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王健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阻塞型气道侵袭性曲霉菌病并呼吸衰竭二例
- 目的探讨应用可弯曲气管镜介入治疗阻塞型气道侵袭性曲霉病并呼吸衰竭可行性方法喉罩通气全麻下,通过可弯曲气管镜应用冷冻及局部灌注伏立康唑治疗阻塞型气道侵袭性曲霉病结果治疗2例阻塞型气道侵袭性曲霉病并呼吸衰竭获得成功结论应用可...
- 王继旺查王健黄茂齐栩周林福
- 肺导管辅助气道支架置入治疗左主支气管完全闭塞并肺不张二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恶性肿瘤尤其是外压为主导致的主支气管完全闭塞引起的肺不张,病情危重,及时有效的畅通主支气管通道、恢复肺脏功能十分重要.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及时置入气道支架1,但由于主支气管管腔完全闭塞,常规置入前端柔软导丝并引导气道支架置入十分困难,而应用球囊扩张亦不能有效的扩张并畅通管腔,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方法引导导丝进入完全闭塞的管腔十分重要.近期通过对2例由恶性肿瘤导致的完全闭塞的左主支气管患者,经肺导管辅助、引导导丝进入完全闭塞的左主支气管管腔并顺利置入气道支架获得成功,及时恢复了左肺通气功能,纠正了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该方法简便、有效,现报告如下.
- 王继旺查王健黄茂齐栩周林福
- 关键词:支架置入治疗左主支气管肺不张肺导管恶性肿瘤肺通气功能
- PEDF对低氧状态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VEGF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低氧状态下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并探讨该作用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的HBE细胞取第3~7代用于实验,氯化钴(CoCl2)100μmol/L模拟缺氧状态。实验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氯化钴干预组(B组)、氯化钴+PEDF 50 ng/ml干预组(C组)及氯化钴+PEDF 200 ng/ml干预组(D组)。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HIF-1α及VEGF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ELISA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IF)检测各组细胞HIF-1α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B组VEGF的mRNA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为A组的(8.56±0.67)倍,P〈0.01],C组与D组的VEGF mRNA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P〈0.01);B组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1),B、C、D 3组间HIF-1αmRNA无统计学差异;②细胞培养基上清中B组VEGF表达量[(1 370.10±42.98)pg/ml]较A组[(670.00±23.35)pg/ml]明显升高(P〈0.01),且B组与C组[(816.19±37.05)pg/ml]及D组[(646.47±22.70)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组VEGF的蛋白表达量为A组的(3.99±0.3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D组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F结果显示,B组HIF-1α的表达水平及核内转移较A组和D组明显升高。结论:PEDF对低氧状态下HBE细胞高表达的VEGF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可能与PEDF调控HIF-1α有关。
- 吴桢珍查王健陈菲菲杨光宇黄茂
- 关键词: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
- 一种提高睡眠监测准确性的可穿戴设备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睡眠监测准确性的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用于佩戴的第一橡胶连接带和第二橡胶连接带,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由设备主体、电池、心率监测传感器、血氧监测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北斗GPS定位模块和显示终端组...
- 丁宁林蔚苏梅刘云 徐靖查王健 陈泽 陈秋圆张希龙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清LTBP2、CXCL14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IPF患者153例,经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1年,预后良好93例、预后不良60例。IPF患者入组次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LTBP2、CXCL14。IPF患者入组后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肺功能相关资料[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气道壁面积占总横截面积百分比、肺密度比]、动脉血气分析资料[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以及血清LTBP2、CXCL14水平,比较IPF患者预后良好者与预后不良者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相关资料、动脉血气分析资料、6MWD、MRC评分、SGRQ评分以及血清LTBP2、CXCL14水平,将有统计学差异的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P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TBP2、CXCL14水平对IP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预后良好者血清LTBP2、CXCL14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者(χ^(2)分别为12.625、5.576,P均<0.01)。预后良好者SGRQ评分低于预后不良者,而DLCO%pred、TLC%pred、肺密度比、PaO_(2)、6MWD高于预后不良者(P均<0.05),其余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相关资料、动脉血气分析资料及MR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TBP2、CXCL14水平为IP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DLCO%pred、PaO2则为其保护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TBP2、CXCL14水平�
- 张新月陈明茜白巧红查王健吉宁飞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
