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俊
-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银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银川市2016-2022年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6型分离株VP1基因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银川市2016-2022年引起手足口病的柯萨奇病毒A6型(CV-A6)VP1的基因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2年银川市手足口病所有CV-A6核酸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应用一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其VP1区完整基因核酸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利用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同源性分析及氨基酸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2016-2022年银川市共分离到手足口病CV-A6型毒株90株,测序后成功获得CV-A6 VP1区全长序列的毒株83株。完整VP1区基因均由915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05个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显示,2016-2022年银川市83株CV-A6分离株均属于D3基因亚型的D3a分支;同源性分析表明,银川市83株CV-A6分离株与原型株Gdula株(AY421764-USA-1949)之间核苷酸相似性为82.1%~84.1%,氨基酸相似性为76.2%~80.5%,遗传距离较远;银川市83株CV-A6分离株与原型株Gdula株的VP1区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32个氨基酸位点出现变异。结论 2016-2022年银川市手足口病83株CV-A6分离株均属于D3基因亚型的D3a分支。加强对CV-A6的持续监测及基因特征分析,对科学防控CV-A6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 秦红张伟宏马杰纳玮马晓瑞王彦海王光俊樊瑞军
- 关键词:手足口病基因特征分析
- 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银川市水痘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22年银川市共报告水痘18 179例,年均发病率为78.34/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现双峰分布;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04.02/10万);报告病例以学生、幼儿园和托儿所及散居儿童为主;男性发病率(83.10/10万)高于女性(73.35/10万);共报告26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发生在学校和幼儿园,主要发生在兴庆区和永宁县。结论 2013-2022年银川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学生、幼儿园和托儿所及散居儿童为水痘的高发人群,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并规范落实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 马杰虎明明刘素红王光俊
- 关键词:水痘水痘疫苗
- 应用集中度分析银川市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季节和年龄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季节和年龄分布集中趋势,为制定监测与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分析研究方法对银川市2004~2010年细菌性痢疾季节和年龄分布集中趋势进行测算,分析评价分布特征。结果发病季节集中度为0.587 2;发病年龄集中度为0.311 9。结论银川市细菌性痢疾发病季节具有较强的季节性,高发于6~9月份;发病年龄存在一定的集中趋势,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以15岁以下组发病较为集中。
- 雷静李霞杨浩王光俊田晓梅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年龄集中度
- 2005-2013年银川市流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银川市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流感监测工作方案》采集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原学资料及全市流感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银川市报告ILI 31899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0.84%,高峰在每年12月或次年的1月,ILI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72.70%.共检测咽拭子标本5131份,流感病毒阳性819份,检出率为15.96%.其中季A(H1N1)亚型134例,占16.37%;季A(H3N2)亚型60例,占7.33%;新甲型H1N1 499例,占60.93%;B型156例,占19.05%.报告41起流感暴发疫情,新甲型H1N1流感35起、B型6起,均发生于中、小学校.结论 银川市流感活动呈季节性,推荐流感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每年9~11月份.重视学校暴发疫情监测,警惕A型流感病毒引起流感流行甚至暴发的可能,关注B型流感病毒变异情况.
- 陆波张嫣平王光俊孙晓强
- 关键词:流感监测暴发疫情
- 2008—2010年宁夏银川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银川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0年银川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银川市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 266例,平均发病率为196.44/10万。其中重症病例14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15%,无死亡病例。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90.38%,散居和幼托儿童分别占54.90%、39.56%,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占90.38%。城乡结合部及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区发病率高,EV71型和Cox-A16型为银川市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防控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更好的防控措施。
- 李燕武振军王光俊高源
- 关键词:手足口病
- 2011-2013年永宁县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对策
- 2014年
- 目的对2011-2013年永宁县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调整防控对策和完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79例报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暴露伤者登记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我县狂犬病暴露人群尤其是Ⅲ度暴露者男性多于女性,少年儿童和青壮年多见,夏秋季高于春冬季,暴露动物以犬多见,动物免疫率低下,职业分布中以务农务工为主,学龄儿童和小学生次之,Ⅲ度暴露人群以居住农村农民多见。结论幼儿、青壮年是重点防护对象,永宁县需加大狂犬病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狂犬病暴露者伤口规范处置程度及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率。
- 施云涛丁跃宁王光俊孙清海
- 关键词:狂犬病
- 2016—2018年银川市售水果中13种农药残留状况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了解2016—2018年银川市售水果中13种农药残留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居民消费量较大的9个品种共196份水果样品,依据《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水果中13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结果。结果13种农药的检出率为59.7%(117/196),均未超过GB 2763—2021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除三唑酮和五氯硝基苯外,其余11种农药均有检出。检出率最高的农药为多菌灵29.6%(58/196),其次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17.3%(34/196)]和甲基硫菌灵[10.7%(21/196)]。9种水果中均检出农药残留,葡萄[83.9%(26/31)]、猕猴桃[81.5%(22/27)]和香蕉[81.3%(13/16)]检出率较高。农药残留检出率最高的场所为超市[67.4%(58/86)],其次为农贸市场[57.1%(44/77)]和网店[45.5%(15/33)]。不同年度、不同季节和不同流通环节的水果农残的检出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6—2018年银川市售水果中存在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但均未超过国家农药限定规定,处于安全范围。
- 雷建刚高贵桃王红娅王彦海王光俊刘峰刘平
- 关键词:水果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残留
- 2017年某地区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掌握不同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区辖区6个居委会的常住居民,对其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某区人群Hp总体感染率为49. 55%,不同性别、人均收入(元)人群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 737、0. 834,P> 0. 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有无消化道症状人群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 409、23. 465、15. 283,P <0. 05)。结论此区人群Hp感染率略低于其他省份调查结果。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早筛查和早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是控制Hp感染的有效措施。
- 杨晓霞王光俊虎明明武振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 2004-2011年银川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2004-2011年银川市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银川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应用Exce1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004-2011年累计报告乙类法定传染病18种57 36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52.25/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传播途径居首位的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227.50/10万,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居前几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梅毒和麻疹。肝炎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构成位次之首,且构成比稳中有降;细菌性痢疾和淋病的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和梅毒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2004-2011年银川市传染病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威胁健康的传染病主要是肝炎、梅毒、肺结核、痢疾等。
- 武振军马杰王光俊高源李燕
-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监测
- 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并预测发病趋势,为提高梅毒防控质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描述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并用发病率建立灰色模型GM(1,1)预测。结果2015—2022年银川市共报告梅毒945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9.74/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主要为隐性梅毒(8039例,42.29/10万)。梅毒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贺兰县报告发病率最高(65.04/10万),西夏区最低(37.32/10万)。报告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1.12,报告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梅毒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人群(4640例,102.80/10万),以待业人员(3330例,35.22%)、农民(2589例,27.38%)、离退人员(1003例,10.61%)为主要高发人群。灰色模型GM(1,1)预测2022—2025年梅毒发病率分别为29.27/10万(2022年实际报告发病率为29.94/10万)、29.59/10万、27.13/10万、24.07/10万,呈下降趋势。结论2015—2022年银川市梅毒发病总体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60~<75岁人群、待业人员和农民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重点人群和性病门诊梅毒筛查工作,提高公众防病意识,持续深化医防融合,关注“四类”人群、落实“五早”措施,控制梅毒传播和蔓延。
- 李燕王彦海李萍王光俊吴文军
-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