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景仁
- 作品数:57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FHIT和突变型P53表达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FHIT和突变型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者潜在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FHIT和突变型P53蛋白在63例NSCLC和12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SCLC组织FHIT阳性率(42.9%)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75.0%);FHIT表达与病理分级(r=0.358,P<0.05),TNM分期(r=0.314,P<0.05)及淋巴结转移(r=0.380,P<0.05)相关.突变型P53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2.4%)高于正常肺组织(8.3%);突变型P53表达与TNM分期(r=0.391,P<0.05)及淋巴结转移(r=0.250,P<0.05)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联性.FHIT与突变型P53蛋白在63例NSCLC中表达相关(r=0.258,P<0.05).结论:P53突变和FHIT表达下调对NSCLC发生、发展均可能起重要作用,在其病变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两条途径,并可能相互交叉.
- 庄鹏晖梁景仁潘承恩付军科尚东
- 关键词:FHIT突变型P53
- 周期素依赖激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因子周期素依赖激酶 2 (CDK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生物蛋白 -过氧化酶 (S- P)法 ,观察 6 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 NSCL C组织和 12例正常肺组织中 CDK2的表达 ,并对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在 6 6例 NSCL C患者中 ,CDK2在细胞核呈阳性免疫反应 ,其阳性表达率为 84 .85 %。 CDK2表达对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p 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的影响 (P>0 .0 5 ) ,而对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有显著影响 (P<0 .0 5 )。CDK2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比较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P=0 .0 14 ) ,CDK2阳性患者估计增加相对风险为 2 .5。 结论 CDK2在 NSCL C组织中细胞核呈阳性免疫反应 ,其过度表达与 NSCL 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不良有关。
- 唐怀好王毅满红玲梁景仁
- 关键词:细胞周期因子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
- 2000年
- 付军科梁景仁魏博庄鹏辉李新举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自发性气胸
- 食管贲门癌切除经食管床行食管胃吻合术58例报告
- 1995年
- 对58例食管癌,贲门癌行肿瘤切除后经食管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我们认为该术式使胃代食管更接近食管的解剖和生理,减轻了胸腔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 鲁舒林秦志端梁景仁贺定超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
- 计算机辅助诊断心脏病临床应用研究
- 1989年
- 应用计算机辅助诊断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4种,共350例.本诊断方法,以此4种心脏病概率评分矩阵为依据,矩阵的归纳以贝叶斯定理(BAYE'S THEOREM)为基础。研究资料来源于临床术后病例。通过设计和程序的实践,证明此诊断符合率高于术前,其正确率达100%.为诊断心脏病,提供重要手段,可推广应用.
- 李兆志梁景仁秦志端侯立业李立恒
- 关键词:贝叶斯定理心脏病
- EGFR和C-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研究前景被引量:4
- 2001年
- 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 ,表现为癌基因、抑癌基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点突变、扩增、异位和缺失 ,以及某些抗原分子的异常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和C erbB 2癌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表达并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但在小细胞肺癌中未发现过表达。本文综述了EGFR和C erbB2的结构、功能、同源性及在正常组织中的分布 ,重点讨论了EGFR和C erbB2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NSCLC的诊断、治疗。
- 李新举庄鹏晖梁景仁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基因表达
- 胸导管损伤致乳糜胸9例
- 2000年
- 陈健梁景仁贺定超
- 关键词:胸导管损伤并发症乳糜胸
-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与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 对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41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 33例 ( 81% )、恶性 8例 ( 19% ) ,神经鞘瘤 30例、神经纤维瘤 6例、神经节细胞瘤 5例 ;完整切除 36例、部分切除 4例、放弃手术 1例 ,全组无死亡。结论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纵隔 ,多为良性 ;胸部X线检查 (胸片、CT)为术前主要诊断方法 ,术后辅助治疗取决于病理检查结果。手术为治疗首选 ,良性瘤和部分恶性瘤一般可获完整切除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充分考虑到术中的特殊情况 ,防止相邻重要器官损伤 ,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 杨增陈健梁景仁
- 关键词:纵隔肿瘤外科手术
- 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 1997年
- 我院自1957年7月至1995年7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64例,良性53例(占82.8%),恶性11例(占17.2%)。其中神经鞘瘤33例,节细胞神经瘤12例,神经纤维瘤7例,神经纤维肉瘤4例,神经母细胞瘤3例,恶性神经鞘瘤3例,原始性神经外胚叶瘤、嗜铬细胞瘤各1例。作者对该类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分类、症状诊断及外科治疗进行了重点讨论。
- 梁景仁陈健秦志端贺定超鲁舒林
- 关键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外科手术
- 肺转移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被引量:3
- 2003年
- 苏彦河梁景仁葛振伟尹虹
- 关键词:肺转移瘤肺肿瘤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