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手术后要求镇痛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喷他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P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手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镇痛泵药液配方P组:喷他佐辛1.8 mg/kg+舒芬太尼1μg/kg;S组:舒芬太尼2μg/kg。两组药液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P组患者在手术缝皮时分次静脉给予负荷剂量喷他佐辛30 mg,S组给予镇痛泵泵液4~6 ml,随即连接静脉镇痛泵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36 h、和48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术后48 h内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4、8 h内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S组比较,P组各观察点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显著升高;术后两组患者48 h内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有显著差异;48h内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小于S组;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P组明显减少。结论喷他佐辛可以增强患者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麻醉中选择应用。
- 沈勤肖建军张民
- 关键词:喷他佐辛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 腰丛阻滞复合不同麻醉深度喉罩全麻在老年THA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B超引导腰丛阻滞(“三叶草”法)复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不同麻醉深度的喉罩全麻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THA病人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B超引导腰丛阻滞(“三叶草”法)基础上,A组将喉罩全麻时BIS值维持于55~65,B组将BIS值维持于40~50。统计2组术前及术后6、12、24、48 h静息痛与运动疼痛评分(VAS)、围手术期应激水平[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自控镇痛情况(术后首次应用时间、使用次数、有效按压率、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恢复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前及术后1、3、7 d认知功能(MMSE)评分、肺部感染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疼痛及自控镇痛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6 h、12 h、24 h、48 h 2组静息VAS、运动VAS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静脉自控镇痛术后首次应用时间、术后0~24 h、24~48 h使用次数、有效按压率、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应激:T_(1)、T_(2)、T_(3)、T_(4)时刻2组RR、HR、MAP水平均低于T_(0)时刻(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术后统计结果显示,A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P<0.01)。认知功能:与术前比较,术后1 d 2组MMSE评分降低(P<0.05),术后1 d、3 d、7 d A组MMSE评分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及麻醉不良反应:术后观察统计发现,2组肺部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叶草”法B超引导腰丛阻滞的同时复合实施BIS监测浅度喉罩全麻可达到与深度喉罩全麻等同的麻醉镇痛效果,不增加认知功能损伤、肺部感染、麻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应用�
- 许克路沈勤柏耀林冯传江
- 关键词:喉罩全麻麻醉深度腰丛阻滞手术应激
-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替代Allen's试验在昏迷患者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应用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监测替代Allen's试验用于昏迷患者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脑外伤重度昏迷患者,分别行SpO2监测桡动脉穿刺前尺、桡动脉通畅情况;并且在动脉穿刺后10min及拔除桡动脉导管后10 min用SpO2监测尺、桡动脉通畅情况。结果:桡动脉穿刺术前30例患者行SpO2试验均为阴性,予以桡动脉穿刺。动脉穿刺后及拔除桡动脉导管后用SpO2试验监测也为阴性,穿刺侧肢体末梢循环良好。结论:SpO2监测可替代Allen's试验用于检查重度昏迷患者尺、桡动脉通畅情况,以决定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的可性性,且不需要患者配合,安全可靠。
- 郭海龙肖建军张民沈勤
- 关键词:血气测定氧饱和度昏迷桡动脉穿刺
- 不同剂量的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研究临床常用剂量的地佐辛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30 ~60岁,择期腹腔镜下子宫或附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5mg组(D1组)、地佐辛10 mg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分钟D1、D2组分别静注地佐辛5 mg和10 mg,C组静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患者拔管后在手术间或PACU的RS躁动评分、VAS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RSS),苏醒时间和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D1、D2组RSS躁动评分和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D2组又明显小于D1组(P<0.05);三组患者苏醒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10 mg可安全有效的预防全麻后患者躁动,减轻疼痛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 吴宣沈勤肖建军尚磊晶夏涛
- 关键词:地佐辛腹腔镜手术躁动
