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云曦

作品数:182 被引量:621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0篇手术
  • 69篇外科
  • 35篇外科治疗
  • 33篇手术治疗
  • 33篇显微外科
  • 32篇肿瘤
  • 29篇动脉瘤
  • 29篇外科手术
  • 27篇血管
  • 25篇显微手术
  • 23篇颅内
  • 22篇动脉
  • 20篇脑膜
  • 19篇入路
  • 19篇切除
  • 19篇癫痫
  • 19篇细胞
  • 19篇脑膜瘤
  • 18篇大脑
  • 17篇细胞瘤

机构

  • 167篇南京军区南京...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南京大学
  • 3篇高州市人民医...
  • 3篇兰州市第二人...
  • 3篇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解放军第25...
  • 2篇连云港市第三...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宁国市...

作者

  • 182篇潘云曦
  • 117篇王汉东
  • 89篇杭春华
  • 85篇史继新
  • 63篇樊友武
  • 58篇孙康健
  • 58篇成惠林
  • 54篇谭启富
  • 29篇谢韡
  • 26篇李杰
  • 25篇谢伟
  • 22篇孙克华
  • 21篇刘承基
  • 19篇印红霞
  • 19篇乔梁
  • 18篇华长春
  • 18篇李劲松
  • 17篇邬祖良
  • 13篇茅磊
  • 12篇马驰原

传媒

  • 30篇医学研究生学...
  • 2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7篇江苏医药
  • 15篇立体定向和功...
  • 11篇中国临床神经...
  • 7篇中国微侵袭神...
  • 6篇功能性和立体...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江苏省第十八...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江西医药

