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娟

作品数:30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神经元
  • 14篇脊髓
  • 13篇运动神经
  • 13篇运动神经元
  • 10篇细胞
  • 8篇器官
  • 8篇器官型培养
  • 7篇脊髓运动
  • 7篇脊髓运动神经...
  • 6篇细胞培养
  • 5篇营养因子
  • 5篇源性
  • 5篇源性神经营养...
  • 5篇神经节
  • 5篇神经营养
  • 5篇神经营养因子
  • 5篇细胞源
  • 5篇细胞源性
  • 5篇肌萎缩
  • 5篇肌萎缩侧索硬...

机构

  • 22篇河北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王晓娟
  • 22篇李春岩
  • 17篇宋学琴
  • 17篇王丽琴
  • 10篇肖向建
  • 7篇吴淑玉
  • 7篇刘卫刚
  • 4篇余华峰
  • 4篇马征
  • 4篇刘瑞春
  • 3篇吴立克
  • 2篇郭力
  • 1篇王卫华
  • 1篇生学明
  • 1篇郭艳苏
  • 1篇杨程
  • 1篇娄立娟
  • 1篇杨剑
  • 1篇王铭维
  • 1篇吴东霞

传媒

  • 6篇脑与神经疾病...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3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收藏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1篇2006
  • 7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苏-羟天冬氨酸(THA)制备选择性运动神经元凋亡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取出生后8天乳鼠腰段脊髓组织切成脊髓薄片,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THA,用SMI-32免疫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进行鉴定,calretinin免疫组化染色对背角中间神经元进行鉴定,测定培养液中谷氨酸(Glu)、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α运动神经元数目恒定;THA引起培养液中剂量依赖性Glu、LDH 含量增高和SMI-32阳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脊髓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损伤相对较轻;100 μmol/L THA组在体外培养4周后,细胞外Glu含量增高,SMI-32阳性的α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背角的中间神经元数目无显著变化,可以制成ALS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
刘卫刚王晓娟肖向建马征宋学琴王丽琴李春岩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乳酸脱氢酶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运动神经元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氨基胍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2年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产生的一氧化氮对缺血-再灌流脑组织产生毒性作用,氨基胍是iNOS的选择性抑制剂,具有脑保护作用。本文对iNOS的特点、缺血时的变化规律、脑损伤的作用机制和氨基胍的特点、酶抑制机制及缺血时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瑞春王晓娟王卫华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流损伤氨基酸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脑保护
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各期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规律及它们在脑囊虫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测 4 9例明确诊断并依据MR分期 ,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的脑囊虫病患者和 2 0名对照者脑脊液中NO、TNF α水平。结果 NO在脑囊虫病的Ⅰ期显著降低而TNF α水平呈显著升高 ,NO、TNF α于Ⅱ期、Ⅲ期 (整个退变死亡期 )均表现为高水平 ,Ⅳ期恢复正常 ,NO和TNF α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单发脑实质内囊虫病中NO、TNF α可能参与杀虫作用 ,其免疫调节与杀虫机制存在着动态平衡 。
王晓娟吴立克李春岩
关键词:脑囊虫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外基质对培养神经元细胞存活和轴突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组织和背根神经节体外分离培养,选取不同生长底物包括多聚赖氨酸(PLL)、Ⅰ型胶原(CoI)、层粘连蛋白(LN)、PLL联合LN进行包被培养板,观察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体外生长状况。结果:PLL和LN联合包被时,神经元存活率高,细胞分散良好。CoI包被时细胞聚集成团,突起粗长。结论:不同的细胞外基质影响神经元的生长方式,PLL联合LN包被是体外研究单一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较好方法。
王丽琴吴淑玉宋学琴王晓娟李春岩
关键词:神经元细胞外基质细胞培养
GDNF促进大鼠背根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生长被引量:2
2003年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正常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 (DRGn)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作用。本实验采用神经组织原代分离培养的方法建立体外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单细胞培养体系 ,从细胞形态学及应用MTT法观察 1μg/L、10 μg/L、5 0 μg/L和 10 0 μg/LGDNF对体外培养的正常感觉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GDNF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
王晓娟郭力王丽琴宋学琴吴淑玉李春岩
关键词:GDNF神经元存活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培养
GDNF对培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大鼠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生长活性的作用。方法 取大鼠胚胎脊髓腹侧组织进行原代体外分离培养 ,从细胞形态学及应用MTT法观察GDNF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GDNF能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的生长 ,并且有剂量依赖的趋势。结论 不同浓度GDNF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促生长作用。
宋学琴李春岩王丽琴刘瑞春王晓娟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运动神经元体外培养
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的纯化培养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在NB1培养基中建立体外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纯化培养体系。方法:取胎鼠的背根神经节,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成单细胞,通过差速贴壁法进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分离纯化,在NB1中培养,用活细胞计数和神经元特异性的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判定培养神经元的纯度。结果:纯化培养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培养4天时神经元纯度为91%左右。结论:采用差速贴壁法可获得高纯度的神经元,可作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王丽琴宋学琴王晓娟李春岩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细胞纯化细胞培养差速贴壁法
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选取我校 2022 级中医学专业两个班级分别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作为 A 组,共有 81 人,实施传统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作为 B 组,共有 82人,实施中医诊断实践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应用不同教学模式的差异性及试卷考核结果。结果:在优良率方面,B 组的 95.12% 高于 A 组的 82.72%。在考核成绩方面,B 组总分的(93.84±4.69)高于 A 组(83.42±5.72),且在病例考核、四诊技能考核、普通理论考核、辨证考核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在问卷星考核、平时考核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中医专业学生培养时,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医疗临床工作。
王晓娟杨丽萍杨剑娄立娟
关键词:临床思维能力思辨能力
GDNF对体外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对正常胎鼠脊髓运动神经元 (SMN)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DRG)生长活性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胚胎SMN和DRG单细胞培养体系 ,观察 1μg/L、10 μg/L、5 0 μg/L和 10 0 μg/LGDNF对SMN和DRG存活及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 :GDNF组培养的SMN和DRG存活数目明显增加 ,神经元突起长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长 ,且具有剂量依赖趋势。结论 :GDNF对正常大鼠胚胎发育期运动神经元和感觉神经元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吴淑玉王丽琴宋学琴王晓娟李春岩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脊髓运动神经元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培养
氨基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002年
目的:探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nidine,AG)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G治疗组、假手术组,测定再灌流各时相点脑内一氧化氮含量,观察光镜下顶叶皮层尼氏染色、HE染色改变。结果:再灌流不同时相点AG治疗组NO含量,顶叶皮层神经元变性程序及数量、微血管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AG可以抑制iNOS活性,降低脑内NO含量,减轻半暗带区神经元变性、微循环障碍和血脑屏障破坏,具有脑保护作用。
余华峰李伟荣王晓娟刘瑞春
关键词:氨基胍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动物实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