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娜
-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艺术更多>>
- 多元化文学批评中的女性视角被引量:2
- 2004年
-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近年来在中国学界颇受重视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 ,它一反传统文化中男性中心的立场 ,从女性立场出发去审视文学作品和一切社会文化产品 ,认为文学作品或社会文化产品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 ,而是社会等级制度的具体体现 ,因此 ,这种文学批评理论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而且具有极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 梁巧娜
- 关键词:文学批评女性视角
- 论奥尼尔和曹禺悲剧中的“母性”特质——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三被引量:4
- 2003年
- 在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中 ,母亲的社会人格都已被固定化和模式化了 ,母性即意味着“无私奉献”、“忘我牺牲”和“仁慈宽厚” ,母性中的这些品格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推崇 ,并被社会加以精心维护。但奥尼尔和曹禺却在他们的悲剧中向世人展示了母性中的另一面 ,它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关于母性的神话。
- 梁巧娜
- 关键词:奥尼尔悲剧母性神话
- 阿Q精神:视点转移及其语境被引量:3
- 2008年
- 对阿Q精神的评价在事实上一直存在两个话语系统。一是立足于民族国家发展与前进的立场,认为阿Q精神使人自我麻醉,不思进取,属于"国民劣根性",是民族国家前进的阻碍。这个话语系统从阿Q形象诞生以来八十多年一直居中国大陆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另一个话语系统则是立足于个体生存处境,认为阿Q精神是个体遭遇挫折时自我抚慰的心理调剂方式,现实中大量处于生存困境中的个体用这种自我抚慰方式度过心理挫败期。后一话语系统在当今有认同增高的趋势。
- 梁巧娜
- 关键词:阿Q精神视点语境
- 漫谈“女儿节”
- 2011年
- “女儿节”作为一种民俗节日,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色。我国各地文献典籍对“女儿节”的具体时间,节El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相关记载也并不一致。如《中华大词典》对“女儿节”词条解释如下:明清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日女儿节”。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端阳》:“饰小女尽态极妍,已嫁之女亦各归宁,呼是日为女儿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花糕》“九月九日,都人以面为糕……父母迎其女来食,日女儿节。
- 梁巧娜
- 关键词:女儿节民俗节日文献典籍岁时习俗明清
- 也谈鲁迅《奔月》的意蕴
- 2010年
- 《奔月》是鲁迅作于1926年的一篇小说,收入《故事新编》中。关于小说的创作意图与“杂文”笔法,有诸多论者评析,多认为小说创作意图是为影射高长虹的“忘恩负义”和“过河拆桥”之行。高长虹曾与鲁迅交往甚密,也得到过鲁迅的大力帮助,在合办《莽原》周刊初期他们关系尚好。
- 梁巧娜
- 关键词:《奔月》《故事新编》创作意图小说
- 守候希望的旗帜
- 2009年
- 一 仡佬族女作家王华近几年锋头颇足,接二连三在《人民文学》《当代》和《中国作家》等影响甚大的文学期刊上发表小说,并相继被《小说选刊》和《新华文摘》等杂志转载,引起了文坛内外读者的关注。
- 梁巧娜
- 关键词:旗帜女作家
- 诗意凝炼 意象迷离——穆旦诗《春》评析
- 2010年
-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有一批聚集在《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两个刊物周围的诗人,他们以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与人生的思考,在新诗写作方面坚持自己的探索,而这种探索与新月派借鉴欧美浪漫主义诗歌传统颇为不同,他们的写法,主要借鉴的是欧美现代派诗歌创作的手法,尤其是里尔克和艾略特的诗,被他们视为“世界上丰富繁复的进步文化的新传统”。这些诗人及其诗作曾在当时受到诗界的重视。
- 梁巧娜
- 关键词:诗意《春》穆旦诗意象《诗创造》
- 渐行渐远,家园安在?——读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
- 2011年
- 王安忆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北大的洪子诚教授说她址“视野颇为开阔,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的作家”。的确,王安忆以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与勤奋的写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细腻绵密、繁复入微的叙述风格。相比起着意铺写宏大场面或叙述重大事件而言,她似乎更愿意书写生活细节及人物内心,更乐于在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身上,在对各式各样小人物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琐事的重重铺写与娓娓述说之中,呈现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多重思考。
- 梁巧娜
- 关键词:《上种红菱下种藕》家园文学题材人物内心
- 论《苔丝》中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运用被引量:5
- 2000年
-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在我国向来被当成最成功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之一 ,小说的艺术手法在我国一向被视为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但苔丝这个人物形象的完美无瑕 ,明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苔丝》的艺术手法实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兼而有之。苔丝的悲剧构成正在于作者将本质意义上正是传统美德的代表的苔丝却被打着维护传统道德的旗帜推上绝境 ,个体的本质意义和社会的评价二者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
- 梁巧娜
- 关键词:苔丝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 家庭:无法摆脱的梦魇——奥尼尔和曹禺戏剧比较研究之四被引量:3
- 2003年
-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审视戏剧大师奥尼尔与曹禺在其家庭题材的悲剧创作中存在的精神情结 ,认为不论是奥尼尔悲剧中存在的“留守”情结 ,还是曹禺悲剧中存在的“出走”情结 。
- 梁巧娜
- 关键词:家庭梦魇奥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