年份

  • 6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2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9篇2004
  • 12篇2003
  • 7篇2002
  • 13篇2001
  • 6篇2000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总结 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治疗 11例 ,其中 8例全切除 ,3例大部分切除 ,手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 ,通过 6~ 3 1个月的随访观察 ,效果良好。 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可有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术后放疗可减少本病复发。
华长春王汉东史继新孙克华杭春华潘云曦谢伟孙康健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显微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丘脑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1年
印红霞杨惠清潘云曦谭启富张爱琴
关键词:帕金森病护理围手术期
枕骨大孔区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报告
2011年
患者,女性,25岁,因"摔倒后头痛、头晕20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 d走路时突然摔倒,之后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抽搐,无吞咽呛咳、耳鸣等特殊不适。于入院前13 d就诊于外院,行颅脑CT检查提示:枕骨大孔区以高密度为主主等高密度混杂占位性病变。
梁启龙魏进旺何家骥林毅兴潘云曦刘凯杨君张弘贾创创
关键词:枕骨大孔区支气管源性囊肿
术中磁共振成像在大型侵袭性垂体瘤手术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MRI)系统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先进神经外科手术辅助设备,在垂体腺瘤的微侵袭手术中起到关键作用。文中探讨运用iMRI辅助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经鼻-蝶肿瘤切除术18例,开颅肿瘤切除术2例,均在iMRI系统辅助下行肿瘤显微切除术。术中行MRI扫描1~2次。若术中扫描提示肿瘤残留,则借助iMRI定位并指导手术再次切除残余肿瘤。结果 iMRI扫描发现肿瘤残留者8例,其中6例(30%)做进一步切除;经iMRI再次扫描证实其中4例达全切除,另2例达次全切除;最终16例肿瘤获全切除,4例肿瘤达次全切除,肿瘤的全切率由60%提高至80%,未发现与iMRI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iMRI能有效判断垂体腺瘤的切除程度,为手术结果的实时判断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在提高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肿瘤的全切率。
李杰王汉东杭春华樊友武潘云曦胡志刚贾玥王笑亮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术中磁共振成像显微外科手术
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总结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4月至 2 0 0 3年 2月11年间收治的 12例第四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均存在脑积水。脑积水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并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通过显微外科技术 11例获得全切除 ,1例次全切除 ,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 结论 :该肿瘤可通过CT和MRI检查明确诊断 ,手术是其最佳的治疗选择 。
谢韡王汉东史继新樊友武杭春华孙康健潘云曦成惠林李杰乔梁李劲松茅磊
关键词:脉络丛乳头状瘤第四脑室显微外科技术
人神经生长因子预防鼠脑损伤的研究
1996年
已有很多实验研究证实,应用从鼠颌下腺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能够预防鼠脑隔-海马通路横切后造成的神经元死亡。本文研究了从人胎盘中提取的神经生长因子预防鼠脑隔-海马通路横切后造成神经元死亡的作用,发现人神经生长因子也能够预防神经元死亡。
潘云曦谭启富印红霞凌树森赖仁胜密方元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脑损伤
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的长期效果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采用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的8例顽固性癫痫病人的经验.方法:采用Rasmussen's的方法,个别应用改良的功能脑半球切除术行手术治疗,即切除感觉运动皮质和颞叶,并将残留的额叶及其顶枕叶的部分脑组织失去连接.结果:本组随访3~11年,平均6.7年,8例病人的癫痫得到了满意的控制,病人的生存质量都得到提高,已上学或参加工作,没有发生晚期的脑表浅含铁血黄素沉积症.结论: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可使频繁的癫痫发作终止或减少,可使病人独立生活.
谭启富孙康健潘云曦孙克华华长春乔梁
关键词:癫痫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皮质和头皮脑电监测对手术策略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对手术策略的影响,以及患者术后因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发生缺血事件的情况。方法对行开颅手术的52例患者(58个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同时进行术中皮质和头皮的脑电监测。前者用于监测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可能的皮质缺血,后者用于监测麻醉药物对脑电影响。综合分析术中双相脑电变化对手术决策及患者术后病情的影响。结果对52例患者中的40个动脉瘤的41支主要动脉采用了临时阻断,其中34例皮质和头皮脑电均无明显改变,18例患者的19支动脉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出现明显抑制,头皮脑电无明显变化。在皮质脑电明显变化的1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阻断载瘤动脉相关缺血事件9例,其中永久神经功能障碍5例。脑电信息影响手术策略19次,其中因皮质脑电明显变化改变吻合方式1例,预防性去骨瓣减压2例,采用分次阻断7例,快速夹闭7例,另有2例阻断30min皮质脑电无明显变化而安全永久性闭塞载瘤动脉。52例中有1例因未充分理解脑电明显变化信息而行术后二次手术。结论前循环动脉瘤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可实时监测局部皮质血流,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重视并理解脑电提供的信息,可以减少阻断血管相关并发症及避免复杂的血管重建、二次手术等。
宋志俊史继新杭春华田蕾潘颢孙康健谢韡樊友武潘云曦马驰原李杰李劲松王汉东成惠林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
立体定向治疗颅脑病变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脑深部病变的疗效。方法:利用ASA—601S和Fischer脑立体定向仪治疗82例脑深部病变患者,行定向活检治疗22例,血肿清除治疗5例,脑脓肿抽吸术2例,囊性颅咽管瘤置入Ommaya管治疗53例。结果:活检确诊为胶质瘤10例,生殖细胞瘤4例,脑寄生虫3例,肺癌脑转移4例,1例第三脑室后部病变活检为胶质细胞增生。4例胶质瘤行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其余肿瘤行放射治疗,有6例痊愈(4例生殖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3例寄生虫经对症治疗后痊愈;2例脑脓肿经抽吸、抗炎治疗后痊愈;脑血肿5例经治疗痊愈; 53例颅咽管瘤置放 Ommaya管后3例痊愈(行囊内放疗),50例好转。结论:立体定向治疗脑深部病变定位精确、损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提倡。
孙康健谭启富孙克华潘云曦华长春印红霞
关键词:立体定向仪活检手术CT颅脑病变
海绵窦脑膜瘤手术治疗-2例报告
目的探讨海绵窦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例1:女,39岁,2006年6月因左侧蝶岩斜脑膜瘤行经扩大已状窦前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后残留海绵窦内肿瘤,病理示脑膜内皮型脑膜瘤,术后病人神志清楚,言语正常,有左侧外展神经麻痹和右侧肢体...
潘云曦王汉东
关键词:海绵窦脑膜瘤
文献传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