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增弟

作品数:34 被引量:235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海浪
  • 5篇海浪数值模式
  • 3篇数据库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台风
  • 3篇WAM
  • 3篇值模拟
  • 2篇遥相关
  • 2篇元数据
  • 2篇源函数
  • 2篇特征线
  • 2篇气候
  • 2篇气象
  • 2篇热带
  • 2篇雷达
  • 2篇海流
  • 2篇海洋环境
  • 2篇海洋生态
  • 2篇海域
  • 2篇冰川

机构

  • 23篇国家海洋局第...
  • 11篇国家海洋局
  • 9篇中国极地研究...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作者

  • 34篇潘增弟
  • 9篇袁业立
  • 6篇陈红霞
  • 6篇华锋
  • 6篇刘娜
  • 5篇孙乐涛
  • 4篇乔方利
  • 3篇赵伟
  • 3篇于卫东
  • 2篇程少华
  • 2篇龚茂珣
  • 2篇凌晓良
  • 2篇杨惠根
  • 2篇汪大立
  • 2篇赵卫权
  • 2篇张侠
  • 2篇杨滨
  • 2篇佘军
  • 2篇李升贵
  • 2篇林丽娜

传媒

  • 5篇海洋学报
  • 4篇海洋与湖沼
  • 4篇黄渤海海洋
  • 4篇极地研究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海岸工程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中国海洋平台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首届全国海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5
  • 2篇1993
  • 4篇199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3
2004年
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西南极洲表现出两种变化模式,西部在增厚,而北面在更快地减薄。西南极冰盖总体可能正在减薄,其物质损失的速率可能足以使海平面每年上升近0.2mm。东南极冰盖物质不平衡可能很小,甚至其符号还不能被确定。南极半岛正在经历着快速变化。目前还不能可靠地估算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状态。同时,大型冰川的停滞,一些冰川流速加快,冰盖大范围加速减薄,冰架大面积的快速崩解和支流冰川的加速,以及着地线强烈的底部融化等显示出南极冰盖存在快速变化。南极冰盖物质平衡未来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开展冰盖表面高程变化的监测与模拟,确定表面物质平衡及其在各冰流盆地的分布,着地线的冰流通量,冰架底部的融化,了解冰后期冰盖退缩的动力过程,以及开发、对比和改进与冰盖物质平衡模拟和预测相关的各种模型。
温家洪孙波李院生潘增弟
关键词:南极冰盖冰川冰后期海平面减薄
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海岛信息管理和展示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0
2019年
随着海岛遥感影像数据的不断积累,传统数据存储管理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云存储技术对海岛影像数据进行分块组织,建立分布式海岛影像数据集,并在优化数据存储的同时,设计了一套海岛信息多形式展示平台。实现了信息检索、数据传输与审核、分析评价、成果展示和共享等功能。
孙超汪愿愿潘增弟孙亚伟
关键词:信息管理
基于FVCOM的宁波-舟山海域溶解型危化品泄漏扩散模拟被引量:2
2018年
基于FVCOM数值模型,以宁波-舟山海域相关实测资料为支撑,选取环氧氯丙烷为典型溶解型危化品,模拟该海域突发溶解型危化品泄漏后的扩散行为。模拟结果表明,从不同事故等级来看,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危化品泄漏24 h后,环氧氯丙烷浓度基本扩散至安全浓度(0.02 mg/L)以下,重大事故泄漏24 h后仍存在较大(30~190 km2)超安全浓度污染水域;从不同扩散潮时来看,落潮时刻扩散快于涨潮时刻,落潮时刻扩散至安全浓度以下较涨潮时刻快2~6 h;从不同泄漏点来看,册子水道扩散快于镇海码头,其中在册子水道泄漏时,基本沿水道扩散,在镇海码头泄漏时,易在北仑区沿岸、北仑和大榭岛之间滞留。
徐国怀潘增弟张昊飞许鹏
关键词:FVCOM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
潘增弟董兆乾朱建钢张侠程少华秦为稼李升贵汪大立凌晓良赵卫权赵惠莉杨滨张洁方斌贤杨惠根刘瑞源温家洪钱嵩林
该项目总体目标是建成一个由极地海洋科学、极地日-地物理学、极地冰冻圈、极地气象学、极地地质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测绘学和极地生态与环境学等8个数据库构成的、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开放式的多学科数据库集成系统,首期完成...
关键词:
关键词:数据库元数据
