源性慢性瘙痒管理专家共识
2024年
瘙痒见于多种疾病,在儿童多由皮肤疾病导致,即皮肤源性瘙痒。持续存在的慢性瘙痒治疗困难,可对患儿的睡眠、情绪、认知、学校表现及社会家庭功能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迫切需要对儿童慢性瘙痒进行规范化管理,而目前国内外缺乏独立的儿童慢性瘙痒诊疗指南或共识。该共识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及专家意见,制定了一套针对0~18岁儿童皮肤源性慢性瘙痒的管理方案,供临床医生参考。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儿童皮肤病学组刘欣欣杨晓晶林敏钱华李钦峰高莹谢志强
关键词:儿童
影响儿童脓毒症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的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江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找出对近期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对这些疾病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
林敏饶小平朱绿绮朱友荣吴卫萍万秋清
关键词:脓毒症儿童近期预后MODS
文献传递
一种皮肤科用液氮冷冻防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液氮冷冻防伤装置,包括罐体单元和垂直插设于罐体单元内的升降单元、以及安装在罐体单元上部并与升降单元螺纹配合连接的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用于带动升降单元沿着罐体单元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升降运动。...
文文兵林敏张浩许恩超喻春兰
2015年南昌地区9020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结构及临床特征
林敏王爱红柯江维章恺
影响儿童脓毒症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的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江西省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找出对近期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对这些疾病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
林敏饶小平
关键词:儿童脓毒症单因素分析
儿内疾病单病种费用住院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儿童内科疾病单病种费用住院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从本院2005.6.1-2005.12.31期间的病案首页资料中选取常见的6种儿内疾病,从资料的23项指标中依据专业知识选取与住院前相关的3项因素指标,用SPSS 11.0统计软件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计算6种疾病费用。结果:入院病情、年龄、有无合并症对人均住院费用有明显的影响,且有无合并症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儿内疾病单病种费用分析要考虑病人的入院情况及有无合并症等不可控因素。
俞小萍陈强俞慧强林敏洪亮
关键词:单病种儿童
肝豆状核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儿童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比较肝豆状核变性(W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儿童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特征。方法 2018年12月~2022年2月我院诊治的WD患儿37例、NAFLD患儿20例和AIH患儿17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肝活检,行常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WD组肝纤维化和铜染色阳性占比分别为78.4%和29.7%,显著高于NAFLD组的10.0%和0.0%(P<0.05),而巨泡状脂肪变性和小脂滴比例分别为62.2%和75.7%,显著低于NAFLD组的95.0%和95.0%(P<0.05);WD组肝组织肝细胞核空泡样变比例为59.5%,显著高于AIH组的17.6%(P<0.05),而门脉炎症、界面性肝炎、小叶内炎症、浆细胞浸润(>30%)和肝细胞玫瑰花样结构比例分别为78.4%、10.8%、64.9%、5.4%和24.3%,显著低于AIH组的100.0%、88.2%、82.4%、64.7%和7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微结构方面,WD组线粒体多形性、嵴尖端扩张、膜复制和基质密度增高比例分别为81.1%、83.8%、62.2%和62.2%,显著高于NAFLD组的30.0%、15.0%、5.0%和5.0%(P<0.05)或AIH组的23.5%、11.8%、5.9%和5.9%(P<0.05),而夹杂准晶体比例为0.0%,显著低于NAFLD组的15.0%(P<0.05)。结论 WD、NAFLD和AIH患儿肝组织具有各自特征性的病理学变化,尤其是超微结构的特征变化可能有助于区分和鉴别诊断。
黄慧林敏曾桂香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