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仁君

作品数:38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物种
  • 7篇生态
  • 7篇种群
  • 7篇集合种群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旅游
  • 6篇可持续发展
  • 6篇值模拟
  • 5篇农业
  • 4篇动力机制
  • 3篇动力学模型
  • 3篇沂蒙山区
  • 3篇生境毁坏
  • 3篇生态旅游
  • 3篇退耕
  • 3篇退耕还林
  • 3篇资源竞争
  • 3篇力学模型
  • 3篇教育
  • 3篇EMD

机构

  • 2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5篇临沂师范学院
  • 6篇江苏省环境演...
  • 2篇郯城县职业中...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37篇梁仁君
  • 21篇林振山
  • 7篇陈玲玲
  • 4篇陈成忠
  • 3篇张衍广
  • 2篇任晓辉
  • 2篇刘会玉
  • 2篇温腾
  • 2篇李茂玲
  • 1篇陈子玉
  • 1篇韩洪凌
  • 1篇许汝贞
  • 1篇韩继锋

传媒

  • 7篇生态学报
  • 3篇临沂师范学院...
  • 2篇黑龙江高教研...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商业时代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江苏商论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 5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动力预测及其建议被引量:2
2006年
沙漠化以其发展之快和分布之广已构成了区域的主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3.7万km^2发展到2000年的38.57万km^2。年均发展速度从1560km^2增加到3436km^2。发展速率由1.26%增加到4.76%。影响沙漠化的因子很多,文章选取了人为因子、土壤质地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5个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有关的动力模式,并对2004-2033年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数值预测。若按目前的发展速率来预测,2033年中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将达到185.54万km^2,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沙漠化的不利影响强度每增加和减少10%,沙漠化面积将增加15.56万km^2和减少14.44万km^2。
梁仁君林振山
关键词:沙漠化
基于竞争和扩散能力的非捕食-被捕食集合种群系统的竞争机制被引量:2
2006年
对于非捕食-被捕食(食饵)生态系统,强弱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影响.在不考虑栖息地毁坏的情况下,引进双向竞争机制,将Tilman的单向竞争模式推广为n-集合种群双向竞争模型,并对6-集合种群的竞争动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平衡态,种群竞争共存的条件是其竞争能力与扩散能力呈现指数型负相关关系,竞争的结果使物种的强弱序列发生变化;物种竞争排除与共存受迁移扩散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很大,在局域斑块上竞争排斥的集合种群在广域尺度上可以竞争共存,即逃亡共存.
梁仁君林振山
关键词:集合种群
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被引量:21
2008年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61年以来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波动的周期进行了分解,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中国未来20a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态足迹的增大和生态承载力的减小,中国未来20a的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政府应从提高生态承载力和减小生态足迹消耗着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张衍广林振山李茂玲梁仁君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EMD
似Allee效应对2-物种集合种群竞争动态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集合种群具有与局域种群Allee效应相似的现象被称为似Allee效应。将似Allee效应引入2-竞争物种集合种群系统,建立了具有似Allee效应的2-物种集合种群演化动态模型。大量的数值模拟表明:(1)似Allee效应导致集合种群水平上两竞争物种构成的系统具有多个平衡态;(2)似Allee效应使竞争共存物种无法续存甚至全部灭绝,即使种群具有很高的初始斑块占有率,并且最终平衡态随初始斑块占有率变化而改变;(3)似Allee效应可能使竞争排斥物种共同灭绝,且效应越强,物种存活时间越短;但似Allee效应不会增强强物种对弱物种的排斥强度,反而可能使强物种变为弱物种,弱物种变为强物种,其具有与栖息地毁坏类似的影响种群竞争等级排序的作用;(4)似Allee效应对竞争集合种群续存是一个不稳定的干扰因素,微小的变化都将引起系统平衡态的剧变。但对于已经达到平衡态的集合种群系统,似Allee效应对强弱种群多度起到调节与制约的作用,有助于平衡态集合种群的稳定与共存,这一结论更完整的揭示了似Allee效应在竞争集合种群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不同作用。以上这些结论对物种保护及集合群落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玲玲林振山陈成忠梁仁君
关键词:数值模拟平衡态
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8
2006年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以来的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突破,是农业经营体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论述了临沂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韩继锋梁仁君
关键词:沂蒙山区农业产业化
不同生境毁坏速度下的物种灭绝机制被引量:10
2007年
已有似Levins的多物种模型,在研究生境毁坏的影响时,一方面主要集中在对瞬间毁坏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主要研究生境毁坏对强物种影响的研究。在Tilman的多物种竞争共存模型的基础上,同时考虑了生境毁坏直接效应和生境毁坏时间异质性,提出了全新的普适的多物种竞争共存的非自治动力模式。通过模拟物种灭绝对不同速度的生境毁坏时间异质性的响应发现:(1)物种灭绝既存在强物种由强到弱的灭绝,也存在弱物种由弱到强的灭绝。同时,弱物种灭绝机制进一步分为弱物种瞬间集体灭绝,以及较长时间由弱到强的灭绝。(2)生境毁坏速度越快,物种灭绝的时间越短,弱物种灭绝的越多,因此,生境毁坏速度越慢,越有利于弱物种的长期续存。(3)最强物种的多度越大,强-强物种抵御生境毁坏的能力越强,而弱-弱物种抵御生境毁坏的能力越弱,集体灭绝的弱-弱物种就越多。最强物种的多度大的群落(如温带森林),主要发生的是弱-弱物种灭绝,而最强物种多度小的群落(如热带雨林)同时发生强-强和弱-弱物种的灭绝。因此,争对不同结构的集合种群,不同的保护对象,应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刘会玉林振山温腾梁仁君
关键词:生境毁坏
不同迁移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集合种群竞争模式及其模拟被引量:2
2005年
种群竞争是影响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生态过程之一.本文是在徐彩琳和Tilman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竞争系数引入集合种群动力模式,建立了集合种群之间竞争的数学模型,并对5-集合种群的竞争动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种群竞争排除与共存受迁移扩散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很大,排除原理在理论上是存在的,在广域集合种群和实际中物种是竞争共存的,共存的条件是其竞争能力与扩散能力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竞争的结果使物种的强弱序列发生变化.
梁仁君林振山陈玲玲
关键词:种群竞争
物种竞争的动力机制及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在徐彩琳和Tilman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竞争系数引入集合种群动力模式,建立了集合种群物种之间竞争的数学模型,并对集合种群5-物种的竞争动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物种竞争排除与共存受迁移扩散能力和竞争能力影响很大,排除原理在理论上是存在的,在广域集合种群和实际中物种是竞争共存的,共存的条件是其竞争能力与扩散能力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竞争的结果使物种的强弱序列发生变化.
梁仁君林振山陈成忠
关键词:物种竞争
山区退耕还林的调控对策分析——以临沂市沂蒙山区为例被引量:2
2004年
退耕还林是改善山区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沂蒙山区,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退耕还林工作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在论述临沂沂蒙山区退耕还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的调控对策。
梁仁君
关键词:沂蒙山区退耕还林
基于GIS的沂蒙山区退耕还林(草)规划方案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和重要途径。尤其在沂蒙山区,多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利用G IS技术,结合退耕还林的基本原则,通过空间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土地利用、坡度、河流、居民点等数据进行叠置处理,以获取退耕还林的区域面积。同时对退耕还林的时序及经济林分布问题也作了一定的探讨。结果显示:沂蒙山区坡度>25°需退耕还林的面积为5.47×104hm2。
梁仁君林振山许汝贞
关键词:沂蒙山区退耕还林GIS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