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毅 作品数:22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原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与耐药率调查 2009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类型,是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与病死率高,海平面地区报道50%-69%,令人重视。VAP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抗感染治疗失败,不正确使用抗生素的结果,这不但会造成VAP治疗失败,同时还能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病原学调查有助于提高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有VAP病原学调查多来自海平面地区报道,高原地区VAP发病率、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报道不多。青海高原平均海拔3500m,了解本地区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提高经验性选择抗生素的针对性,降低VAP患者死亡率。 鲍海咏 严海萍 牛毅 宋志芳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学 药敏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鲍海咏 牛毅 严海萍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患者发病后7 d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对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发病后7 d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变化及其与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6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28 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发病后1 d、3 d、7 d时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血清乳酸、丙二醛(MDA)、TAC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TAC水平与临床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AC水平预测28 d院内死亡风险的临床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发病后1 d、3 d、7 d时血清TA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患者发病后1 d、3 d、7 d时血清TAC水平与乳酸、MDA、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1 d、3 d、7 d时的血清TAC水平均为脓毒症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发病后1 d、3 d、7 d血清TAC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9(95%CI:0.542~0.716)、0.593(95%CI:0.500~0.687)、0.745(95%CI:0.669~0.820)。结论:脓毒症死亡患者发病后7 d内血清TAC水平持续高于存活患者,与脓毒症病情加重和病死率升高有关,可作为脓毒症预后标志物。 魏巍 徐智 牛毅关键词:脓毒症 总抗氧化能力 蝮蛇抗栓酶治疗高原地区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蝮蛇抗栓酶治疗高原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197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B组98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A组9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蝮蛇抗栓酶。结果A组显效率(48.5%)明显高于B组(30.6%),无效率(9.1%)明显低于B组(35.7%),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B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系列调整,而B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蝮蛇抗栓酶适合高原肺心病的治疗,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为其基本的治疗机制。 牛毅关键词:蝮蛇抗栓酶 肺源性心脏病 脓毒症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在脓毒症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共有41例患者入选,根据患者一次入院的疾病转归分为死亡组11例,存活组30例。测定患者入院后24 h内的血清PCT浓度,同时进行急... 牛毅关键词:脓毒症 降钙素原 文献传递 芪参胶囊辅助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方法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参胶囊,观察两组血小板恢复正常和尿蛋白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尿蛋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较好。 牛毅 王曦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小板 尿蛋白 芪参胶囊 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危重医学科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初探 牛毅重症肺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重症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急危重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在其发病初期,正确使用药物,能够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关于重症肺炎研究是广泛的,在宿主免疫反应、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微生物原因、多药耐药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诊断测试和治疗选择方面吸引了不同的观点。本文就重症肺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常朝霞 牛毅关键词:重症肺炎 药物治疗 抗生素 激素 免疫球蛋白 抗病毒 高原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与耐药率调查 鲍海咏 侯明 严海萍 牛毅 凌萍 童世军 宋志芳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学 药敏分析 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跨肺压指导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参数设置对患者气体交换、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25例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测跨肺压,维持吸气末跨肺压小于24 cm H2O,设置呼气末正压并维持呼气末跨肺压于0~10 cm H2O。观察25例患者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力学的变化。结果腹腔压力与气道平台压呈正相关(P<0.05),与胸壁顺应性呈负相关(P<0.05),与吸气末跨肺压及呼气末跨肺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根据跨肺压设置呼吸机参数,25例患者呼气末正压和呼气末跨肺压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吸气末跨肺压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呼气末跨肺压与呼气末正压、呼气末食道压显著相关(P<0.05);吸气末跨肺压与气道平台压、吸气末食道压显著相关(P<0.05),与潮气量无显著差异(P>0.05);肺静态顺应性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呼吸系统及胸壁顺应性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死腔分数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结论应用跨肺压指导重症胰腺炎腹腔高压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参数设置,有利于改善肺顺应性、氧合指数、塌陷肺泡复张,降低死腔通气值,同时通过监测肺应力避免肺泡过度膨胀,从而保护肺的功能。 蔡长霞 甘桂芬 牛毅 赵海燕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腹腔高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