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东梅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血压
  • 2篇肾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颈动脉
  • 2篇高血压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蛋白尿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质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5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焦东梅
  • 4篇武尚文
  • 4篇李伟
  • 3篇肖振忠
  • 1篇刘怡芝
  • 1篇唐珊珊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炎症标记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来院就诊的18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进行血清CRP浓度的测定。分析血清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指数(PI)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5.25±5.69)mg/L vs(3.36±2.07)mg/L,P<0.01]。②颈动脉斑块组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者[(6.37±5.15)mg/Lvs(3.36±2.07)mg/L,P<0.01];③斑块指数(PI)2级、3级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斑块指数0级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CRP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在高血压导致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焦东梅李伟武尚文肖振忠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C-反应蛋白质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的关系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检测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ESRD患者非透析组、腹膜透析组和对照组的CRP、IL-6、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水平。根据CRP水平将膜透析组分为CRP≤6mg/L组和CRP>6mg/L组.并比较两组IL-6、Alb、Hb、TF、Scr的水平。结果腹膜透析组CRP、IL-6水平明显高于非透析组(P<0.05)和对照组(P<0.01),腹膜透析组CRP、IL-6分别与Alb、Hb、TF呈负相关(r=-0.543~-0.379,P<0.05),与Scr无相关关系(r=0.258、0.245,P>O.05)。结论ESRD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CRP、IL-6是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较好的预测指标,并可反映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焦东梅李伟武尚文唐珊珊刘怡芝
关键词:腹膜透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营养状况
活性维生素D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对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骨化三醇胶丸。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各组患者尿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0.01或P<0.05),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延缓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
焦东梅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糖尿病肾脏疾病炎性因子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相关因素分析及其与颈动脉IMT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生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阳性率,分析尿mAlb、β2-MG显著相关性因素;比较尿白蛋白正常组(NAU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U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硬化斑块指数(PI)。发现高血压患者尿mAlb、β2-MG阳性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二者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高血压患者尿mAlb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1),MAU组、NAU组颈动脉IMT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提示尿mAlb、β2-MG增高可以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敏感性指标,且尿mAlb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焦东梅李伟武尚文肖振忠
关键词: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7年
将90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贝那普利,B组口服缬沙坦,C组同时口服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血钾、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压和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0.05,0.01),C组下降程度大于A、B组(P<0.05);三组血钾、SCr、CC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DN较单独用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焦东梅李伟武尚文肖振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