基于“雪龙”船平台的极地锚锭浮标布放——以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白令海锚锭浮标布放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极地海气通量异常通过大气环流将极区和中低纬度气候变化联系起来,海气通量观测是从根本上认识极区对中低纬度气候影响实质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高纬度定点海气通量观测非常稀少,可借鉴的极地锚锭浮标布放技术也处在摸索阶段。中国第六次北极考察队在北太平洋高纬海域白令海成功投放一套锚锭海气浮标,进行定点气温、湿度、风速、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海表面温度等海气界面数据连续观测,这是我国在北太平洋高纬海域成功布放的首套锚锭浮标。通过该套锚锭浮标的成功布放,获得了我国以"雪龙"船为平台的极地锚锭浮标布放技术的宝贵经验。本文从极地锚锭浮标布放的意义、锚锭浮标介绍、布放原则和方案、布放过程及布放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未来极地锚锭浮标布放提供基础和借鉴。
刘娜潘增弟沈权林丽娜边洪村魏泽勋何琰刘洪宁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
潘增弟董兆乾朱建钢张侠陈金海杨惠根程少华汪大立李升贵凌晓良赵卫权赵惠莉杨滨綦欣杨卫东
本系统以元数据库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搜索引擎。元数据与数据的查询与下载完全基于互联网,同时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多视图动态显示,使用方便且更新快。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和动态web技术,真正实现从元数据->数据文件->数据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
关键词:数据库元数据
中国南海北部湾海区风浪极值参数的研究—LAGFD数值模式群的应用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采用先进的LAGFD风,浪模式对影响南海北部湾海区的最强的75个热带气旋个例逐个后报,根据 Weibull三参数分布给出了北部湾海区(1/2)°×(1/2)°网格上共38个点的风和海浪的多年一遇参数,使人们对该海区有全面地了解,为海洋环境研究与工程开发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乔方利于卫东潘增弟
关键词:热带气旋海洋气象
LAGFD-WAM海浪数值模式——Ⅰ:基本物理模型被引量:52
1992年
LAGFD-WAM型海浪数值模式是一种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该模式的物理模型,给出了能谱平衡方程、复杂特征线方程、各种源函数,以及物理空间和相空间的边界条件。
袁业立潘增弟华锋孙乐涛
关键词:海浪能谱源函数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式被引量:3
2005年
首先通过对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Levitus随深度变化的海温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详细描述。另外,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中的风场数据,采取将水平风场分量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的方法,分析了相应于暖池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形式。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第一,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位置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暖池面积在北半球的5月和9月达到两个极大值;无论就海表面温度还是深度而言,该暖池分别存在一或两个强度中心。第二,尽管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中间被南亚大陆所间隔,但是暖池上空对流层大气运动对于暖池的季节变化却是作为一个整体响应的。
刘娜项宝强陈红霞华锋潘增弟
长江口海域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及赤潮控制因子研究被引量:64
2000年
基于中日合作长江口海域生态围隔的试验数据,建立了长江口海域六分量赤潮生态动力学模型,并用海上实测数据进行了检验,进而详细讨论了营养盐及光照强度对赤潮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海洋生态围隔试验加入营养盐无机磷所达到的浓度对于诱发该赤潮过程是适宜的。随着初始N浓度的降低,P增加到一定程度便不再影响叶绿素浓度分布。当光照为原光照强度的 50%时,叶绿素浓度最高可达35μg/ L。长江口海域发生赤潮无机氮和无机磷营养盐浓度阈值分别为 4.5μmol/ L和 1.0μmol/ L。该模型结合水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对海洋赤潮现象进行预测及海洋水质环境的总量控制,也可直接应用于海水养殖,对施肥及养殖容量提供理论指导。
乔方利袁业立朱明远赵伟季如宝潘增弟陈尚万振文
关键词:海洋生态围隔试验赤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