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分子标记Tamyb10D和TaDFR-B的有效性验证及对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型的筛选被引量:5
- 2016年
- 为了比较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有效性以及在白粒小麦品种中筛选出抗穗发芽的基因型材料,选择已报道的2个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标记Tamyb10D和Ta DFR-B,对2套白粒小麦试材(78,103份)的穗发芽抗性进行综合筛选。结果表明:标记Tamyb10D可有效地用于白粒小麦穗发芽抗性筛选,而标记Ta DFR-B不适用于白粒小麦品种(系)材料的穗发芽抗性筛选的鉴定。通过分子标记Tamyb10D的筛选结果和发芽指数的评价,结合以前用分子标记Vp1B3的检测结果,在103份试材中筛选出5份具有高抗穗发芽基因型材料(GI<10%),分别是:阆中白麦子、万县白麦子、陪陵须须白麦、川362和小白玉花,其单倍型分别是: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b、Tamyb10D/Vp-1Bc;在另外一套(78份)试材中筛选出10份具高抗有穗发芽基因型材料(GI<10%),分别为西农6028、克群、百农3217、开封124、郑州742、西昌5762、小偃5号、克壮、许跃6号和武农99,其单倍型均为Tamyb10D/Vp-1Bc。
- 王瑜王晓丽孙晓燕刘进英杨燕
-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
- 利用STS标记检测我国小麦推广品种的抗穗发芽基因型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已开发的与穗发芽抗性相关的STS标记Vp1A3和Vp1B3,对我国46份代表性小麦品种进行穗发芽抗性基因的综合筛选。结果表明:用Vp1A3共检测出13种Vp-1A等位基因,分别是Vp-1Aam、Vp-1Aan、Vp-1Aao、Vp-1Abm、Vp-1Abn、Vp-1Agm、Vp-1Agn、Vp-1Ahm、Vp-1Aho、Vp-1Aim、Vp-1Ain、Vp-1Aio、Vp-1Ajm,各占总数的17.4%,8.7%,2.2%,4.3%,4.3%,6.5%,2.2%,2.2%,2.2%,15.2%,28.3%,4.3%,2.2%;用Vp1B3共检测出3种Vp-1B的等位基因,分别为Vp-1Bc、Vp-1Ba、Vp-1Bb,各占总数的71.7%,17.4%,4.3%。通过Vp1A3和Vp1B3的综合筛选,在46份材料中共选出5份抗穗发芽基因型材料,分别是绵阳31、豫麦35、凤麦24、CA0489和山东928802,其Vp-1基因的单倍型分别为:Vp-1Agm和Vp-1Bc,Vp-1Agm和Vp-1Bc,Vp-1Agm和Vp-1Bc,Vp-1Aam和Vp-1Bb,Vp-1Abm和Vp-1Bb。利用Vp1A3和Vp1B3对小麦的穗发芽抗性基因进行综合筛选,提高了选择效率。
- 杨燕王晓丽刘世鑫赵献林
- 关键词:小麦穗发芽分子标记
- 乌拉尔图小麦Viviparous-1基因的单倍型及其表达特性研究(英文)
- 2015年
- 该研究采用PCR和半定量RT-PCR方法,对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休眠基因Viviparous-1A(Vp-1A)的单倍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系统进化树,对Vp-1A基因在乌拉尔图小麦、普通小麦和其他近缘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20份乌拉尔图小麦中共发现4种新等位变异类型,分别命名为TuVp-1Abgi、TuVp-1Adfi、TuVp-1Aefi和TuVp-1Acgh。与普通小麦的TaVp-1Aa(AJ400712)基因相比,这4种单倍型主要是在第3内含子中有多个TTC不同重复,在第2和第5内含子中存在序列的缺失以及SNPs;(2)用ABA处理种子胚后,4种不同单倍型材料的mRNA表达水平发生变化,表明这4种单倍型对ABA敏感性不同;(3)乌拉尔图小麦中Vp-1A基因不同单倍型,在第2、第3和第5内含子中碱基序列的插入和缺失,影响了Vp-1A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对ABA的敏感性,从而影响种子休眠特性;(4)鉴定和分析发现,乌拉尔图小麦TuVp-1Adfi单倍型可作为小麦穗发芽抗性资源。
- 刘思蒙孙晓燕刘世鑫曲若端王晓丽杨燕
- 关键词:RT-PCR
- Tamyb10等位基因与小麦籽粒的休眠特性相关
- 小麦籽粒颜色影响面粉的色泽、种子休眠及穗发芽抗性.转录因子Tamyb10影响小麦籽粒颜色和休眠特性.本研究在一套具有不同休眠特性的中国面包小麦中发现Tamyb10具有不同的等位变异,并且一个功能型的STS标记Tamyb1...
- 王瑜王晓丽孟建宇张颖君何中虎杨燕
- 关键词:等位变异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