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文麒

作品数:48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消融
  • 17篇房颤
  • 16篇心房
  • 16篇心房颤动
  • 14篇心律
  • 13篇冷冻
  • 12篇球囊
  • 10篇心律失常
  • 10篇心脏
  • 10篇阵发
  • 10篇阵发性
  • 9篇起搏
  • 9篇消融治疗
  • 8篇导管消融
  • 8篇阵发性心房颤...
  • 8篇除颤
  • 7篇导管
  • 7篇心室
  • 7篇心血管
  • 7篇血管

机构

  • 4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天津市胸科医...
  • 2篇交通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太和县人民医...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云南省曲靖市...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48篇潘文麒
  • 35篇吴立群
  • 30篇张凝
  • 30篇凌天佑
  • 29篇金奇
  • 19篇林长坚
  • 18篇罗庆志
  • 13篇陈康
  • 10篇谢玉才
  • 6篇胡文瑛
  • 6篇吴琼
  • 6篇柳韶华
  • 6篇王义龙
  • 4篇陆林
  • 3篇顾刚
  • 3篇沈卫峰
  • 3篇沈永初
  • 2篇陈林
  • 2篇许静
  • 2篇张瑞岩

传媒

  • 14篇中华心律失常...
  • 7篇中国心脏起搏...
  • 6篇内科理论与实...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康复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心脏与心...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手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2023)
2023年
心脏起搏器(PM)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已多年,但植入手术操作本身尚无全面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共同组织了多位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医院的实际情况编撰而成,就植入PM和ICD的手术流程,包括基本要求、详细的手术步骤、出院前管理、围术期并发症及处理、ICD植入特殊要点和脉冲发生器更换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通过详尽的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对涉及手术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地解析。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宿燕岗华伟张澍陈柯萍陈林陈样新戴研黄伟剑李若谷李耀东牛红霞潘文麒汪菁峰徐伟徐原宁许静邹建刚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原理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1977年.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消融技术之一。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冷冻球囊作为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新型的治疗术式,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陋。本文就冷冻消融的原理及其在房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卫越金奇张凝潘文麒凌天佑林长坚吴立群
关键词: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冷冻消融消融技术心律失常
伊布利特对心力衰竭犬不应期恢复性和除颤阈值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快速心室起搏建立犬心力衰竭(HF)模型,观察伊布利特对HF犬的心室不应期及不应期恢复性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室颤动(VF)的潜在电生理机制。方法选取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通过右室心尖部快速起搏4周制作犬慢性HF模型,开胸后应用心外膜电极片(共12×12个单极电极,每个电极间的距离为2 mm)标测左室心外膜心肌电激动。应用伊布利特前后[负荷剂量:以10μg/kg静脉推注,并以0.1 mg/(kg·h-1)的速度静脉维持],通过S1S2刺激测定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采用连续刺激法诱发VF并同时测定激动恢复间期(ARI),进而通过ARI来评估不应期恢复曲线的最大斜率,并测定除颤阈值(DFT)。结果与基础状态相比,伊布利特可明显延长HF犬的VERP[(208.0±18.9)ms vs(178.0±9.6)ms,P<0.05]和ARI[(171±11)ms vs(165±14)ms,P<0.01]。同时,伊布利特显著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最大斜率达41%(0.83±0.07 vs 1.40±0.09,P<0.01)。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DFT[(13.0±2.7)J vs(18.0±2.0)J,P<0.01]。结论伊布利特可显著降低HF犬的除颤阈值,其潜在机制可能为延长心室不应期和降低不应期恢复性曲线的最大斜率。
罗庆志张凝金奇吴琼柳韶华韩岩新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伊布利特心室颤动恢复性除颤阈值
冷冻球囊消融在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电隔离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2018年
