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恩

作品数:15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流域
  • 3篇地基
  • 3篇珠江流域
  • 2篇调度
  • 2篇东江三角洲
  • 2篇有限元
  • 2篇复合地基
  • 1篇单桩
  • 1篇单桩复合地基
  • 1篇挡墙
  • 1篇堤基
  • 1篇堤基防渗
  • 1篇堤基防渗处理
  • 1篇地基加固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动作用
  • 1篇动力特性
  • 1篇动力特性研究
  • 1篇有限元分析

机构

  • 8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河北建研科技...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 1篇中水珠江规划...

作者

  • 13篇王凤恩
  • 3篇王利广
  • 1篇王岩
  • 1篇王维玉
  • 1篇丁继辉
  • 1篇张勤
  • 1篇刘淑华
  • 1篇王保华
  • 1篇赵拓
  • 1篇张梅
  • 1篇胡英
  • 1篇李庆林
  • 1篇王晶
  • 1篇许纯
  • 1篇杨昌民
  • 1篇孟艳杰
  • 1篇李仕良
  • 1篇曹海勃
  • 1篇王康
  • 1篇陈晶

传媒

  • 6篇人民珠江
  • 2篇中国防汛抗旱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治淮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及群桩效应的三维数值计算
2011年
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在计算中利用了局部非协调网格来加密桩及桩周围土体,把所得群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及群桩效应系数结果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对模型试验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的合理性。
王凤恩王康陈晓武
关键词:局部非协调网格极限承载力群桩效应系数
珠江水利技术审查工作回顾被引量:1
200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的工作重心全面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移,江河流域综合规划治理成为水利工作重点之一,珠江水利委员会在此形势下恢复重建。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恢复成立珠江水利委员会,以便更好地对全流域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春华秋实、斗转星移,作为水利部的派出机构,珠江委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李庆林王凤恩
关键词:审查工作水利技术水利工作江河流域恢复重建
组合桩复合地基动力特性研究
丁继辉王维玉胡英杨昌民张梅赵拓王利广李仕良王凤恩王晶孟艳杰张勤王岩刘淑华曹海勃
采用拟静力法和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导出条形基础均质地基动承载力的近似计算公式,首次提出按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复合地基静极限承载力和动极限承载力的近似计算公式。讨论了动承载力系数随内摩擦角、面积置换率、水平地震系数和竖向地震系数...
关键词:
关键词:组合桩复合地基抗震设计
加筋土挡墙的有限元分析
2006年
本文对某加筋挡土墙进行了二维有限元计算。对加筋效果的影响因素,挡墙的变形及应力分布,拉筋的拉力分布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将计算所得到的结果与监测结果做了比较,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王凤恩许纯
关键词:加筋土挡墙有限元
特枯水年珠江流域东江三角洲压咸调度预演与策略被引量:1
2024年
近些年珠江口咸潮上溯呈加剧趋势,影响范围显著增大,2021—2022年枯水期东江三角洲发生有记录以来最严重咸潮上溯。基于2021—2022年东江流域水情、工情、咸情数据,分析了东江水情特征和东江三角洲咸潮上溯规律,采用FVCOM(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数值模型开展了压咸调度预演,阐明了特枯水年下东江三角洲压咸流量、压咸时机等关键参数。研究发现:2021年,东江流域遭遇特枯水年,上游博罗断面年均流量较多年平均偏少64.5%。东江三角洲咸潮峰值发生在大潮阶段,小潮时咸潮上溯减弱。因东莞市调蓄能力较弱,东江三角洲压咸调度策略应为大潮时期全时段压咸。特枯水年下,为了应对可能出现旱情持续的更不利局面,博罗日均流量按大潮期间不低于280 m3/s、其他时间不低于212 m3/s管控,可基本保障东江三角洲供水安全。研究可为东江三角洲枯水期水量调度和咸潮防控提供一定借鉴。
林中源唐琦王凤恩许伟黄鹏飞邹华志
关键词:东江三角洲
基于广义位移法的薄壁钢管桩的计算分析
2009年
用梁单元模拟薄壁钢管桩,用Goodman接触面单元模拟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在有斜桩情况下通过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斜桩表面节点的位移用梁单元出口节点的线位移和转角位移表示,从而建立桩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某高桩靠船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体变形进行了分析,并与用实体单元与板单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本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陈晶王凤恩
关键词:桩土相互作用梁单元板单元
某居民楼天燃气爆炸后安全性检测鉴定
2014年
主要叙述了针对某居民楼天燃气爆炸后现场的建筑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对该建筑物的受火烧程度、构件强度、建筑物垂直度、结构承载力、安全性等级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及评价。
王凤恩王利广曹海勃
关键词:结构安全性鉴定
双液水泥灌浆在含泥漂卵石堤基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2011年
介绍处于含泥漂卵石地层的堤坝工程防渗帷幕的施工方案选择和施工过程,采用双液水泥灌浆技术,并用检查孔注水试验对注浆质量进行检查。经分析,采用双液帷幕灌浆处理堤基防渗是成功的,为类似条件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王凤恩
关键词:防渗帷幕
2022—2023年枯水期珠江流域供水保障“三道防线”调度与思考被引量:9
2024年
2022—2023年枯水期,珠江流域受降雨、江河来水持续偏少影响,西江遭遇特枯水年。随着径流减少,珠江河口咸潮上溯严重,直接威胁澳门地区、珠海等地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安全。通过筑牢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先后实施8次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有效压制河口咸潮,增加了下游河道取水口抽取淡水的概率,有效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总结2022—2023年珠江流域供水保障“三道防线”调度实践,对压咸补淡应急补水调度工作进行思考,为今后抗旱保供水实践提供经验参考。
王凤恩谢旭和
关键词:珠江流域枯水期
提升北江洪水防御能力的有关思考
2024年
“22·6”洪水期间,北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尤其是骨干水库工程在科学精准的调度决策下,对削减、拦蓄洪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广州市等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的防洪安全。但因部分堤防断面发生险情、盲仔峡断面过流能力有限导致英德洪水位下降速率慢及下游河道下切问题等情况,暴露出北江防洪工程体系的薄弱环节。加之气候变化引发极端天气事件的概率增加,位于北江中下游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防洪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流域洪水防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从重要堤防断面安全评价、提升加固着手,分析考虑提高北江干流河道石角水文站安全泄量至20500 m^(3)/s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优化飞来峡水库的调度规则、提升盲仔峡断面的泄流能力,对提升洪水防御能力进行了粗略计算和详细思考。通过对提高北江洪水防御能力关键制约点的梳理,进一步明确了提升北江防洪工程体系的研究方向和工程措施,相关的思考对后续完善北江洪水调度方案和编制相关的防洪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凤恩王保华李争和王玉虎吴乐平
关键词:防洪工程体系北江流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