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莲 作品数:7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彩超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血流动力学的风险评估 2016年 目的:观察采用阴道彩超监测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包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速度(V)、压力指数(PI)、阻力指数(RI)变化,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B组单次肌内注射MTX并加用中药宫外孕II号方加味治疗。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阴道彩超监测V、PI、RI以及血β-HCG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血流消失。结论: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超监测包块血流速度、压力指数及阻力指数,结合血HCG对保守治疗风险进行评估,在相应治疗时间段内的血流动力学内变化,保守治疗是安全的。 郭修权 胡云 陈艳芬 戴峻 晁晶 梁冬莲关键词:阴道彩超 风险评估 血流速度 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6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部B超及经阴道B超检查,并比较两项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276例患者中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高达94.93%(262/276),腹部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仅81.52%(225/276),两项检查诊断符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X2=23.2,P<0.001)。结论:经阴道B超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B超。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上具有更大临床应用价值。 梁冬莲 林红关键词:异位妊娠 经阴道B超 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出现SSI的150例患者及未出现SSI的420例对照患者进行研究。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结果:SSI的发生与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入院时体重指数较高、孕期多次阴道检查均有一定关系(P<0.01)。经多因素分析发现绒毛膜羊膜炎与SSI并无明显关系(P>0.05),其他三者则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术后出现皮下血肿、入院时体重指数较高、孕期多次阴道检查会增加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SSI发生的风险。应注意对这些高危患者加强术后监测管理,防止SSI的发生。 梁冬莲关键词:剖宫产 切口感染 子宫下段横切口 168例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 6 8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4 0~4 1 + 6 孕周间,占6 3.1 0 %(1 0 6 /1 6 8) ;随羊水量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P<0 .0 0 1 ;羊水过少分娩方式中,剖宫产术发生新生儿窒息低于阴道分娩组,有显著差异,P<0 .0 5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可达92 .86 %。结论:对晚期妊娠孕妇的羊水量进行B超动态观察,一经确诊羊水过少,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李红 罗艳 梁冬莲关键词:羊水过少 新生儿预后 剖宫产 B超 6年4895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变迁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近年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产科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时间的缩短,输血、麻醉、术后镇痛、抗感染及手术材料的改进,使剖宫产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大大提高。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与围生儿病死率,但剖宫产率过高并不能使之继续下降,反而有所升高, 梁冬莲 林红关键词:剖宫产率 分娩 187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 探讨巨大胎儿分娩方式选择与母婴预后的关系,以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对187 例巨大胎儿分娩方式选择与母婴预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情 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手术产率明显上升(P<0.05);阴道分娩时, 两组分娩并发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巨大胎儿组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相比,产后出血、新生 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控制巨大儿发生率,适时选择剖宫产术 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李红 罗艳 梁冬莲关键词:巨大胎儿 分娩方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