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芬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足口病患儿动态检测心肌酶谱及血常规的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动态检测心肌酶谱及血常规的临床价值。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4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儿童84例为对照组,均行外周血的血常规及心肌酶谱的检测,分析两组患儿间的临床差异性。结果观察组LYM、GRAN较对照组增高,RBC、Hb和H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K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早期患儿心肌酶谱及血常规尚无特征性改变,动态检测心肌酶谱及血常规对医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陈影余燕红陈雅杏梁燕芬
- 关键词:手足口病动态检测心肌酶谱血常规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用药安全性分析
- 2019年
-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患儿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医院儿科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小儿肺炎56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累及系统/器官、发生时间、年龄、转归。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52%(65/564),以消化系统反应、皮肤及附件反应、全身性损害最常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不良反应较少见;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多发生于用药1 h内,口服给药多发生于用药4~24 h内;发生年龄以3~6岁和7~12岁多见,其他年龄段相对较少;58例患儿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缓解,7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患儿在临床上有一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大多程度较轻,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增强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梁燕芬
- 关键词:小儿肺炎阿奇霉素用药安全性
- 依托红霉素对哮喘患儿血清IL-8、MMP-9、TIMP-1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依托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均给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正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托红霉素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8、MMP-9、TIMP-1变化。结果两组血清IL-8、MMP-9、TIMP-1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儿童哮喘在常规GINA方案治疗基础上给予依托红霉素治疗有利于促使血清IL-8、MMP-9、TIMP-1水平降低。
- 任文津欧欣苏定邦梁燕芬
- 关键词:依托红霉素白细胞介素-8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1
- 咪达唑仑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镇静镇痛效果评估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探讨咪达唑仑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机械通气新生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为1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常规的镇静镇痛药物,比较两组患儿镇静镇痛效果愈脱机的时间。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应用咪达唑仑取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脱机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应用咪达唑仑持续微量静脉滴注,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脱机时间短,停药后苏醒快等优点。
- 陈雅杏蓝海燕梁燕芬
- 关键词:咪达唑仑新生儿机械通气镇静镇痛
- 降钙素原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脓毒血症患儿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儿以及同期40例非脓毒血症患儿(非脓毒血症组)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脓毒血症患儿为脓毒血症组,根据患病性质分为细菌性脓毒血症组(40例)、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20例);60例脓毒血症患儿中治疗痊愈的为存活组,死亡的为死亡组.根据新生患儿危重病例(NCIS)评分法对60例脓毒血症患儿患病程度进行评定;检测细菌性脓毒血症组、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以及非脓毒血症组患儿的血清PCT、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脓毒血症患儿入院治疗痊愈的41例(存活组),死亡19例(死亡组);细菌性脓毒血症组、非细菌性浓度血症组血清PCT水平[(11.86±5.92)、(2.14±1.33) ng/mL]和非脓毒血症组的血清PCT水平[(0.37±0.22) n~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脓毒血症血清PCT水平与非细菌性脓毒血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WBC水平[(13.7±1.5)×109/L]和非脓毒血症组患儿WBC水平分[(12.9±1.9)×109/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儿NCIS评分为非极危重,其血清PCT水平则超过14.86 ng/mL患儿最后死亡;NCIS评分为极危重患儿6例,其血清PCT水平未超过14.86 ng/mL,治疗后患儿存活.结论 血清PCT在脓毒血症患儿早期预后预测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余燕红陈影梁燕芬
- 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血症预后
- 探讨家庭健康管理对哮喘儿童防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管理对哮喘儿童防治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60例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健康管理,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入急诊次数,以及干预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干预一年后的FEV1/FVC比值、干预前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干预一年后的(FeNo)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在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上,观察组发生的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EV1/FVC(%)和FeNo上,观察组患儿比对照组患儿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管理可大大改善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使哮喘得到有效的临床控制,对哮喘儿童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
- 任文津廖洋苏定邦梁燕芬李小瑜
- 关键词:哮喘儿童肺功能疗效
- 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近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的近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n=116例)和对照组(n=8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等常规针对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治疗完毕后跟踪随访两组患者1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免疫表达以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免疫表达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9%,对照组为58.3%.结论 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免疫功能明显提升,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 余燕红陈影梁燕芬
- 关键词:匹多莫德近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