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本强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裂缝
  • 3篇发育
  • 3篇发育特征
  • 3篇储层
  • 2篇须家河组
  • 2篇盆地
  • 2篇储层裂缝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杏树
  • 1篇杏树岗油田
  • 1篇油田
  • 1篇有效性
  • 1篇四川盆地
  • 1篇松辽盆地
  • 1篇主控因素
  • 1篇裂缝发育
  • 1篇裂缝发育特征
  • 1篇发育程度

机构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王本强
  • 4篇秦启荣
  • 4篇周坤
  • 4篇范存辉
  • 2篇王彭
  • 2篇陶佳丽
  • 1篇郭彤楼
  • 1篇刘志毅
  • 1篇钟灵
  • 1篇吕乐

传媒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低渗透储层裂缝发育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杏树岗油田储层为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裂缝对该区储层的油气富集及产能具有重要影响。该区主要发育构造缝和成岩缝,其中构造成因的剪切缝和张性缝最为发育,是该区的主要裂缝类型。构造缝以大于75°的高角度缝和直立缝为主,充填程度差,有效性好。裂缝发育方位为NE、NW及近SN,其中NE向裂缝在该区占优势。明水组沉积末期是该区裂缝的主要形成时期,主要形成NE向高角度(直立)张性缝缝。裂缝的发育分布与岩性、层厚、构造位置等因素有关;岩性不同,裂缝发育程度也不同;随着层厚的增大,裂缝间距变大,密度减小,裂缝发育程度显著降低;裂缝与构造部位(断层)关系密切,随着距离断层越来越远,裂缝密度呈递减趋势,发育程度也明显降低;裂缝发育好的地区位于工区中部较大规模断裂带两侧以及多组断裂带交汇地带。研究成果对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范存辉王彭秦启荣王本强钟灵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杏树岗油田松辽盆地
四川盆地元坝中部地区须家河组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15
2013年
四川盆地元坝中部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属于低孔、低渗透储层,裂缝对其天然气的富集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岩心观测、野外露头调查及测井解释等研究成果,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对元坝中部地区须家河组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以发育构造成因的低角度剪切裂缝和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裂缝的走向主要为北西西和北东东向,充填程度较低,有效性较好。裂缝的发育受构造应力、构造位置、岩性和岩层厚度等因素控制。随着与断层距离的增大,裂缝密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中、细砂岩裂缝最为发育,粉砂岩、粗砂岩、砾岩及泥质岩类裂缝发育程度相对较差;随着岩层厚度的增大,裂缝间距变大,发育程度明显降低。研究区裂缝发育区的预测结果表明,裂缝发育区主要位于近南北、北西向展布的大型断裂带附近,主要包括中部元陆1—元陆2井区(不包括元陆2井位置)、元坝5—元陆5—元坝9井区和东部元坝4—花52井区、元陆3井区。
范存辉郭彤楼王本强周坤秦启荣
关键词:储层裂缝须家河组
杏树岗地区正向反转构造与裂缝研究
2013年
杏树岗地区主要经历了拉张沉降期和反转构造期。拉张沉降期杏树岗地区主要形成NNW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同时泉头组地层形成了一组NW向的拉张破裂裂缝;反转构造期杏树岗地区主要形成呈NNE-NNW向展布的正断式反转构造,同时泉头组地层形成了一组近NE向的纵张缝、一组NW向的拉张破裂缝和近NS、NNW向的两组共轭剪裂缝。沉降期间泉头组地层的沉积物基本处于塑性状态,构造裂缝不发育,且此期间形成的构造裂缝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成岩作用,多被方解石充填,有效性低。反转构造期间泉头组地层已经成岩,在挤压作用下形成了一系列构造裂缝,该时期形成的裂缝以高角度裂缝和直裂缝为主,充填程度较低。反转构造期是杏树岗地区构造裂缝形成的主要时期。
王本强吕乐王彭周坤刘志毅
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讨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砂砾岩储层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有效性和主控因素,综合运用岩心、测井、试气以及野外露头裂缝调查等资料,对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发育的主要方位为近EW向(85°±10°)、近SN向(360°±5°)、NE向(35°±5°)、NW向(310°±10°)以及NWW向(290°±5°),其中,近EW向和NWW向裂缝为优势方位;其次是近SN向和NE向。优势方位的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大致一致,且高角度构造缝的充填程度较低,说明工区裂缝的有效性较好。同时,断裂构造是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外部因素,储层岩性和岩层厚度是控制裂缝发育的内部因素。裂缝综合预测结果表明:构造裂缝发育的有利区主要位于工区中部断裂带和东南部断裂带的多组断裂带的交汇部位、转折端、夹持部位以及断裂带尾端,呈现近南北向的条带状分布。
王本强秦启荣范存辉周坤陶佳丽
关键词:裂缝发育特征发育程度
元坝中部须家河组四段裂缝特征及预测研究
本论文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成果、钻井、录井、地震、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测、成像测井解释和生产测试等资料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对元坝中部须家河组四段裂缝特征和预测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取得...
王本强
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储层裂缝综合预测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明川东北元坝地区中部珍珠冲段砂砾岩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和分布情况,采用野外露头调查、岩心观测以及成像测井等手段对珍珠冲段储层裂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冲段储层裂缝以高角度缝为主,裂缝发育的优势方位为近EW向和NWW向,优势方位的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大致一致,且高角度缝和直立缝的充填程度较低,说明工区裂缝的有效性较好。综合运用AVAZ裂缝检测技术、构造曲率法和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法,结合现场生产资料对珍珠冲段储层的裂缝分布进行预测,可知裂缝发育的有利区主要为断鼻构造、多组断裂带的交会部位及断裂转折端。
王本强秦启荣范存辉周坤陶佳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