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腺癌
  • 2篇基因
  • 2篇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移行细胞
  • 1篇移行细胞癌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印迹
  • 1篇印迹状态
  • 1篇增生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王杜渐
  • 2篇毛晓鹏
  • 2篇丘少鹏
  • 1篇周芳坚
  • 1篇王欢
  • 1篇秦自科
  • 1篇罗俊航
  • 1篇李永红
  • 1篇罗艳敏
  • 1篇陈贤璟
  • 1篇刘卓炜
  • 1篇黄桂晓
  • 1篇韩辉
  • 1篇黎明涛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癌症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片段在酿酒酵母中的诱导表达情况,以便进一步探讨重组人PSMA的免疫活性并完成抗前列腺癌PSMA蛋白疫苗的制备.[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PSMAcDNA序列克隆入酿酒酵母穿梭诱导表达载体pYES2/NT,构建重组酵母真核表达质粒pYES2/NT-PSMA,转化酿酒酵母菌株INVSc1,尿嘧啶筛选出阳性克隆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全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PSMA的酵母真核表达重组子pYES2/NT-PSMA,并在酿酒酵母INVSc1中得到有效表达,Western blot显示两个特异性的人重组PSMA全蛋白片段,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r=100×103及Mr=85×103.[结论]人PSMA基因片段能够在酿酒酵母中表达并进行翻译后糖基化修饰,为下一步进行抗前列腺癌PSMA疫苗的研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陈贤璟丘少鹏毛晓鹏王杜渐黎明涛
关键词:PSMA酿酒酵母前列腺癌
转铁蛋白、Clusterin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在前列腺正常、增生、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背景]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亦明显上升。PSA做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监测临床治疗效果的唯一指标,有其局限性。晚期肿瘤发展至激素非依赖阶段,临床也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王杜渐
关键词:转铁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CLUSTERIN蛋白
文献传递
浅表性和浸润性膀胱癌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不同类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变化以及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恶性肿瘤免疫逃避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3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标本按WHO标准进行病理分级,按1987年国际抗癌协会(UICC)标准进行临床分型(浅表和浸润),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标本中Dc。结果133例标本中肿瘤Dc数目明显少于瘤旁组织(G116.85±1.1,G29.45±2.17,G32.99±1.19vsG121.8±4.78,G221.71±4.72,G320.00±5.49,P<0.01)并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减少,相同病理分级浅表性膀胱癌实质内Dc数目(G210.79±1.69;G34.79±0.67)明显多于浸润性膀胱癌实质内Dc数目(G27.52±1.0;G32.46±0.66),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旁组织Dc数目在不同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型的标本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仅在机体有炎症或肿瘤时作为抗原递呈者出现;肿瘤内Dc数目的减少是恶性肿瘤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和排斥的一个可能机制;浸润性膀胱癌容易转移可能与瘤内Dc数目及活性过度下调和Dc过早凋亡有关。
丘少鹏黄桂晓毛晓鹏王杜渐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膀胱癌移行细胞癌
前列腺癌组织中IGF-Ⅱ的基因印迹状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就诊时多为晚期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有效期短,继续治疗困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Ⅱ,IGF-Ⅱ)可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表达受到基因印迹的调控,且基因印迹状态的改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本研究拟检测晚期前列腺癌组织中IGF-Ⅱ的印迹状态,并探讨印迹基因丢失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estrictive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检测41例前列腺癌、27例前列腺增生和1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IGF-Ⅱ基因印迹状态。结果: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IGF-Ⅱ杂合子基因型分别为70.7%(29/41)、55.5%(15/27)和61.5%(8/13);58.6%(17/29)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发生了IGF-Ⅱ的印迹丢失,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3.3%,P<0.05)和正常前列腺组织(12.5%,P<0.05)中的印迹丢失率。IGF-Ⅱ基因印迹状态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无相关性,也与内分泌治疗前患者的血前列腺特异抗原值、伴发骨转移以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后,有印迹丢失的前列腺癌患者的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较无印迹丢失的患者低(70.0%vs.100.0%,P=0.039)。结论:晚期前列腺癌组织中IGF-Ⅱ基因印迹丢失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印迹丢失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进展恶化相关。
刘卓炜周芳坚罗艳敏秦自科王杜渐罗俊航韩辉李永红王欢
关键词:基因印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印迹状态肿瘤进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