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飞飞

作品数:70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儿童
  • 14篇磁共振
  • 12篇成像
  • 10篇先天性
  • 10篇X线
  • 10篇磁共振成像
  • 9篇影像
  • 9篇先天
  • 7篇螺旋CT
  • 7篇关节
  • 6篇影像学
  • 5篇体层摄影
  • 5篇气管
  • 5篇放射摄影
  • 5篇放射摄影术
  • 5篇X线计算
  • 5篇X线计算机
  • 4篇低剂量
  • 4篇支气管
  • 4篇直肠

机构

  • 61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香港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62篇林飞飞
  • 40篇干芸根
  • 14篇谢娜
  • 13篇孙洁
  • 13篇曹卫国
  • 12篇向葵
  • 11篇李志勇
  • 11篇孙龙伟
  • 11篇曾洪武
  • 10篇叶文宏
  • 10篇赵彩蕾
  • 7篇刘磊
  • 6篇周家秀
  • 6篇徐大勇
  • 6篇王斌
  • 5篇王宏伟
  • 5篇荣远新
  • 5篇曾伟彬
  • 4篇毛建雄
  • 4篇周洋洋

传媒

  • 12篇中国CT和M...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低儿童颞骨CT扫描辐射剂量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颞骨CT扫描时降低毫安值对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并比较螺旋扫描与非螺旋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方法:选择行颞骨CT扫描的患儿60例,分别采用螺旋及非螺旋扫描各30例,每种扫描方式又分为常规剂量(120kV、150mA)组和低毫安(120kV、60mA)组各15例。扫描时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CTDIw)、扫描长度,并计算出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对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同一扫描方式下,低毫安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1),而两组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在同一毫安值时,轴位螺旋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非螺旋扫描方式(P<0.01),而两种扫描方式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毫安、螺旋扫描方式能够显著降低颞骨CT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且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可在儿童检查中推广。
林飞飞干芸根张德伦赵彩蕾曾洪武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颞骨儿童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胸部CT影像特点
2023年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胸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10日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77例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胸部CT表现,男51例,女26例。其中CT表现阳性50例,年龄1月~14岁,平均5.5岁,中位年龄3.9岁,婴幼儿组(≤3岁)21例,学龄前组(3~7岁)14例,学龄组(≥7岁)15例。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识别肺内病灶位置、肺内病灶CT表现、肺部伴随CT表现、病灶累及范围及影像分期。结果:肺部CT表现阳性50例(64.9%);病变好发于两肺下叶、胸膜下,近肺门区病变最少,病变数量单发、多发、弥漫分布均有,以弥漫分布最为多见。磨玻璃结节16例(32%),实性结节20例(40%),片状实变24例(48%),片状磨玻璃30例(60%),实变和磨玻璃20例(40%),片状磨玻璃最多见;铺路石样改变4例(8%),小叶间隔增厚12例(24%),树雾征12例(24%),血管增粗13例(26%),胸膜平行征7例(14%),反晕征6例(12%),充气支气管征17例(34%),均无空洞表现;胸腔积液5例(10%),胸膜增厚7例(14%),心包积液1例(2%),淋巴结增大7例(14%)。29例(37.7%)患者为影像分期的早期,15例(19.5%)为进展期,6例(7.8%)为重症期。结论:儿童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胸部CT表现形态多样,伴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和心包积液提示严重预后的风险更高。儿童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胸部CT检查能为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廖倩怡林飞飞庄义江孙龙伟卢宁李鹏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儿童胸部CT
儿童前列腺囊及伴随疾病的MRI诊断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前列腺囊及伴随疾病的核磁共振(MRI)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在我院确诊的儿童前列腺囊病例MRI资料,10例均行MRI平扫,其中6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MRU检查。结果 10例均在膀胱后方中线区见囊状长T1WI长T2WI信号,信号与膀胱内尿液信号一致,囊内外壁光整,囊腔上下走形,下端变尖。7例在T2WI显示囊腔下端尖端与后尿道间有条形高信号相连。增强扫描囊腔及囊壁均未见强化。伴发右侧隐睾并单纯囊肿1例,右肾缺如1例。并发睾丸、附睾、阴囊炎5例,双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炎性增生1例。结论儿童前列腺囊MRI影像有特征性表现,MRI在儿童前列腺囊及伴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是必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孙龙伟林飞飞干芸根郑小丽罗娜
关键词:前列腺囊并发症磁共振成像
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例临床疑为先天性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手术前行胸部正侧位片、插胃管及双层螺旋CT扫描 ,并进行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和仿真内镜 ,所获得的结果与手术对照研究。结果 按照Gross的分类 ,5例为Ⅲ型 ,1例为Ⅰ型 ,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所测两盲端的距离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 ,5例仿真内镜显示瘘管的开口。结论 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和仿真内镜在显示和评价闭锁食管两盲端情况及气管食管瘘的位置是可靠的 。
干芸根孙洁荣远新林飞飞王宏伟向葵徐大勇
关键词:气管食管瘘螺旋CT扫描仿真内镜先天性食管闭锁后处理技术
