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方圆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少突胶质细胞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应激
  • 1篇应激小鼠
  • 1篇髓鞘
  • 1篇髓鞘再生
  • 1篇牛磺
  • 1篇牛磺酸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进展
  • 1篇脱髓鞘
  • 1篇脱髓鞘疾病
  • 1篇微RNA
  • 1篇微RNAS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毛方圆
  • 3篇陈婉燕
  • 2篇姚忠祥
  • 2篇李家速
  • 1篇李文华
  • 1篇刘俊康
  • 1篇吴小兰
  • 1篇彭六生
  • 1篇刘洪利
  • 1篇王婷婷
  • 1篇裴轶劲
  • 1篇陈娜
  • 1篇庄园
  • 1篇张吉强
  • 1篇程平
  • 1篇邹全明
  • 1篇袁帅
  • 1篇吕一品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RNA调控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及其在脱髓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2年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OL)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轴突髓鞘形成的关键环节。
陈婉燕李家速毛方圆姚忠祥
关键词:微RNA少突胶质细胞脱髓鞘疾病髓鞘再生
miRNA、少突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2012年
mi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转录后水平负性调节因子,在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发育及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而能形成髓鞘的少突胶质细胞在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传导、突触可塑性及其在以认知缺陷为主要特征的阿尔茨海默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利用miRNA,尤其是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表达的miRNA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必将为该病的药物研发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miRNA、少突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毛方圆李家速陈婉燕姚忠祥
关键词:微RNAS少突胶质细胞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B淋巴细胞在胃癌中的分布、表型及与胃癌进展相关性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B淋巴细胞(B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胃癌微环境中B细胞的表型特征;探讨胃癌组织中浸润B细胞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中以及胃癌组织中CD20+B细胞的频率以及B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的表型;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细胞在组织中的浸润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中B细胞的数量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在胃癌患者、健康人外周血以及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CD20+B细胞的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胃癌患者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D20+B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表型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B细胞表达Ig D、Ig M、Ig G,高表达CD40、HLA-DR、HLA-ABC,低表达CD80、CD86。此外,与晚期胃癌相比,早期胃癌肿瘤组织中浸润的CD20+B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 B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浸润显著增加,其在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目显著多于晚期胃癌患者,提示B细胞在胃癌进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免疫调控作用。
李文华庄园彭六生程平吕一品毛方圆王婷婷陈娜赵永亮余佩武邹全明
关键词:胃癌B淋巴细胞肿瘤进展
咖啡因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的渐进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β淀粉样蛋白(Aβ)的过量产生并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大量老年斑形成,同时伴有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异常、炎性反应和线粒体效应等。以上多种变化交错引起神经毒性,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凋亡或坏死,
袁帅毛方圆刘洪利张吉强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咖啡因Β淀粉样蛋白牛磺酸
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应激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
2009年
目的探讨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D-glucosamine,GlcNAc)对应激小鼠模型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PMφ)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足底电刺激法复制应激小鼠模型,将5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模型组、低剂量GlcNAc治疗组、中剂量GlcNAc治疗组和高剂量GlcNAc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酵母吞噬法检测PMφ吞噬功能,MTT法检测PMφ能量代谢水平,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PMφ吞噬酵母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模型组PMφ吞噬功能明显下降(P<0.01),能量代谢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中剂量和高剂量GlcNAc能有效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调节细胞活性。结论GlcNAc可促进应激小鼠PMφ的吞噬而改善免疫功能。
裴轶劲吴小兰毛方圆陈婉燕刘俊康
关键词:应激GLCNAC巨噬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