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祖洪

作品数:129 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电子电信
  • 23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8篇发光
  • 34篇有机发光
  • 28篇磁效应
  • 25篇二极管
  • 25篇发光二极管
  • 24篇电致发光
  • 22篇有机发光二极...
  • 16篇多孔硅
  • 16篇激子
  • 16篇发光器件
  • 14篇光致
  • 13篇光致发光
  • 13篇磁场效应
  • 12篇三重态
  • 11篇荧光
  • 9篇空穴
  • 9篇半导体
  • 8篇电导
  • 8篇微腔
  • 7篇延迟荧光

机构

  • 97篇西南大学
  • 37篇复旦大学
  • 7篇重庆师范大学
  • 6篇长沙电力学院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美国犹他大学
  • 1篇秋田大学

作者

  • 128篇熊祖洪
  • 31篇张巧明
  • 27篇雷衍连
  • 22篇侯晓远
  • 17篇陈平
  • 17篇丁训民
  • 17篇张勇
  • 14篇廖良生
  • 13篇何钧
  • 13篇贾伟尧
  • 10篇向杰
  • 10篇陈颖冰
  • 9篇刘亚莉
  • 8篇刘小兵
  • 8篇刘荣
  • 8篇宋群梁
  • 8篇张松涛
  • 7篇陈林
  • 7篇陈历相
  • 7篇张中月

