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麻醉
  • 8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麻醉处理
  • 4篇老年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硬膜外腔
  • 3篇镇痛
  • 3篇术后
  • 3篇肿瘤手术
  • 3篇外腔
  • 3篇癌痛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多普勒
  • 2篇氧饱和度
  • 2篇氧饱和度监测
  • 2篇右锁骨
  • 2篇右锁骨下

机构

  • 19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9篇王海
  • 16篇孙莉
  • 8篇刘雄华
  • 8篇丁超
  • 8篇承耀中
  • 6篇赵桂军
  • 5篇张燕
  • 4篇孙惠明
  • 3篇黄宝星
  • 3篇杜寿靖
  • 3篇孙海涛
  • 3篇张国华
  • 2篇董彦鹏
  • 2篇于雷
  • 2篇吴晓明
  • 1篇胡承章
  • 1篇罗键
  • 1篇李蓉
  • 1篇牛丽娟
  • 1篇王志强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级医刊
  • 3篇中国医刊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药物依赖...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一届国家癌...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 1篇1995
  • 4篇199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开胸后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从清醒状态到气管拔管阶段的脑氧饱和度变化,并观察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标准监测参数,在对应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结果①清醒状态时测定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为66.5%±2.2%,麻醉诱导后侧卧位双肺通气时rSO_2为56.2%±2.6%,在SLV期间rSO_2降为50.4%±2.2%,拔管时rSO_2为62.2%±2.1%;在SLV期间,所有患者rSO_2下降≥18%,70%(14/20)的患者降幅超过20%,30%(6/20)的患者降幅超过25%;SLV期间rSO_2绝对值低于50%的患者占30%(6/20)。②rSO_2的降低与SLV时间、BIS值、SpO_2、MAP、体温、PaCO_2、PaO_2、Hct、Hgb、SaO_2等临床监测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均发生脑氧饱和度的降低,有30%的患者rSO_2绝对值低于50%;rSO_2的降低与常规临床监测参数间无明显相关性。
丁超孙莉张燕王海承耀中赵桂军
关键词:开胸手术单肺通气
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比较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通过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比较,评价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道肿瘤切除术病人12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60):体表解剖标志组(AL组)依据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超声组(US组)使用便携式彩超定位,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两组均于气管插管前进行穿刺置管.记录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US组全部穿刺成功,AL组有1例穿刺失败.与AL组比较,US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穿刺部位血肿、气胸和误穿动脉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定位准确,成功机率高,并发症少,其效果优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丁超孙莉王海承耀中赵桂军张燕
关键词:多普勒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胸腔巨大肿瘤21例手术的麻醉处理
2002年
王海孙莉杜寿靖刘雄华
关键词:胸腔巨大肿瘤手术麻醉
老年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术中脑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术中脑氧饱和度(rSO_2)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78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从清醒状态到气管拔管阶段的脑氧饱和度(rSO_2)变化,并观察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标准监测参数,在对应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在术前2天和术后4天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人组,全身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为28.1%(18/64);在SLV期间,rSO_2绝对值低于50%的患者比率为29.7%(19/64),POCD与rSO_2绝对值低于50%具有明显相关性;POCD组的MMSE基线变化率明显大于非POCD组。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与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绝对值低于50%有明显相关性。
丁超孙莉张燕王海承耀中赵桂军
关键词:脑氧饱和度监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食管癌
简易植入式硬膜外腔输注系统治疗区段性顽固性癌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据统计,75%~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剧烈的疼痛症状,癌痛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医学、心理及社会问题.癌痛病因复杂,涉及到肿瘤压迫、转移、神经侵犯、炎症等综合因素,即便应用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仍有10%~30%的患者存在难以控制的顽固性癌痛[1,2],且伴随镇痛药物引起的严重副作用.对此WHO专家推荐应用介入镇痛方法进行治疗,即第四阶梯镇痛方案,其中全植入式鞘内(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泵创伤较大且费用昂贵,简易植入式鞘内镇痛的并发症较多,而硬膜外镇痛通过将局部麻醉药物和镇痛药物等注射到硬膜外腔,对区段脊神经进行阻滞,可以达到特定区域镇痛的效果[2~5].
丁超李斌吴晓明于雷张国华孙海涛王海董彦鹏承耀中孙莉
关键词:顽固性癌痛全植入式晚期癌症患者
硬膜外腔注射丁丙诺啡用于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盐酸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是新近合成的阿片类强效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而毒副作用小。我院从1993年3月应用丁丙诺啡硬膜外腔注射进行术后镇痛,现总结如下。 1 治疗方法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根据手术部位选择T9~L3穿刺点,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出现疼痛时。
孙惠明王海孙莉宛向群
关键词:丁丙诺啡硬膜外腔肿瘤手术
老年患者头颈部手术的麻醉管理
1994年
本文总结年龄65~93岁、154例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头颈部肿瘤手术的麻醉经验。认为,老年患者头颈部手术的麻醉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老年患者合并其它疾病者随年龄增加,其中心血管疾病最多,术中应连续心电监护,必要时有创动脉压监测;②术前全面了解肿瘤和气道的关系,选择恰当的诱导和插管方法,钢丝螺旋乳胶导管的使用在头颈部手术有独到的优点;③选用恰当的药物维持术中循环系统的稳定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④术后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和拔管后持续吸氧对防止呼吸道梗阻以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王海黄宝星孙莉孙惠明刘雄华
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头颈部麻醉管理年龄插管方法
颈动脉体瘤患者手术时的麻醉处理被引量:2
1999年
2例颈动脉体瘤患者施术时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结果无1例术中死亡;术后1例发生局灶性脑梗塞,1例左侧偏瘫。认为:①全麻下行颈动脉体瘤手术安全性高,对患者刺激小。②桡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可反应瞬时血压变化,为术中及时处理心血管意外提供可靠数据。③颈内动脉回流压测量则为医生术中处理颈内动脉提供依据。④术后严格拔管指征,可预防呼吸道梗阻的发生。
王海杜寿靖许志坚刘雄华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麻醉外科手术
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20例,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105):常规组(Ⅰ组)、预注射组(Ⅱ组)、稀释组(Ⅲ组)和后注射组(Ⅳ组)。麻醉诱导:Ⅰ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0μg/m1)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Ⅱ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0μg/m1)0.5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芬太尼(50μg/m1)1.5μg/kg;m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0btg/m1)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Ⅳ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1mg/kg、芬太尼(50μg/m1)2μg/kg。注药完毕后2min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前观察咳嗽、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咳嗽时、气管插管时记录HR和有创动脉压。结果与Ⅰ组比较,其余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与Ⅱ组和Ⅲ组比较,Ⅳ组患者咳嗽发生率和咳嗽程度降低(P〈0.05)。四组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稀释给药、给予预注剂量或后注射均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
丁超孙莉张燕王海承耀中赵桂军
关键词:芬太尼咳嗽麻醉
超声引导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比较
丁超孙莉王海承耀中赵桂军张燕
关键词:多普勒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