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产科医院感染病原菌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医院产科住院2 031例产妇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及病原菌特征,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31例产妇共有19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0.9%;共分离出24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3株占54.2%;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娩方式、妊娠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是导致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产科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分娩方式、妊娠糖尿病、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是导致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
- 王晓丽李博董高霞刘晓丹徐静
- 关键词:产妇医院感染病原菌
- 丹参滴注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丹参滴注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对孕妇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饮水和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滴注液静脉滴注。观察患者羊水指数(AFI)、最大羊水池深度(AFD)、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S/D)、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及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AFI和AFD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D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滴注液能显著增加羊水量,降低脐血流阻力,改善妊娠结局,并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王晓丽李博董高霞冉淑芹高伟
- 关键词:羊水过少妊娠晚期丹参滴注液疗效安全性
- 子痫前期患者抗磷脂抗体水平及与凝血纤溶指标关系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抗磷脂抗体(APA)水平及与血栓形成性疾病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PE患者,产前检查健康孕妇50例,收集两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水平,使用血凝仪检测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水平;比较两组APA、抗β2-GPI抗体水平、凝血纤溶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抗体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性。结果:PE组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水平高于健康组(均P<0.05),APTT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D-二聚体、FIB、PAg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T、抗凝血酶Ⅲ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均P<0.05);PE组中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PT水平无差异(P>0.05),D-二聚体、FIB、PAgT水平阳性患者高于阴性患者,抗凝血酶Ⅲ水平阳性患者低于阴性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与D-二聚体、FIB、PAgT水平呈正相关,与抗凝血酶Ⅲ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PE患者APA-IgG、APA-IgM、抗β2-GPI抗体水平上升,且与凝血纤溶指标相关。
- 赵之明王晓丽董高霞
- 关键词:子痫前期抗磷脂抗体凝血纤溶
- 血清胆汁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胆汁酸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r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待产的92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血清胆汁酸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血清胆汁酸〉40μmol/L为观察组(46例),血清胆汁酸≤40μmol]L为对照组(4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出现时间,黄疸程度,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羊水污染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29.1±3-4)周比(33.9±3.2)周,尸〈0.05];重度黄疸、ALT〉100 U/L、AST〉100U/L及羊水Ⅲ度污染例数均多于对照组[27例比15例、28例比20例、28例比18例、23例比15例,P〈0.01或〈0.0530结论血清胆汁酸可作为评估ICP的敏感指标,对孕妇病情的判断、预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反映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性。
- 王晓丽李博赵彦梅王昕
- 关键词:胆汁酸类和盐类转氨酶类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区隐睾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区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区隐睾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股沟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 h血清疼痛应激因子[神经肽Y(NPY)、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水平、术后7 d性激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75±0.49)ml]少于对照组[(9.52±1.22)ml],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1.50±0.30)、(6.52±0.65)d]均短于对照组[(1.89±0.46)、(6.94±1.13)d],P均<0.05。术后24 h,观察组血清NPY、NGF、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 d,两组血清睾酮、双氢睾酮、促卵泡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区隐睾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可有效缓解患儿疼痛,安全有效,有利于其恢复,且外观美观。
- 李博王晓丽赵德运靖勇姜景凯
- 关键词:隐睾单孔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
- 产后出血并发DIC的抢救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DIC患者的抢救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5年7月间出现产后出血并发DIC患者的抢救方法,并与1998年1月~2001年1月间出现产后出血并发DIC患者的抢救方法相比较。结果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组(应用组)抢救成功率为93.3%,未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组(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38.3%,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患者,确诊后应进行凝血机制的检查,一旦确诊DIC,及早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药物以及时补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周维鹏熊丽艳王昕董高霞常鸿王晓丽
- 关键词:产后出血DIC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抢救
- 米索前列醇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单胎头位、孕周大于41周、宫颈Bishop评分<5分,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和缩宫素组,每组100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改善情况、用药至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等.结果 用药后12 h米索前列醇组宫颈Bishop评分为(7.8±1.2)分,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5.5±1.4)分(P<0.05).用药至临产时间米索前列醇组为(18±6)h,明显短于缩宫素组的(39±4)h(P<0.05).米索前列醇组阴道分娩率为76%(76/100),缩宫素组为45%(45/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促大于41周妊娠宫颈成熟效果显著,成功率高,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 董高霞滕玲玲王晓丽滕玉翠
-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促宫颈成熟
- 中药汤剂的煎煮及服用方法浅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崔芳娥李博王晓丽
- 关键词:汤药煎煮方法服药禁忌
- 丹参滴注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丹参滴注液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7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嘱患者多饮水,同时给予10%葡萄糖2 000 mL,加维生素C 2 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予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羊水指数,分析两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羊水指数升高明显,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滴注液能增加羊水量,改善妊娠结局。
- 王晓丽杨坤赵彦梅董高霞王昕冉淑琴
- 关键词:羊水过少围产期保健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丹参滴注液
-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60例临床观察
- 2006年
-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妊娠合并BV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观察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BV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756例孕妇进行BV筛查,确定妊娠合并BV的发病率,其中60例BV患者予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观察比较无BV合并者与BV合并者未治组的妊娠结局、BV合并者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BV检出率17.2%(130/756)。BV合并者未治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8.57%、15.71%、8.57%、10.00%、5.71%,均明显高于无BV合并者(其发生率分别为4.00%、5.20%、1.20%、2.70%、3.20%)。BV合并者治疗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67%、6.67%、3.33%、5.00%、3.33%,均明显低于未治组。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BV的总有效率86.67%。结论:妊娠期BV有较高的发病率,妊娠期BV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疗效肯定。
- 王晓丽李博崔芳娥
-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妊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