CT扫描对肝母细胞瘤病理分型预测价值初探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HB)的CT表现预判病理分型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HB的44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行腹部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观察肿瘤最大径,瘤内有无出血、坏死或囊变、钙化及多发纤维分隔,肿瘤假包膜是否光滑连续,有无肝包膜回缩征及包膜下积液,有无与预后相关的高危影像学征象。测量并计算病灶平扫CT值、相对密度指数,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CT差值、强化百分比、强化指数。依据肿瘤组织内上皮或上皮-间质成分将病灶分为完全上皮型和上皮与间叶混合型,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可进一步分为各亚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的卡方检验比较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患儿间性别、年龄、甲胎蛋白(AFP)、病灶形态特征及相关高危影像学征象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组间病灶最大径、组间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参数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HB各22例,其中6例为分化良好的胎儿型,表现为肿瘤假包膜完整、边缘较光滑,无瘤内出血及多发纤维分隔,无肝包膜回缩征及包膜下积液。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HB患儿的性别、年龄、AF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HB病灶的最大径、瘤内出血、坏死或囊变、肿瘤假包膜光滑连续、肝周积液及高危影像征象的差异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HB的平扫CT值及相对密度指数、CT增强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的CT值、CT差值、强化百分比及强化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完全上皮型和混合型HB病灶内钙化、多发纤维分隔及肝包膜回缩的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包膜回缩征为混合型HB�
张龚巍李钱程张欢徐坚德李志勇林飞飞干芸根
关键词:X线计算机
一种多基因分子诊断模型、其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多基因分子诊断模型、其构建方法及应用。其构建方法包括:征集发现阶段和验证阶段的研究对象,所述研究对象为健康人和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所述发现阶段,统计获得所述健康人和所述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之间存在显著...
周家秀林飞飞王明帮林鄞
文献传递
NF-κB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大鼠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中VEGF、TNF-α、ET-1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使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carbodithioic acid,PDTC)抑制NF-κB活性对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大鼠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中ET-1、VEGF、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组、NF-κB抑制剂组(PDTC组),后两组均行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造模处理。对照组、假手术组、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组每天皮下注射0.9%NaCl溶液0.2 mL,PDTC组每天皮下注射PDTC水溶液(100 mg/kg)4周。停药2周后检测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ET-1、VEGF、TNF-α的含量以及组织胞核内NF-κBp65含量。结果采用部分肝门静脉结扎法6周后,可以形成典型的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门静脉压力升高,组织中ET-1、VEGF、TNF-α及活化状态的NF-κBp65含量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有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使用NF-κB抑制剂干预后,门静脉压力和组织中ET-1、VEGF、TNF-α、及活化状态的NF-κBp65含量较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组有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较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仍有上升趋势,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NF-κB、ET-1、TNF-α、VEGF共同参与了CTPV病理生理过程;2.PDTC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进而降低VEGF、TNF-α、ET-1的表达,抑制肝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形成和缓解门静脉高压。
吴公景刘磊王斌王建尧毛建雄林飞飞陈芳臧冬东孙鹏
关键词:核因子-ΚB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
小儿支气管异物X线检查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2002年
小儿支气管异物是儿科常见急症.异物的及时发现和取出对抢救小儿生命,控制并发症的产生至关重要.由于小儿支气管吸入异物后,常常引起剧烈呛咳,呼吸困难,恐惧、啼哭、燥动等症状,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造成透视观察不满意,摄片质量难保证.我院曾出现较大比例的丙级片和废片,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增加了小儿不必要的照射量.因此,如何提高检查技能,是确保X线检查质量、作出快速而准确诊断的关键.我院从1997年始的5年内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异物147例,现从X线检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分析.
向葵王克明干芸根徐大勇林飞飞
关键词:支气管异物X线检查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儿童颅骨病变CT和MR诊断
曹卫国干芸根赵彩蕾林飞飞叶文宏曾洪武
CT仿真内镜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仿真内镜技术(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e,CTVE)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诊先天性巨结肠的33例新生儿术前行钡剂灌肠造影检查,8例确诊者行CTVE三维重建,并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33例患儿均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检查确诊24例,CTVE三维重建8例均阳性,诊断分型与钡灌肠一致。结论 CTVE是一种无创显示结肠病变的诊断方法,可用于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临床诊断。
向葵王克明孙洁林飞飞李荫太
关键词:仿真内镜技术钡灌肠造影先天性巨结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