目前,经皮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节律控制的重要方法,而肺静脉电隔离是房颤消融的基石。冷冻球囊消融(CBA)大为简化了房颤患者肺静脉电隔离的操作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CBA在房颤患者肺静脉电隔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孙勇潘文麒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电隔离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长期临床结果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应用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 CBA 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18例,主要研究终点为空白期(术后90 d)后发生的房颤事件;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参数。术后随访患者至少1年以上,观察 CBA 远期临床疗效。结果共110例患者[男77例,平均年龄(60.1±10.7)岁]最终完成终点事件的随访。平均随访(15.9±5.7)个月,27例患者(男20例)空白期后记录到〉30 s 的房颤事件达到研究终点,Kaplan-Meier 生存曲线估测的1年期无房颤复发率为77.3%。 PVI 成功率为98.3%,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12.2) min,平均 X 线曝光时间为(18.6±5.5) min。所有患者围术期未发生心脏压塞、左心房食管瘘及症状性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2.54%(3例)的患者发生一过性膈神经损伤,3例患者膈神经功能于随访5个月时恢复正常。结论 CBA 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远期有效性。
张凝金奇潘文麒罗庆志韩老颓王义龙胡文瑛凌天佑陈康谢玉才吴立群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
心脏起搏器,让“心动归来”
2024年
心脏起搏疗法,简单地说就是用心脏起搏器解决某些心脏疾病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心动过缓,预防猝上海社区健康大学堂死和辅助治疗心衰。经过60多年的发展,起搏器技术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常用的起搏器种类包括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皮下ICD。
潘文麒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单腔起搏器大学堂ICD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新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我国的发病率约0.7%[1],据推算我国约有800~1 000万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 ablation,CBA)作为房颤的治疗方法之一,因其简便的手术操作,以及较好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而逐渐普及.2012年美国心律学会(HRS)专家共识[2]指出,CBA已经成为房颤导管消融的标准消融方法.
卫越金奇张凝潘文麒凌天佑林长坚吴立群
关键词:心房颤动球囊冷冻持续性心律失常手术成功率房颤患者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术(RFC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0例PSVT者,根据不同类型PSVT分别选择房室结双径路消融或旁路消融,观察RFCA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130例PSVT均消融成功,有1例出现一过性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1例发生心包填塞。结论RFCA是PSVT的有效根治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刘利军段玉柱张爱萍潘文麒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预后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起共入选了我院、卢湾区中心医院及闵行区中心医院确诊的240例纽约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按照患者是否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及心脏超声监测心腔大小及LVEF变化。观察2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脂水平及血清NT-proBNP、hs-CRP、TNF-α水平降低(P〈0.001);心腔缩小,LVEF有所提高(41.5%比42.8%,P=0.034)。治疗组患者生存率较对照组高(92.5%比80.8%,P=0.013),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38.3%比57.5%,P=0.006)。结论:他汀类药物能降低CHF患者的血脂水平、预后因子NT-proBNP和炎症因子的水平,能使CHF患者心腔缩小,从而提高CHF患者的LVEF和生存率,降低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能改善CHF患者的预后。
苏倩吴穷柴熙晨李金平应晨潘文麒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生存率
利用多导体表心电图术中实时优化双心室起搏间期对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时,优化双心室起搏间期(vv)有利于提升心室激动同步性,改善左心室功能。本研究采用实时多导记录仪分析体表心电图,植入CRT术中对VV问期进行实时优化,并通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慢性心衰植入CRT患者84例,分为优化组(37例)和非优化组(47例)。其中,优化组患者使用多导记录仪实时测量(纸速为100mm/s,精确度为2ms)体表心电图,测量不同VV间期的QRS时限,取QRS波最窄的VV间期行双心室起搏。非优化组患者未行CRT植入术中vv间期优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急性期(术后1周)及术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与术前相比,优化组和非优化组在术后急性期测定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未见显著变化。以术后1年时LVEF提高≥0.10为标准,优化组的应答率明显高于非优化组(0.76对0.53,P=0.034),优化组术后1年时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显著减小(P〈0.05);而非优化组术后1年时的心脏结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导记录仪实时分析CRT术中体表12导联QRS时限,优化VV间期的方法操作简易、有效,VV间期优化可以提高心衰患者CRT应答率,同时显著改善心衰患者解剖重构。
韩岩新金奇张凝罗庆志王义龙黄尚玮卫越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谢玉才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