传媒

  • 27篇科学通报
  • 23篇物理学报
  • 19篇中国科学:物...
  • 8篇中国科学:技...
  • 5篇Journa...
  • 2篇中国科学(G...
  • 2篇中国科学:信...
  • 2篇第七届全国暨...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物理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大学物理
  • 1篇仪器仪表用户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第九届全国发...
  • 1篇全国第八届有...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穴阻挡层BCP对掺杂型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磁电导效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在器件复合发光区附近插入空穴阻挡层BCP,制备了一种具有非平衡传输性能的荧光染料掺杂型发光二极管,其结构为ITO/CuPc/NPB/NPB:DCM(5wt%)/BCP/Alq3/LiF/Al,并在不同温度和电压下测量了器件的注入电流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磁电导效应).实验结果表现为:当磁场处在0~40mT时,该非平衡发光器件的磁电导随磁场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即表现为快变的正磁电导效应).这一实验现象与具有相对平衡传输性能的发光器件中所观测到的磁电导效应一致;当磁场大于40mT时,非平衡发光器件的磁电导随磁场的进一步增加表现为缓慢下降(即缓变的负磁电导效应成分),而平衡器件的磁电导则变为继续缓慢增加(即为缓变的正磁电导效应).本文对非平衡传输掺杂型发光器件的体系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基于三重态激子-电荷(T-Q)反应受外加磁场的影响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定性解释.
张巧明陈平雷衍连刘荣张勇宋群梁黄承志熊祖洪
关键词:空穴阻挡层掺杂
基于LabVIEW的磁电阻测试系统的设计被引量:3
2008年
由于在基本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意义与潜力,材料的磁电输运性质近20年来倍受材料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的关注,特别是巨磁电阻(GMR)、隧穿电阻(TMR)的广泛研究更促进了自旋电子学(Spintronics)的兴起和飞速发展。随着实验的深入,提高磁电阻测试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已成为研究与自旋相关的电磁输运效应的迫切要求。该文给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平台下磁电阻测试系统的设计,使磁电阻测试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陈平余天傅添智熊祖洪
关键词:磁电阻LABVIEW
三重态激子浓度对激子-电荷反应中散射和解离过程的调控被引量:3
2017年
制备了4-(dicyanomethylene)-2-methyl-6-(4-dimethylaminostyryl)-4H-pyran(DCM)掺杂4,4′-N,N′-dicarbazolebiphenyl(CBP)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并利用有机磁电导(magneto-conductance,MC)作为一种灵敏的探测工具,研究了器件的载流子传输特性.发现器件的MC随注入电流、温度和掺杂浓度的变化呈现出正、负磁电导效应,正磁电导和负磁电导分别由三重激发态与电荷反应(triplet-charge interaction,TQI)中的散射过程与解离过程所引起.研究表明,器件中TQI的散射和解离过程共存时,注入电流、工作温度和掺杂浓度都是通过改变三重态(triplet,T)激子的浓度来调节磁电导使其发生正负转变,即T激子浓度对TQI中的散射过程和解离过程有不同的作用:T激子浓度越大,TQI中载流子的散射通道越易占主导作用,此时器件呈现出正磁电导效应;反之,T激子浓度越小,TQI中三重态激子的解离通道越易占主导作用,此时器件表现出负磁电导效应.本工作为有机磁电导效应的有效调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也加深了对有机光电器件中电荷与激发态间相互作用的理解.
刘冬玉陈历相向杰陈颖冰邓军权胡叶倩熊祖洪
关键词:解离通道
一种卫生筷笼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卫生筷笼,包括筷笼主体,筷笼主体包括底板和侧壁,底板的表面和侧壁的内侧表面均涂覆有银纳米颗粒层,底板上固定有竖直的第一环形网板和第二环形网板,第一环形网板和第二环形网板均为环形结构,且主轴线相同,第...
熊祖洪向杰陈颖冰邓军权刘冬玉王明艳赵文静张中月孙永伟
文献传递
不同温度下单重态激子裂变对Rubrene有机电致发光磁效应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具有单重态激子裂变(Singlet Exciton Fission,即STT过程)的红荧烯(Rubrene)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器件,并在不同温度下(15KT300K)研究了器件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 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与不具有STT过程的参考器件相比,Rubrene器件的MEL无论是在线型还是在幅度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现象:室温下参考器件的MEL主要表现为低磁场下的快速上升和高磁场下缓慢增加直至逐渐饱和的特点,但Rubrene器件MEL的低磁场部分受到很大抑制且其高磁场部分一直增加而没有表现出饱和迹象,其线型也有很大不同;另外,这些特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光谱随温度的降低还出现了红移.通过对磁场作用下器件的超精细相互作用、STT过程和三重态激子湮灭过程(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以及这些微观过程温度效应的综合分析,认为室温300K下器件的MEL可用超精细相互作用和STT过程来解释,低温15K下器件的MEL则是超精细相互作用与TTA作用叠加的结果.
刘亚莉雷衍连焦威张巧明陈林游胤涛熊祖洪
关键词:磁场效应
基于圆弧谐振腔的金属-介质-金属波导滤波器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设计了一个基于圆弧谐振腔的金属-介质-金属波导滤波器,并应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数值研究了它的传播特性.结果发现,在透射光谱中出现了明显的透射峰.分析表明,该透射峰是由表面等离极化激元在圆弧腔中的谐振所导致.我们还研究了圆弧谐振腔的结构参数及其弯曲方向对其传播特性的影响.此外,该结构还可以用作一种光分路器,实现滤波与分路的双重功能.
张志东赵亚男卢东熊祖洪张中月
硅基SiN_xO_y∶C^+薄膜的光致发光被引量:5
1998年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法在单晶硅片表面淀积一层厚约120nm的SiNxOy薄膜,并在薄膜中注入C+,注入能量为35keV,剂量为5×1016cm-2.注C+样品在441.6nm的蓝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峰值约为550nm的光致发光.样品经600℃退火后,发光强度达到最大.
廖良生刘小兵熊祖洪何钧侯晓远
关键词:硅基发光材料光致发光
柯楠因诱导寡聚腺嘌呤核苷酸双螺旋结构增强赛博绿Ⅰ荧光及柯楠因的高灵敏和高选择荧光检测被引量:1
2012年
柯楠因是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类似物.研究发现,在近生理酸度下柯楠因与寡聚腺嘌呤核苷酸(poly A16)形成双链结构,明显增强DNA嵌入染料赛博绿I(SG I)的荧光.在优化条件下,530 nm处荧光增强与60~600 nmol/L的柯楠因呈线性关系,检测限(3σ)为30 nmol/L.方法选择性好,同倍含量的小檗碱类似物不产生干扰.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柯楠因合成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2.5%~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1%(n=3).
周亚文李春梅熊祖洪黄承志
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
基于激子阻挡层的高效率绿光钙钛矿电致发光二极管被引量:1
2020年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具有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带隙可调等杰出的光学性能,被作为发光材料广泛地用于制备钙钛矿电致发光二极管(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PeLEDs).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但是其效率和稳定性还未达到商业化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PeLEDs的效率和稳定性,本文使用旋涂法,引入了一种具有宽带隙和较好空穴传输能力的有机小分子材料4,4′-cyclohexylidenebis[N,N-bis(p-tolyl)aniline](TAPC)作为激子阻挡层,获得了效率和寿命都得到提高的全无机PeLEDs.研究表明,PeLEDs效率和寿命得到提高的物理机制主要源于两方面:1)TAPC具有恰当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与PEDOT:PSS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能级和CsPbBr3的价带边形成了阶梯式能级分布,有利于空穴注入和传输;同时TAPC具有较高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级,能够有效地阻止电子泄漏到阳极端,并能很好地将电子和激子限制在发光层内;2)TAPC层的引入可以避免钙钛矿发光层与强酸性的空穴注入材料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p-styrene sulfonate)(PEDOT:PSS)的直接接触,进而免除钙钛矿发光层由于与PEDOT:PSS的直接接触所导致的激子淬灭,从而提高了激子的发光辐射复合率.
王润贾亚兰张月马兴娟徐强朱志新邓艳红熊祖洪高春红
关键词:电致发光二极管空穴传输
一种具有超强磁效应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发光层为激基复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包括彼此层叠的阳极、空穴注入层、由空穴注入层材料(电子给体D)与电子传输层材料(电子受体A)共掺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光层、电子传输层、阴极。本发明通过调控电子给...
熊祖洪令勇洲张巧明雷衍连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