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肿
  • 3篇外伤
  • 2篇外伤性
  • 2篇外伤性后颅窝...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窝
  • 2篇脑积水
  • 2篇脑损伤
  • 2篇后颅窝
  • 2篇后颅窝血肿
  • 2篇积水
  • 2篇急性
  • 2篇后颅
  • 2篇出血
  • 1篇丹参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C
  • 1篇蛋白酶

机构

  • 8篇深圳市宝安区...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王刚
  • 6篇吴良贵
  • 5篇黄居科
  • 3篇麦荣康
  • 3篇陈明振
  • 2篇李宏伟
  • 1篇周永生
  • 1篇周诚
  • 1篇姚国仙
  • 1篇于辉天
  • 1篇郑俊宁
  • 1篇叶华卫
  • 1篇徐华
  • 1篇宋彧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4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KC和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脑膜瘤中PKC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46例脑膜瘤中,PKC阳性28例,阳性率为60.9%;MMP-9阳性24例,阳性率为52.2%。PKC和MMP-9阳性表达与脑膜瘤的组织学性质、浸润深度、脑外转移以及脑膜瘤分级有关(P<0.05),且PKC和MMP-9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86,P<0.05)。结论PKC和MMP-9促进了脑膜瘤的侵袭性,可能参与了脑膜瘤的演进过程。
黄居科陈明振吴良贵王刚
关键词:脑膜瘤蛋白激酶C基质金属蛋白酶-9
通过运动诱发电位比较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36例和小骨窗开颅手术24例,治疗后第1、2周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微创组患者中有29例可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只有9例可引出肯定波形;治疗后2周,微创组全部病例均能引出MEP波形,小骨窗组有24例患者能引出MEP波形,但潜伏期明显长于微创组。结论微创穿刺引流不但可清除血肿,而且对脑组织损伤小,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麦荣康姚国仙徐华黄居科吴良贵王刚李宏伟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运动诱发电位
64排螺旋CTA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结果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608)。结论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叶华卫李宏伟宋彧周永生吴良贵于辉天王刚
关键词:CT血管造影DSA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312例CT混杂密度的创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CT表现为混杂密度的创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影像学特征及其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价值。方法:总结312例CT为混杂密度的创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CT图像和临床病情的变化情况,并与同期CT等密度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保守治疗的患者中,CT混杂密度的血肿增大几率远高于CT等密度的血肿(P<0.01)。结论:对CT混杂密度的创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应放宽手术指征,并尽早手术清除血肿,暂无手术指征的应严密观察病情,并于伤后24小时内复查CT。
陈卫群周诚王刚赵万岳秀玲
关键词:血肿硬膜外X线计算机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57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外伤性后颅窝血肿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5 7例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进行急诊CT检查 ,均采用枕下切口入路清除血肿 ,并扩大骨窗充分减压。其中 8例伴中度脑积水患者同时进行脑室外引流术 ,13例因伴大脑挫裂伤或血肿大于 30mL ,导致大脑镰下疝者同时进行相应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 ,术中无死亡病例 ,7例 (12 % )伤后昏迷至手术时间超过 5小时者因脑干继发性损害于术后 3日~ 3个月死亡。手术 3个月后生存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评级恢复良好4 3例 (75 % ) ,均为术前格拉斯哥评分轻、中型者 ;中度残疾 3例 (5 % ) ;重度残疾 4例 (7% )。结论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患者的外伤后昏迷至手术的时间越短 ,手术疗效越好 ,早发现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质量的关键。
黄居科王刚吴良贵麦荣康严锡晖
关键词:外伤性后颅窝血肿脑积水骨瓣减压术
外伤性后颅窝血肿6例报告
1994年
郑俊宁王刚
关键词:后颅窝挫裂伤闭合性颅脑损伤脑干伤枕骨大孔
丹参对急性脑梗死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探讨LPO和SOD在ACI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关系。方法将133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6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于ACI发病12 h内、ACI治疗后72 h、1周和4周时监测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研究组治愈65例,死亡4例;对照组治愈57例,死亡7例。研究组LPO含量进行性下降,1周和4周的LPO含量明显低于72 h和发病12 h内(P均<0.05);对照组4周的LPO含量低于发病12h内(P均<0.05);治疗组SOD活性进行性升高,72 h、1周和4周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发病12 h内(P均<0.05);对照组4周的SOD活性高于发病12 h内(P均<0.05)。经回归方程分析,研究组血浆SOD活性和LPO含量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γ=-0.82。结论丹参注射液可缓解ACI对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动态检测SOD活性和LPO水平可判断ACI的病理生理进展。
黄居科陈明振吴良贵王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丹参脂质过氧化物超氧化物歧化酶
三脑室球形扩大作为重型颅脑损伤脑积水分流术指征的探讨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探讨三脑室球形扩大作为重型颅脑外伤后脑积水分流术指征的意义。方法 重型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 ,定期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 (CT)或磁共震 (MR)检查 ,若发现三脑室呈球形持续性扩大且横径介于 10~ 15mm者 ,即予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前术后观察患者意识障碍恢复以及脑积水所引起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对正常压力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腰椎灌注试验检测脑脊液流出阻力。结果 手术 2 7例 ,2 3例意识恢复 ,因脑积水所并发的症状或体征如减压窗向外膨出、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萎缩、头疼呕吐以及长期低热等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4例昏迷无改善。随访 7~ 2 2个月 ,9例可行轻体力工作 ,10例生活自理 ,4例生活靠别人帮助 ,4例仍昏迷 ;三脑室的改变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有统计学意义。
黄居科王刚吴良贵陈明振麦荣康严锡晖
关键词:脑外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