- 达克罗宁胶浆涂抹导尿管前端对男性患者留置导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导尿管前段涂抹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以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在全麻下行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留置导尿前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3ml涂抹导尿管前段15cm,对照组采用无菌石蜡油3ml涂抹导尿管前段15cm,术毕清醒拔出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以及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苏醒均良好,而对照组血压、心率变化均高于观察组,躁动例数及躁动程度也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应用达克罗宁胶浆涂抹导尿管前段对男性患者留置导尿全麻苏醒期躁动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符合舒适化医疗的要求。
- 郭海龙沈勤肖建军江多斌聂敬昀
- 关键词:留置导尿苏醒期躁动
-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小儿OSAHS手术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在小儿OSAHS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小儿OSAHS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瑞芬太尼组(RF组),每组20例。SF组以异丙酚3μg/ml,舒芬太尼0.6ng/ml效应室靶控输注;RF组以异丙酚3μg/ml,瑞芬太尼4ng/ml效应室靶控输注;静脉推注罗库溴铵0.6mg/kg;肌松满意后行气管插管。
- 沈勤郭海龙肖建军
-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肺部病灶切除术后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镇痛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肺叶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肺良、恶性病灶及支气管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切除肺内病灶,降低残留复发风险,但手术对组织、血管造成的牵拉损伤,刺激局部炎性因子分泌聚集,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和疼痛症状[1-2]。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技术可充分发挥药物的镇痛作用,成为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3-4]。罗哌卡因为术后镇痛常见药物,部分患者对其有耐药性,疗效不佳[5-6]。舒芬太尼属苯哌啶衍生物,镇痛作用长效持久,药物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日渐广泛[7-8]。本文对我院行肺部病灶切除术患者51例进行分析,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肺部病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报道如下。
- 周茂菁沈勤柏耀林
- 关键词:肺切除术舒芬太尼罗哌卡因
- 自制导引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为更好的处理困难气道而寻求一种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气管插管方法。方法:40例预测困难气道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导引器引导组20例(组1),经环状软骨下1~2气管环处穿刺,向头端置入超滑导丝(黑泥鳅),引出鼻腔,沿导丝放入导引器,然后将气管导管顺着导引器从鼻腔插入气管。观察2种插管方法的成功率及拔管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导引器引导组20例病人均操作顺利,无1例失败(成功率100%),组2有2例插管失败改用气管切开(成功率90%)。两组病人拔管后的并发症,组2显著高于组1。结论:这种用超滑导丝和用导丝外套管自制导引器进行逆行导引经鼻气管插管的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沈勤肖建军
- 关键词:困难气道超滑导丝
- 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预防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注射(TIVA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行低位硬膜外麻醉的60例患者按单盲随机原则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TIVA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诱导量为0.8μg/kg,在15 min内输注完,维持量为0.2μg.kg-1.h-1,持续到手术终止;对照组以同样形式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对照组寒战发生率及发生寒战的程度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对照组在手术结束时诉麻醉期间有不舒适感觉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其中需要干预缓解者占36.7%。结论:TIVAI模式输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地预防低位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发生,患者平静、舒适,符合现在舒适化医疗要求。
- 郭海龙张民沈勤肖建军江多斌
- 关键词:寒战
- 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内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内全麻患者围拔管期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气管内全麻下手术患者80例,按气管导管涂抹润滑剂的不同,随机分为达克罗宁胶浆组(D组)和石蜡油组(S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以异丙酚3μg/ml,瑞芬太尼4ng/ml效应室靶控输注;静脉推注罗库溴铵0.8mg/kg诱导,肌松满意后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以丙泊酚2.0~3.5μg/ml、瑞芬太尼3.0~4.5ng/ml效应室靶控持续输注,恒速输注阿曲库铵8μg.kg-1.min-1维持肌松。观察两组患者围拔管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出现呛咳和躁动的情况;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并随访术后咽部疼痛和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D组围拔管期MAP和HR显著低于S组(P<0.05);D组患者出现呛咳、躁动和术后咽部疼痛的比例也显著低于S组(P<0.05);自主呼吸时间和拔管时间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可有效抑制气管内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反应,有利于维持麻醉苏醒期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可减少拔管期及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 沈勤肖建军张民
- 关键词:气管内全麻拔管期血液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