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建文

作品数:327 被引量:1,381H指数:24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7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4篇建筑科学
  • 107篇天文地球
  • 30篇理学
  • 2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机械工程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8篇地震
  • 62篇散射
  • 34篇地震动
  • 33篇入射
  • 30篇平面SH波
  • 30篇管网
  • 26篇层状半空间
  • 24篇地震响应
  • 24篇洞室
  • 24篇水管
  • 24篇隧道
  • 23篇解析解
  • 22篇动力响应
  • 22篇SV波
  • 21篇应力
  • 21篇平面SV波
  • 20篇斜入射
  • 20篇函数
  • 17篇动应力集中
  • 16篇平面P波

机构

  • 326篇天津大学
  • 38篇教育部
  • 28篇天津市土木工...
  • 25篇天津城建大学
  • 11篇中国地震局
  • 10篇天津城市建设...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7篇天津市建筑设...
  • 7篇中国市政工程...
  • 6篇南开大学
  • 5篇河北工业大学
  • 5篇中国铁路设计...
  • 5篇天津滨海新区...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华东交通大学
  • 3篇北方工业大学
  • 3篇大连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加利福尼亚大...
  • 2篇南加州大学

作者

  • 327篇梁建文
  • 146篇巴振宁
  • 30篇刘中宪
  • 16篇肖笛
  • 14篇张郁山
  • 13篇赵新华
  • 13篇彭森
  • 12篇张宏伟
  • 12篇何颖
  • 11篇张季
  • 9篇吴卿
  • 8篇纪晓东
  • 7篇胡聿贤
  • 7篇赵华
  • 6篇严林隽
  • 5篇冯领香
  • 5篇王岱
  • 5篇张艳菊
  • 5篇朱俊
  • 4篇韩冰

