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祥

作品数:353 被引量:1,134H指数:1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5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1篇医药卫生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4篇细胞
  • 77篇小儿
  • 72篇母细胞
  • 70篇细胞瘤
  • 68篇母细胞瘤
  • 45篇手术
  • 43篇蛋白
  • 42篇儿童
  • 40篇先天
  • 40篇先天性
  • 37篇肾母细胞
  • 33篇肾母细胞瘤
  • 32篇肿瘤
  • 32篇外科
  • 29篇蛋白质
  • 29篇白质
  • 24篇血清
  • 23篇术后
  • 21篇神经母细胞
  • 21篇神经母细胞瘤

机构

  • 337篇郑州大学第一...
  • 31篇郑州大学
  • 17篇郑州市儿童医...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浙江大学
  • 6篇郑州大学第三...
  • 4篇中山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安阳市肿瘤医...
  • 3篇河南医学高等...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53篇王家祥
  • 103篇杨合英
  • 96篇张大
  • 78篇范应中
  • 56篇刘秋亮
  • 48篇张谦
  • 30篇岳铭
  • 26篇秦攀
  • 22篇陈新让
  • 22篇郭飞
  • 22篇郑树
  • 21篇贾佳
  • 19篇余捷凯
  • 17篇郭立华
  • 17篇夏自强
  • 16篇李泸平
  • 16篇崔西春
  • 15篇赵鸽
  • 15篇宋东建
  • 13篇文建国

