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智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1月至7月间随机抽取广东省3家职业病专科医院和2家慢病站的174例男性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和消极应对与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各领域呈负相关,与St.George’s呼吸问卷各维度测得分值呈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社会支持与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的各领域呈正相关,与St.George’s呼吸问卷各维度测得分值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尘肺患者生活质量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有关。结论焦虑、抑郁、消极应对是影响尘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是其的保护因素。
- 邱新香郝元涛梁智平肖素娟吴秀芳陈慈珊林爱华
- 关键词:尘肺患者生活质量
-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护理
- 2014年
-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一群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造血支持和免疫抑制作用[1]。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组织工程、器官移植和免疫性疾病治疗等领域[2,3],但尚未发现其治疗苯中毒的相关报道。我科于2009—2012年为5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MSC输注治疗,实现了MSC治疗苯中毒的初步探索。
- 赖丽丽陈简超梁智平黄明汤春宜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苯中毒护理
- mNGF联合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近年来,职业病防治成为公共卫生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工业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可能引起尘肺病、化学试剂中毒及化学性眼灼伤、职业性噪声聋、爆震聋和中暑等[1]。其中正己烷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工业溶剂,具有周围神经毒性,临床表现多为肢体远端神经触觉感降低和肌肉无力,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瘫痪或肌肉萎缩,丧失劳动及正常生活机会[2]。
- 邓丽明梁智平赖丽丽吴雪华
- 关键词: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
- 护理干预对尘肺肺灌洗术患者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尘肺肺灌洗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1例需进行肺灌洗的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状况。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患者在自愿灌洗率、对灌洗治疗满意率、不适反应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值分别为8.23,5.71,7.78,P<0.01和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能早期接受肺灌洗治疗,最终提高了生存质量。
- 谭琳陈简超梁智平夏丽华
- 关键词:尘肺肺灌洗术护理干预
- 路径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四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路径式康复护理模式对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四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及细胞代谢等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康复路径实施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四肢肌力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于干预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定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上肢近端、上肢远端、下肢近端和下肢远端肌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3个月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6个月后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康复路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四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 巫带花邱新香甘雯珍汤春宜梁智平陈新梅温绿琴曾向嫩
- 关键词:康复护理正己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