传媒

  • 56篇地震工程与工...
  • 2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7篇地震学报
  • 17篇岩土力学
  • 17篇自然灾害学报
  • 13篇土木工程学报
  • 1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1篇工程力学
  • 10篇天津大学学报
  • 9篇防灾减灾工程...
  • 9篇地震工程学报
  • 8篇振动与冲击
  • 5篇世界地震工程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固体力学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天津大学学报...
  • 4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3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3篇2023
  • 15篇2022
  • 21篇2021
  • 37篇2020
  • 21篇2019
  • 16篇2018
  • 14篇2017
  • 17篇2016
  • 15篇2015
  • 16篇2014
  • 21篇2013
  • 15篇2012
  • 9篇2011
  • 18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3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黏弹性边界的P波斜入射波场分解方法精度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黏弹性人工边界以其概念清晰,稳定性高,精度良好的优点,在地下结构抗震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使用黏弹性边界进行地震动的输入时,需要把地震波转化为模型网格节点上的等效节点力,这个过程就要涉及到波场分解的问题。波场分解的方式可以不同,但不同的波场分解方式会得出精度不同的计算结果,而学界目前尚未就此达成一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3种地震波斜入射的波场分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Python脚本来实现黏弹性边界和等效节点力的批量施加,并且以不同角度的地震波斜入射为例在同一有限元模型中计算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精度与波场分解的方式密切相关:在模型边界上考虑的自由场波动叠加越完整,计算结果越精确。
张梁朱海涛梁建文巴振宁
关键词:波场分解ABAQUSPYTHON
场地总体非线性动力特性识别方法
2013年
提出了场地总体非线性动力特性识别的一个方法。方法以一已知参考场地为基础,假定待识别场地和参考场地具有相同的基岩露头运动,根据待识别场地和参考场地地表强震和弱震记录,识别场地的总体非线性动力特性。以天津地区两个实际场地(一个作为参考场地,一个作为待识别场地)为例对场地总体非线性动力特性进行了识别。研究表明:方法能准确识别场地总体非线性动力特性,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
梁建文何颖
关键词:非线性地震记录
天津市某商业大厦超限高层建筑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罕遇地震作用下天津某商业大厦超限高层结构弹塑性时程响应分析,以把握结构的弹塑性行为、主要构件的损伤程度。介绍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在软件中的实现方法,包括材料本构和构件模拟、积分方法的选取,补充了铰接、非结构质量的模拟方式。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满足第三水准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
梁建文曹征洋周德玲赵华
关键词:弹塑性时程分析超高层ABAQUS罕遇地震
平面P1波斜入射下层状饱和半空间中凹陷地形周围的三维散射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Fourier变换方法求解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给出层状饱和场地的三维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和层状半空间中移动斜线荷载以及移动斜线孔隙水压的动力格林影响函数,进而建立一种求解层状饱和半空间中二维局部地形对斜入射地震波三维散射问题的移动间接边界元方法。具体求解平面P1波斜入射下层状饱和半空间中凹陷地形周围的三维散射问题。通过与已有结果的比较验证方法正确性。研究发现P1波的入射频率、斜入射角度、孔隙率等参数对凹陷地形周围三维动力响应有着显著影响。弹性基岩上单一饱和土层中凹陷地形与均匀饱和半空间中凹陷地形的比较发现,P1波斜入射下层状场地中凹陷地形周围的三维散射与均匀半空间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巴振宁梁建文
关键词:凹陷地形
基于FE-IBE耦合方法的地铁车站抗震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提出了地下结构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一个FE-IBE耦合方法,通过等效线性化分析考虑土体非线性特性。该耦合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有限元子域和间接边界元子域相互独立,非常适合并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特点之二是能够同时考虑近场区域(有限元子域)和远场区域(间接边界元子域)的土体非线性。通过与FLUSH和ANSYS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本文耦合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精度。以天津某深厚软土场地中双层地铁车站为例,比较分析了土体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工况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内力和层间变形。本文算例中,非线性情况下车站结构最大弯矩和层间变形较线性情况均增大近50%。
朱俊朱俊
关键词:土体非线性等效线性化地铁车站
地下管线的地震反应和动态稳定
梁建文
地基动刚度对地下管线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
2011年
地基动刚度随频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地下管线的反应,为此,利用Mindlin解和弹性半空间动力基本解分别求得地基的静刚度和动刚度,然后采用随机振动的虚拟激励法计算了均匀介质中地下管线纵向和横向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埋深的增大,地基动刚度对频率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与静刚度有明显差别;地基静刚度可近似替代动刚度的根本原因是地面位移自功率谱的低频特性,即地震输入的地面位移自功率谱的有效值均在低频区,而高频部分几乎为零.
王岱屈铁军梁建文
关键词:地下管线地震作用虚拟激励法动刚度
一种减轻地铁运行诱发振动的斜桩隔振屏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轻地铁运行诱发振动的斜桩隔振屏障,设置在振源与振动受体之间,斜桩隔振屏障包括至少一排隔振层,每排隔振层由多个间隔布置的隔振桩组成,每个隔振桩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和填充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内的填...
巴振宁吴孟桃鲁世斌梁建文
文献传递
天津Z2线工程软土场地震陷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天津Z2线轨道交通工程地处滨海软土地区。基于《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中简化的分层总和法,采用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程序EERA替代Seed经验公式计算土层的动应力,同时采用修正的软土残余应变势简化计算公式,开展了天津Z2线全部98个钻孔的软土震陷计算。结果表明,地表震陷主要源自较浅土层,地表深度20 m以下的震陷可不考虑;隧道由地下线过渡到高架线的上升段震陷较大,应考虑采取防控措施;场地震陷主要由淤泥质土层产生,占地表震陷的70%~80%以上。研究对于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李家飞梁建文巴振宁张久麒朱昱瞳张萍
关键词:震陷软土场地自由场
基于黏弹性边界的二维沉积盆地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建立弹性基岩上覆软土场地中二维沉积盆地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模型截断边界定义为黏弹性人工边界,地震波动以等效结点荷载的形式输入,土体的非线性特征以等效线性法模拟,求解在频域内进行。首先,借助高精度的有限元-间接边界元耦合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其次,基于某一沉积盆地开展地震动数值计算,针对其线性与非线性响应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比较非线性条件下自由场与存在盆地地形场地的响应结果,讨论盆地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的非线性特征对盆地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在盆地中心附近有可能出现非线性地震响应大于线性响应的特殊现象;与自由场相比,盆地内的非线性地震响应普遍明显放大。
梁佳利梁佳利梁建文
关键词:等效线性地震响应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