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师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学习记忆
  • 5篇海马
  • 4篇海马齿
  • 4篇海马齿状回
  • 4篇齿状回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受体
  • 2篇D1受体
  • 2篇痴呆
  • 2篇大鼠海马
  • 2篇大鼠海马齿状...
  • 1篇胆碱酯酶
  • 1篇多糖
  • 1篇学习记忆能力
  • 1篇血管性痴呆大...
  • 1篇氧化氮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机构

  • 7篇延边大学
  • 4篇吉林医药学院

作者

  • 7篇王师
  • 4篇金清华
  • 4篇万朋
  • 3篇王丹
  • 2篇王军
  • 2篇高俊涛
  • 1篇李光燮
  • 1篇邴艳华
  • 1篇李英顺
  • 1篇郎茂林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黄芪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阴性组(蒸馏水)、阳性组(脑复康)、黄芪小剂量组和黄芪大剂量组,用D-半乳糖50 mg/(kg.d)腹腔注射6周,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往海马内注入Aβ1-40(4μg)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齿状回区的乙酰胆碱浓度,以确认模型的建立。建立模型后,用相应药物灌胃2周,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胆碱酯酶含量。结果与阴性组比较,黄芪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的上台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黄芪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的穿越站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黄芪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胆碱酯酶含量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黄芪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组织内的胆碱酯酶含量,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万朋王师郎茂林王军邴艳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学习记忆胆碱酯酶海马
清醒大鼠海马CA1区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习得性LTP中的作用
学习和记忆是哺乳动物重要的脑功能之一,个体获得新经验和知识的过程为学习,其保存和再现过程为记忆。众所周知,海马是哺乳类动物完成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关键结构,它从细胞结构上主要分为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Dentate ...
王师
关键词:主动回避反应动物模型
黄芪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20.0 mL/kg)及黄芪多糖小(200 mg/kg)、中(400 mg/kg)、大(800 mg/kg)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3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并记录小鼠上台潜伏期、总路程、穿越站台次数和站台象限停留时间,并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黄芪多糖中、大剂量组小鼠的上台潜伏期和总路程明显缩短(P<0.05),穿越站台次数和站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增加(P<0.05);黄芪多糖中、大剂量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增强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黄芪多糖的抗自由基作用有关.
万朋王师王军金清华
关键词:记忆黄芪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小鼠
黄芪对大鼠海马齿状回区氨基酸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黄芪水提液对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氨基酸物质的含量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Wistar系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黄芪小剂量组及黄芪大剂量组。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六种氨基酸的含量,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其后,用相应溶液灌胃3周,再次观察海马DG区六种氨基酸的含量,并利用穿梭箱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对照组海马DG区的六种氨基酸在灌胃前后无明显变化,而黄芪大、小剂量组海马DG区的牛磺酸含量灌胃后出现明显的增加(均为P<0.05);在5天的穿梭箱训练过程中,黄芪大、小剂量组的每天的训练所需时间逐渐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结论黄芪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DG区牛磺酸含量有关。
李光燮王师王丹李英顺金清华
关键词:海马齿状回牛磺酸学习记忆
海马齿状回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海马齿状回(DG)区D1受体激活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模型组1、VD模型组2、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各8只,后三组制备VD模型,后两组采用脑部微量注射法于大鼠海马DG区分别注射生理盐水、D1受体激动剂SKF38393。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评估,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VD模型组1、假手术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5.73±4.41)、(50.13±4.48)s,两组比较,P<0.05。VD模型组1、假手术组穿越原站台区的次数分别为(2.67±0.67)、(7.67±0.88)次,两组比较,P<0.05。HE染色结果显示,VD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可见坏死的神经元。VD模型组2和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78.23±7.38)、(57.46±4.81)s,两组比较,P<0.05。VD模型组2和VD模型SKF38393激动剂组穿越原平台区的次数分别为(2.67±0.50)、(5.33±0.51)次,两组比较,P<0.05。结论海马DG区的D1受体激活可改善VD大鼠受损的学习记忆能力。
万朋高俊涛王丹王师金清华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D1受体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
海马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学习和记忆是大脑最重要的功能,而突触传递效应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是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生理学基础之一。海马是机体完成学习记忆功能的关键结构,它主要分为CA1、CA3和齿状回(...
王师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海马齿状回一氧化氮学习记忆动物模型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状回区D1受体的表达
2015年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的多巴胺(DA)浓度及D1受体表达情况,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选用12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VD组和假手术组,每组6只。利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VD大鼠模型,模型制备结束30d后,利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DA浓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DG区D1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VD组大鼠海马DG区细胞外液中的DA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在VD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海马DG区颗粒细胞层均有D1受体的表达,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大鼠海马门区均有D1受体的表达,VD组D1受体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VD模型大鼠海马DG区的DA浓度减少,其功能可能是通过海马门区D1受体的表达增加而代偿的。
万朋高俊涛王丹王师金清华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海马齿状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