传媒

  • 71篇中华小儿外科...
  • 40篇郑州大学学报...
  • 18篇医学与哲学(...
  • 17篇中华医学杂志
  • 17篇临床小儿外科...
  • 13篇中华实验外科...
  • 9篇中华泌尿外科...
  • 8篇山东医药
  • 8篇河南医学研究
  • 8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介入放射学杂...
  • 7篇中华实用儿科...
  • 6篇医药论坛杂志
  • 6篇肿瘤基础与临...
  • 5篇中国实用医刊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14篇2017
  • 26篇2016
  • 32篇2015
  • 29篇2014
  • 24篇2013
  • 12篇2012
  • 20篇2011
  • 22篇2010
  • 31篇2009
  • 27篇2008
  • 15篇2007
  • 14篇2006
  • 18篇2005
3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NA干扰靶向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对小儿肝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2017年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观察其对小儿肝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U6-siTERT,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TERT-siRNA、EGFP、U6+27的DNA片段,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的构建及酶切鉴定,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反转录病毒;用重组反转录病毒感染HepG2小儿肝母细胞瘤细胞,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噻唑蓝(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结果成功制备出hTERT-siRNA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2 143.06±198.69,重组病毒感染作用24、48、72 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为1 632.02±116.28、899.38±126.11和321.25±25.25,与感染前比较,分别下降23.84%、58.03%和85.01%,各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24和0.008)。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滴度的重组病毒感染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浓度依赖关系,随着滴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1×105菌落形成单位(CFU)重组病毒感染24 h后,其凋亡率达29.05%。MTT结果显示,感染后24 h细胞凋亡率为29.05%;重组病毒感染后24 h,肿瘤细胞开始明显死亡,随着病毒滴度的提高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死亡亦逐渐加重,病毒滴度为6.0×105 CFU时,感染24、48、72 h后,MTT结果为0.29±0.14、0.20±0.13和0.18±0.11,3.0×105 CFU时,感染24、48、72 h后,MTT结果为0.32±0.11、0.26±0.12和0.25±0.10,1.0×105 CFU时,感染24、48、72 h后,MTT结果为0.33±0.12、0.26±0.13和0.26±0.12,1.0×104 CFU时,感染24、48、72 h后,MTT结果为0.43±0.14、0.35±0.10和0.33±0.15,1.0×103 CFU时,感染24、48、72 h后,M
夏自强丁道奎张宁杨合英张大王家祥
关键词:RNA干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肝母细胞瘤脱噬作用
小儿罕见腰臀部肺吸虫病1例
2014年
患儿,女,4岁。因发现右侧腰臀部肿块4个月于2013年5月14日入院。体查:右侧腰臀部外侧包块,约10cm×8cm×7cm大小,皮肤有块状暗褐色色素沉着,边界不清,质软,有部分硬结,无压痛,活动度差。血常规:WBC:12.7×10^9/L,HGB:10^9g/L,嗜酸性粒细胞比37.0%,心电图、胸片未见异常,MRI提示:右侧腰臀部软组织内异常信号(图1),彩超提示:右侧腰臀部皮下软组织内可探及多个片状低回声,形状不规则,较大范围约10mm×6mm,CDFI: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
冯强王家祥杨合英张大高鹏飞赵鸽
关键词:腰臀部肺吸虫病小儿嗜酸性粒细胞软组织内血流信号
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的检测与鉴定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 探讨并鉴定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蛋白作为特异性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35例乳头状甲状腺癌、4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和34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蛋白峰,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出差异蛋白,酶解后进行液质联用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用SEQUEST检索程序查询Bioworks数据库蛋白序列进行鉴定。结果筛选出6个最显著的差异蛋白质,质荷比(M/Z)分别位于6651、6452、7653、7932、15106和15848。M/Z位于6651、6452处的蛋白质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表达低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和健康对照组;M/Z位于7653、7932、15106、15848处的蛋白质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表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6种潜在蛋白质标志物,区别乳头状甲状腺癌和非乳头状甲状腺癌的特异度为88.0%,敏感度为92.5%。M/Z位于6651、6452、7653和15106、7932和15848处的蛋白标志物分别为载脂蛋白C—Ⅰ、载脂蛋白C-Ⅲ、α-珠蛋白、β-珠蛋白。结论鉴定出的载脂蛋白C—Ⅰ、载脂蛋白C-Ⅲ、α-珠蛋白和β-珠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王家祥董瑞刘秋亮杨少波樊玉霞张谦杨福全吴鹏余捷凯郑树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蛋白质组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特殊类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07年
夏自强王家祥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产时胎儿手术治疗畸形胎儿
李延安杨合英张大赵鸽王家祥
先天性皮肤缺损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皮肤缺损的病因、分类、治疗及预后,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3例先天性皮肤缺损患儿发病特点、治疗过程、方法,并复习国内外文献中报道的皮肤缺损305例,总结先天性皮肤缺损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3例患儿缺损皮肤均由羊皮纸样瘢痕组织愈合,无组织挛缩,无活动障碍。305例患儿中死亡8例;保守治疗234例;手术治疗63例,其中因瘢痕挛缩影响肢体功能者5例。该病致死率、致残率低,预后良好。结论先天性皮肤缺损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创面表浅者多可经保守治疗后痊愈,骨外露、重要脏器外露、深度缺损宜适时采用手术治疗,该疾病若能给予正确处理,预后良好,对患儿日常生活影响小。
岳铭李明辉杨合英张大姚阳迪王家祥
关键词:皮肤缺损表皮松解大疱性瘢痕
LMO1基因rs4758051多态性与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LMO1基因多态性与神经母细胞瘤(NB)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LMO1基因多态性与神经母细胞瘤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11月。根据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已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筛选,研究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与病例组来自同一人群而且符合哈德-温伯格平衡。采用Stata12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关于LMO1基因多态性与NB易感性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7篇文献,共计病例组2709例,对照组3717例。基因型Gvs.A多态性与神经母细胞瘤存在相关性[OR=1.20,95%CI(1.05~1.37),P=0.009]。基因型GGvs.AA+AG多态性与神经母细胞瘤存在相关性[OR=1.27,95%CI(1.01~1.60),P=0.041]。按种族进行亚组分析,亚洲人中各研究间异质性降低至可接纳范围内,Meta分析结果与总体人群类似。结论LMO1rs475805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G等位基因和GG、GA基因型会增加患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
闫礼照王家祥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META分析
肾母细胞瘤瘤体中差异性炎症因子的鉴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肾母细胞瘤瘤体存在的差异性炎症因子,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瘤体(瘤体组)40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Ⅳ期9例;预后良好型37例,预后不良型3例;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23例;血管侵犯9例,无血管侵犯31例.同时收集肿瘤近端(距肿瘤边缘1 cm)肾组织35例、肿瘤远端(距肿瘤边缘5 cm)肾组织25例.通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3组间的差异性蛋白峰,对瘤体中存在的高表达蛋白峰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纯化,胶内酶解后的肽段混合物置入色谱串联质谱,根据氨基酸序列鉴定目标蛋白身份.根据瘤体中炎症蛋白峰的表达强度,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各组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高表达的蛋白峰中,m/z12138和m/z13462分别被鉴定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两者在瘤体组的表达量(1437.8±997.3和1730.4±1147.8)高于肿瘤近端肾组织(952.6±591.2和1031.1±1120.8)及肿瘤远端肾组织(315.4±296.5和114.7±118.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瘤体组中m/z12138和m/z13462的表达量按不同病理特征分组进行比较:临床分期Ⅰ期(678.8±189.0和746.2±238.7),Ⅱ期(664.0±202.0和1180.7±404.9),Ⅲ期(1524.7±407.9和2160.4±1252.3),Ⅳ期(2850.2±861.2和2498.4±1290.5);预后良好型(1271.7±809.2和1553.3±991.4),预后不良型(3487.2±166.2和3915.1±507.3);淋巴结转移组(2207.1±961.7和2569.5±1285.2),无淋巴结转移组(869.2±474.6和1110.2±433.6);血管侵犯组(2850.2±861.2和2498.4±1290.5),无血管侵犯组(1027.8±521.3和1507.5±1019.9),各病理特征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
郭飞张俊杰孙俊锋胡集祎余捷凯郑树王家祥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肾母细胞瘤
先天性无肛并前庭瘘的治疗与康复被引量:4
2005年
为探讨无肛并前庭瘘的治疗与康复。本文对先天性无肛合并直肠前庭瘘145例行改良式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加强肛门功能训练和扩肛。结果表明,该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大便控制良好;手术技能是术后大便控制良好的首要因素,肛门功能训练和扩肛亦不可缺少。
杨合英宋玉凤王家祥许华峰
关键词:无肛前庭瘘会阴肛门成形术先天性无肛直肠前庭瘘手术技能
小儿毛发性胃石症一例被引量:4
2018年
患儿女性,5岁10个月,以“左上腹肿物伴腹胀、呕吐4d”为主诉来本院就诊.体查:腹型不对称,左上腹部膨隆,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10cm肿物,右侧超过腹中线约3cm,质硬,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胃镜检查见食管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蠕动好,贲门开闭自如,齿状线清晰.胃腔内可见巨大黑色异物团,考虑为毛发引起胃石(图1).胃体黏膜皱襞规整,胃窦黏膜红斑样改变.
郭飞徐彦磊张大杨合英王家祥
关键词:胃石症小儿胃窦黏膜腹部膨隆表面光滑左上腹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