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玲
- 作品数: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市毓璜顶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东半岛健康成年人群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胶东半岛健康成年人群腰椎(L2-L4)骨密度(BMD)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I型胶原C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血清钙(Ca)和磷(P)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436名21~89岁居民进行BMD测量;采用美国Thermo公司酶标免疫分析仪和HITACHI日立76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骨代谢指标。将436例受试者按不同性别,每10岁为1个年龄段分组;应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49岁人群TRAP-5b、CTX、BALP、BGP等指标性别间不存在差异;50~89岁人群性别间差异显著,女性高于男性。TRAP-5b、CTX与BMD负相关;女性BALP、BGP在50~69年龄段明显升高,与BMD负相关,70岁以后开始下降。25(OH)D与BMD正相关;CT降低出现在60~89岁年龄段,与BMD显著正相关。血清Ca和P无明显差异。结论骨代谢指标测定是监测骨量变化及骨质疏松早期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不同年龄女性骨形成/骨吸收标志物比率不同,绝经后女性骨代谢呈现高转换状态。
- 杨春云邱清芳翟学君丛振杰王洪玲李淑玲
- 关键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质疏松
- 山东省胶东半岛多中心人群骨密度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山东省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正常参考值、骨密度变化规律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调查3879名21~89岁居民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确定了胶东半岛沿海地区21~89岁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别腰椎L2~L4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正常参考值、骨峰值和患病率。男性腰椎L2~L4骨密度峰值在30~39岁,女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在21~29岁;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峰值在21~29岁,女性股骨近端(Neck和Ward's)骨密度峰值在31~39岁,Troch区骨密度峰值在21~2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40岁以上),男女性各部位BMD逐渐下降,女性更为明显,男性腰椎BMD下降程度较轻。男性腰椎50~岁组与60~岁组比较和6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女性腰椎60~岁组与70~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腰椎的OP患病率最高,40~岁组和50~岁组男女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60岁以后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01)。50~89岁人群腰椎和股骨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13.37%和2.87%,女性为28.03%和7.0%,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获得胶东半岛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骨密度参考值,为骨质疏松纵向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 杨春云邱清芳翟学君丛振杰王洪玲李淑玲
- 关键词:胶东半岛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质疏松症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