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江
- 作品数:113 被引量:537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中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
- 2006年
- 魏生龙于海萍王治江
- 关键词:蘑菇生产河西走廊栽培面积日光温室
- 河西走廊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食用菌产业起步阶段,在确定主推品种、搭配品种,以及生产方式时,必须充分考虑产地与主要销售市场的距离与需求;必须与当地的原料种类、气候特点、生产力水平相适宜,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利益为纽带处理好政府、企业、农户及科技部门四方的关系,各负其责,各取其利,扬己之长,避己之短,通力合作,共同发展.
- 魏生龙王治江
- 关键词:食用菌
-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甜叶菊栽培技术被引量:17
- 2012年
- 从苗床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绿洲灌区甜叶菊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河西地区大田生产提供参考。
- 陈叶郝宏杰罗光宏王治江
- 关键词:甜叶菊绿洲灌区栽培技术
- 荷叶离褶伞生物学特性研究
- 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35℃,最适温度25℃;子实体分化的温度范围13-22℃,最适温度19℃;0-3℃的温差有利于子实体的分化,温差大于9℃子实体不能形成;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25℃,最适温度20℃;...
- 魏生龙王治江于海萍陈叶
- 关键词:荷叶离褶伞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
- 文献传递
- 祁连山黑河上游不同退化草地有机碳和酶活性分布特征被引量:20
- 2014年
- 为揭示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在祁连山黑河上游俄博岭区域的高山灌丛草甸土上,根据草地退化程度,划分了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退化草地0~60 cm土层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储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变化顺序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4种退化草地(从轻到重)0~1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是50~6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的1.78倍、1.98倍、1.87倍和2.00倍,说明土壤有机碳密度在表层具有很强的表聚性;4种退化草地不同土层有机碳的含量、密度和储量,以及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壤剖面垂直深度的增加而递减;4种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土壤酶活性成显著正相关关系.
- 高海宁张勇秦嘉海王治江
- 关键词:草地有机碳酶活性
- 荷叶离褶伞遗传特性研究及优良新品种选育
- 席亚丽梁倩倩周会明魏生龙祁彩霞张汉燚张炎珍王治江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2011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起止时间:2011年4月-2013年12月。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decastes(Fr.:Fr.)sing.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野生食药用菌,它口感...
- 关键词:
- 关键词:荷叶离褶伞食用菌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 荷叶离褶伞菌丝体深层发酵及胞内外多糖含量的变化被引量:13
- 2011年
- 研究了发酵时间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深层发酵及胞内外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25℃恒温、连续发酵13d期间,荷叶离褶伞菌丝生物量和胞内多糖含量在前11d内均与发酵时间呈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并在第11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11.96mg/mL和1.58mg/mL,分别是发酵前的约7倍和12倍;胞外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在前3d和12d内与培养时间呈极显著(p<0.01)的负相关,且分别在第3d和12d时下降到最低值0.046mg/mL和0.132mg/mL,分别是发酵前的约4%和16%。这些结果说明,11d的发酵时间对荷叶离褶伞菌丝体生长及胞内多糖积累最为合适。
- 王晓琴张芬琴魏生龙王治江梁倩倩席亚丽
- 关键词:荷叶离褶伞菌丝体深层发酵多糖
- 荷叶离褶伞子实体与菌丝体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 魏生龙张春梅席亚丽王治江高慧娟宗盈晓王小明桂建华张汉燚蔺映真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该项目是2009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农社处)下达给该校的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类项目,编号:090NKCG068。项目研究时间:2009年9月-2013年12月。荷叶离褶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口感脆滑...
- 关键词:
- 关键词:荷叶离褶伞珍稀食用菌栽培技术
- 杏鲍菇液体培养胞外酶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杏鲍菇发酵培养时的胞外酶活性。结果表明: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邻苯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均有活性且活性变化较大。在整个发酵培养过程中,邻苯二酚氧化酶活性较低,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随培养时间波动上升,而愈创木酚氧化酶在培养后期活性较大。
- 王治江高红中王少秋林雪娜
- 关键词:杏鲍菇胞外酶
- 北方不同生态区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变化分析被引量:17
- 2015年
-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地区的生长发育特性,明确冬油菜北移的适应区域,扩大冬油菜的种植区划,本研究通过分析18个冬油菜品种在17个不同生态区5 a的农艺性状变化,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分析其稳定性,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能够安全越冬的地区农艺性状均很优良,且优于胡麻和春油菜等同类型的其他油料作物;品种间、年份间变化不明显,稳定性高。影响冬油菜农艺性状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其次是海拔、纬度、越冬率等。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极端低温低、低温来临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冬油菜农艺性状在不同的生态地区间差异十分明显。与冬油菜原种植北界甘肃省天水市(北纬34°6′)相比,在北纬36°以北的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白菜型冬油菜的株高、分枝部位明显降低,分枝数减少;且因花期冻害存在分段结实的现象,突出的表现为主花序长,而主花序角果数少且分布不均匀。但这些地区籽粒灌浆期相对低温,灌浆期较长,且昼夜温差较大,降低了呼吸消耗,因此角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北纬43°77′)、塔城市(北纬46°74′)、拜城县(北纬41°82′)等极端寒冷的地区,由于冬春季积雪覆盖,减弱了冬季冻害和春季干旱,反而农艺性状优良,是发展冬油菜的潜在产区。因此,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是可行的,能够安全越冬的地区冬油菜均能正常生长,农艺性状优良,且由于角粒数和千粒重存在潜在优势而使冬油菜具有发展潜力。
- 刘海卿孙万仓刘自刚王治江袁金海方园郭仁迪米超陈奇
- 关键词:白菜型油菜冬油菜生态地区农艺性状角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