- 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狭窄性呼吸衰竭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气管严重狭窄导致的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16例因气管严重狭窄导致的呼吸衰竭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资料。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喉罩进出可弯曲支气管镜,通过支气管镜工作孔道进行冷冻治疗、电灼术、球囊扩张及自膨胀金属支架置入等综合呼吸介入治疗,根据患者CT和气管镜资料评估介入治疗前后气管狭窄程度及气促症状评分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石±s)表示,治疗前后两组问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气管严重狭窄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经呼吸介入治疗后气管阻塞程度由术前的(85.0±8.4)%下降至(20.9±7.6)%(P〈0.01),气促症状评分由术前(3.9±0.3)降至(2.4±0.5)(P〈0.01)。介入治疗过程中未出现1例大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气管狭窄导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可弯曲支气管镜进行呼吸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 王继旺查王健齐栩李梅梅周林福黄茂
- 关键词:气管狭窄可弯曲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呼吸衰竭
- 重症复张性肺水肿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复张性肺水肿(reexpansion pulmonary edema, RPE)是指继发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萎陷性肺迅速复张时所发生的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多见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患者大量排气、排液后。RPE起病急、病情重,如发现治疗不及时,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目前胸穿抽气和抽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故提高本病的认识很有必要。我科成功救治了1例重症RPE合并休克的患者,现根据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 查王健姚欣戴山林苏梅黄茂
- 关键词:复张性肺水肿文献复习重症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RPE合并休克
- 基因转染Gβγ亚基抑制剂对哮喘小鼠β受体水平和环磷酸腺苷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研究基因转染Gβγ亚基抑制剂对哮喘小鼠β受体水平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动物模型,经尾静脉注射转染携有Gβγ亚基抑制剂基因(βARKct)的表达质粒。用Westernblot检测基因表达。放免法检测小鼠肺部的β受体和cAMP的水平。结果(1)哮喘小鼠β受体和cAMP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2)βARKct在经基因转染7d后的小鼠肺部有表达。(3)βARKct转染后肺部β受体的数目和cAMP受体水平均比空载质粒转染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基因转染βARKct对哮喘小鼠β受体和cAMP的下降有抑制作用。
- 黄茂吴艳姚欣查王健殷凯生
- 关键词:基因转染哮喘小鼠Β受体环磷酸腺苷
- 基因转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对支气管哮喘小鼠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和环腺苷酸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基因转染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酶抑制剂 (βARKct)对应用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2 AR)激动剂后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小鼠肺部 β2 AR和环腺苷酸 (cAMP)的作用 ,并探讨不同基因转染途径对两者的影响。方法 (1)以 10 %卵清蛋白致敏并激发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 ,并设正常小鼠为正常对照组 (A组 )。将哮喘小鼠分为 7组 ,每组 5只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 (哮喘对照组 ,B组 )肌肉注射、沙丁胺醇肌肉注射 (C、D、E、F、G组 ) ,以建立长期应用 β2 AR激动剂的哮喘动物模型。(2 )构建带有 βARKct基因表达质粒 ,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和气管内滴入的转染途径进行基因转染。D组给予静脉注射转染 βARKct、E组给予静脉注射转染空载质粒、F组给予气管滴注转染 βARKct、G组给予气管滴注转染空载质粒。(3)用Western blot检测基因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肺部的 β2 AR和cAMP的水平。结果 (1)基因转染 βARKct在小鼠肺部有表达 ,且F组的基因表达量高于D组。(2 )A组 β2 AR和cAMP分别为 (10 9± 11)fmol/mg、(3 5 0± 0 5 0 )pmol/L ;B组 β2 AR和cAMP分别为 (81± 3)fmol/mg、(1 5 0± 0 2 0 )pmol/L ,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 ;C组 β2 AR和cAMP分别为(6 3± 3)fmol/mg、(0 90± 0
- 黄茂吴艳姚欣查王健殷凯生
- 关键词:基因转染小鼠哮喘激动剂AMP
- 支气管内曲霉球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支气管曲霉球是一种新近定义少见的肺曲霉病,探讨该类型肺曲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以期通过该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该研究通过确诊2例支气管内曲霉球及对文献发表的29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气管镜表现、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疾病常见表现有咯血、咳嗽、咳痰,影像学多表现结节或实变影,气管镜表现:主要表现新生物及坏死物阻塞支气管腔,可伴有支气管内实质损伤(和/或)空腔性病变。该病诊断是经气管镜见管腔内新生的肿物或坏死组织,活检物组织病理发现特征性菌丝即可确诊。结论支气管内曲菌球是肺曲霉菌病的少见类型,气管镜是其诊断及治疗的关键措施,对于当抗真菌治疗无效、肺内病变无吸收甚至增大时,应警惕合并肺部肿瘤的可能。
- 蒋胜华王继旺查王健姜鲁宁
- 关键词: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