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娟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护理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蛋白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内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荧光定量PC...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脑损伤
  • 1篇增多症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深部真菌
  • 1篇深部真菌感染
  • 1篇输液

机构

  • 7篇陕西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王晓娟
  • 4篇雷宏涛
  • 3篇赵智
  • 2篇张勤
  • 2篇张晓燕
  • 2篇张燕燕
  • 2篇焦富勇
  • 2篇王杰民
  • 1篇卢晓娥
  • 1篇王莉
  • 1篇袁丽洁
  • 1篇刘合芳
  • 1篇康华
  • 1篇李琛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EB病毒IgM与DNA检测在小儿EB病毒相关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在诊断小儿多种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520例小儿多种EBV感染相关性疾病EBV-IgM抗体与EBV-DNA。结果:EBV-IgM检测阳性率和EBV-DNA检测阳性率在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气管炎及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病毒性心肌炎等EBV相关性疾病患儿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在上呼吸道感染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检测阳性率(P<0.01),而在支气管炎及肺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两种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BVIgM和EBV-DNA检测对小儿多种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EBV-DNA检测在某些EBV感染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上更为敏感。
雷宏涛王杰民王晓娟焦富勇张晓燕张燕燕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以及抗真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4-12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发病率为0.23%,其易感人群为胎龄(31.29±3.61)周、出生体质量为(1478±593.1)g的早产儿。发病时均有反应差、喂养不耐受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下降,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不同程度升高。常见病原菌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真菌败血症治愈率为75%;平均抗真菌治疗为25 d。结论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敏感性较高;早期、足疗程抗真菌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治愈率高。
赵智雷宏涛康华王晓娟张勤
关键词:真菌感染新生儿
以分级护理为基础的ICU病人护理动态管理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通过分级护理的方法,满足各级别病人的护理需求,并且提高护理人员的人力使用率,均衡其工作量,减少过重负荷。方法:选择2016年1月~4月我院收治ICU重症患者198例,以及护理人员28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包括床位分配、人力预估、自我核查、人力分配。研究过程中,统计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且每10天对护理人员做满意度调查。结果:①分级护理方法能够将实验组中99例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量较有效的进行区分,并且与TISS-28呈正相关;②两组患者的压疮、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量、工作量分配均衡性、床位分配公平性、ICU全体患者护理需求满足程度、ICU护理人员使用有效程度及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都有所提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的管理方法不仅能更好的满足不同级别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其自身的配合程度、自理能力,缓解疾病的发展,让ICU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还能均衡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护士工作负荷,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保证整个ICU护理人员工作的良好运作与协调,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卢晓娥王晓娟王莉
关键词:分级护理资源分配护理质量
陕西省某医院2014—2017年新生儿医院内感染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陕西省某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患儿,收集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临床资料,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近4年来共监测新生儿9 634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328例,院内感染例次为332例,2014—2017年医院感染(N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4年日感染率为5.51‰,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6.00‰,2014—2017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 078 d,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19.48‰;2014—2017年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血液相关感染居首位,其次为呼吸道感染,2014—2017年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患儿N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17年每个季度的N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尚可,但仍需加强院感监控;重点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组和血液相关感染,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赵智刘合芳王晓娟李琛袁丽洁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
EBV-IgM与EBV-DNA检测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82例疑似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V-IgM抗体与EBV-DNA。结果:182例疑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治疗前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抗体检测阳性率(P<0.01)。对84例EBVIgM抗体与EBV-DNA阳性患儿应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后7d及治疗后10d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BV-IgM检测阳性率(P<0.05),而治疗后14d患儿EBV-DNA检测阳性率与EBV-IgM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IgM和EBV-DNA检测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EBV-DNA检测更为敏感。
雷宏涛王杰民王晓娟焦富勇张晓燕张燕燕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2021年
建立在静脉输液外渗原因的角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制定优化解决策略。方法:综合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输液室的所有就诊患者进行分析,结合98例输液外渗患者进行信息的总结、归类以及分类整理。结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合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护士本身的穿刺技术、业务能力、患者本身的疾病类型、患病因素、药物类型是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及对策处理方法,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邰金枝郑千千王晓娟
关键词:输液外渗护理
S100B蛋白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脑损伤早产儿中的变化及与早产儿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早产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无脑损伤组和脑损伤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出生后12h、24h、3d、7d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果:86例早产儿中脑损伤发生率为48.8%,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12h、24h及3dS100B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脑损伤早产儿(P<0.01);出生后24hS100B蛋白含量达峰值,而在出生后7d脑损伤早产儿与无脑损伤早产儿S100B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以出生后24hS100B蛋白含量10.0ng/ml为临界值,脑损伤的发生在早产儿性别及胎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胎儿体重以及5minApgar评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特异指标,而且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胎儿体重及5minApgar评分关系密切。
雷宏涛赵智王晓娟张勤
关键词:脑损伤胎儿体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