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振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X线
  • 2篇三维重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骨折
  • 2篇肺栓塞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16层螺旋
  • 2篇成像
  • 1篇动脉
  • 1篇断层成像
  • 1篇预后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栓塞
  • 1篇脂肪栓塞综合...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栓塞
  • 1篇栓塞综合征

机构

  • 11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11篇梁振华
  • 4篇方挺松
  • 3篇李均洪
  • 3篇冯有丽
  • 3篇肖秀云
  • 2篇董相宇
  • 2篇黄耀渠
  • 2篇陈兴明
  • 1篇彭加友
  • 1篇霍敏中
  • 1篇冯锦昉
  • 1篇彭涛
  • 1篇汪满仙
  • 1篇杨延斌
  • 1篇曾效力
  • 1篇陈卫国
  • 1篇齐荣秀
  • 1篇吴伟智
  • 1篇柯祺
  • 1篇黄钰坚

传媒

  • 4篇CT理论与应...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诊断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特征及治疗后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图像,其中74例经手术证实,另外32例经临床诊治随访及MRI复查证实。
曾效力董相宇肖秀云梁振华冯有丽柯祺
关键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磁共振成像
螺旋CT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及多平而重组(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3例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16层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VRT及MPR后处理。结果 363例胫骨平台骨折中,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及MPR全部显示,X线片漏诊8例。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VRT及MPR图像,帮助临床医师更全面直观地观察胫骨平台骨折、关节损伤情况,有利于骨折的正确分型,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准确细致的信息。
梁振华陈兴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MPR
肺撕裂伤的CT表现和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肺撕裂伤患者的首次检查和治疗后复查的CT资料。结果:51例患者共249个病灶,CT表现为气囊(22个)、气液囊(182个)和液囊(45个),周围伴不同程度肺挫伤。20例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气囊可以演变为气液囊或液囊,气液囊可以演变为液囊,但未有逆向演变者。结论:气囊、气液囊和液囊是肺撕裂伤的典型CT表现和动态演变过程。
黄耀渠李均洪梁振华
关键词:撕裂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比剂剂量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时对比剂剂量从60ml减少到25ml的可行性研究及其意义。材料与方法:将50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病人,随机分成25ml和60ml两组进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方法分别对图像进行评价分析处理,对比评价两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两组病人都顺利完成造影检查,两组病人的图像质量无统计学意义,符合诊断要求。结论:CT肺动脉造影低对比剂用量(25ml),肺动脉显示良好,可满足临床需要。
梁振华方挺松潘邦盛黄钰坚肖秀云冯有丽
关键词:64排螺旋CT肺栓塞
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相关解剖学异常的多层螺旋CT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股骨颈疝窝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相关解剖学参数或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CT室352例无髋关节症状行MSCT检查,扫描范罔包括髋关节的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诊断股骨颈疝窝且髋关节存在疝窝者(观察组)63例79髋(双侧16例,单侧47例),诊断股骨颈疝窝但髋关节不存在疝窝者(对照组)47例47髋,在余下的242例患者中按性别、年龄匹配63例非股骨颈疝窝且双侧髋关节均无疝窝患者为阴性对照组。测量各髋关节的股骨颈仅角、股骨头颈偏距率、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交界部宽径、股骨颈七部宽径、髋臼前倾角、前髋臼角、后髋臼角及髋闷凹陷指数等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髋关节的各解剖学参数差异均无统纠一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头颈交界部宽度、股骨颈上部宽度及股骨颈d角均大于阴性对照组,股骨头颈偏距率则小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患者的股骨头直径、髋臼的倾角、前髋臼角、后髋臼角及髋臼凹陷指数差异均尢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股骨颈疝窝患者存在股骨近端的形态异常,可能与Cam型FAI相关。
黄耀渠李均洪梁振华陈卫国
关键词:股骨颈疝窝螺旋计算机解剖学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
霍敏中冯锦昉方挺松梁振华
关键词:缺血半暗带
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X线及螺旋CT诊断
2013年
目的:探讨肺脂肪栓塞综合征的X线及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被诊断为肺脂肪栓塞患者的影像资料,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患者的胸部X线片及多层螺旋CT图像进行评价。结果:行X线片扫描5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的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表现为双肺中下野分布为主的片状阴影,1例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强。行CT检查5例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3例弥漫性分布、1例呈"地图样"片状分布、1例合并肺小叶间膈增厚呈现网状阴影),3例表现为多发实变影或结节影,2例合并有双侧胸腔积液。结论:X线平片仍是诊断肺脂肪栓塞比较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螺旋CT能够提供更多特征性的影像信息。
齐荣秀梁振华
关键词:肺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16层螺旋CT重建在距骨骨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多平面(MPR)、三维(3D)重建在距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32例距骨骨折患者的X射线平片、16层螺旋CT-MPR、3D重建影像资料对比分析。结果:132例距骨骨折中,16层螺旋CT-MPR、3D重建骨折和脱位全部显示,X射线平片查出骨折99例,脱位31例。骨折X射线平片检出率75%,三维重建检查检出率100%,脱位X射线平片检出率87%,三维重建检查检出率100%。结论:16层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可更好地显示距骨骨折和脱位,对术前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尤其是对距骨细微骨折和半脱位的诊断。
陈兴明梁振华
关键词:距骨骨折脱位螺旋CT三维重建
病因学诊断在肺炎ICD-10编码的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强调病因学诊断在肺炎ICD-10编码中的意义,提高肺炎编码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佛山市中医院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第一诊断为肺炎的病例517例,按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疾病编码原则,分析其编码错误的原因。结果 115例痰培养阳性的病例中,只有41例在首页上标明菌种。在编码到J15.9和J18.9的475例病例中,有83例能根据细菌学培养结果重新编码到其他位置。结论规范肺炎的临床诊断,强调病因学诊断。提高编码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熟悉各种细菌性肺炎的ICD-10编码。
潘邦盛梁振华汪满仙
关键词:肺炎ICD-10编码病因学诊断
MSCT增强延迟扫描定量评估肝细胞外间隙的可行性
2016年
目的探讨MSCT增强延迟扫描定量评估肝细胞外间隙(fECS)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20例(肝纤维化组)和因接受尿路造影检查、既往无肝疾病史的成年人20名(正常组)。对所有受检者注射对比剂10min后行延迟扫描,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fECS大小。结果肝纤维化组、正常组fECS分别为为(34.83±5.81)%、(28.7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P<0.001)。结论 MSCT增强延迟扫描定量评估fECS可行,能够有效地区分肝纤维化和正常者。
彭涛方挺松彭加友李均洪梁振华冯有丽肖秀云董相宇杨延斌
关键词:肝纤维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