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伟

作品数:44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神经管
  • 20篇畸形
  • 19篇神经管畸形
  • 12篇胚胎
  • 11篇小鼠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7篇代谢
  • 6篇叶酸
  • 6篇鼠模型
  • 6篇鼠胚
  • 6篇鼠胚胎
  • 6篇小鼠模型
  • 5篇增殖
  • 5篇小鼠胚胎
  • 5篇核酸酶
  • 4篇代谢障碍
  • 4篇提取物
  • 4篇祛痰
  • 4篇蚯蚓提取物

机构

  • 44篇首都儿科研究...
  • 8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临汾职业技术...

作者

  • 44篇王秀伟
  • 32篇官臻
  • 31篇王建华
  • 24篇牛勃
  • 23篇朱智强
  • 8篇张霆
  • 7篇郭金
  • 5篇钟儒刚
  • 5篇谢秋
  • 4篇关涛
  • 4篇孙春荣
  • 4篇王国亮
  • 3篇王芳
  • 2篇向前
  • 2篇张丽
  • 2篇王明生
  • 2篇牛玉虎
  • 2篇刘晓雁
  • 2篇张高磊
  • 2篇季成

传媒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发育医学电子...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生物抑菌制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提供了一种生物抑菌制剂,所述制剂由蚯蚓提取物、核酸酶激活剂和溶菌酶组成,所述蚯蚓提取物的含量为0.01g/L‑2g/L,所述核酸酶激活剂的含量为1mM‑1000mM,所述溶菌酶的含量为0.1 g/L‑...
朱智强孙春荣王秀伟官臻杨爱云
INPP5E基因在初级纤毛相关儿童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肌醇多聚磷酸-5-磷酸酶(INPP5E)基因编码INPP5E,其广泛分布于人类和小鼠的多种组织内,如心脏、大脑和睾丸等,通过调节细胞内磷脂酰肌醇三磷酸含量影响磷酸肌醇代谢通路,从而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及分化、细胞极性等过程,在初级纤毛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儿童纤毛疾病密切相关。现针对INPP5E基因在初级纤毛相关儿童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合实验室研究结果,以期为INPP5E基因在初级纤毛的调控及儿童纤毛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于佳璐王秀伟王建华
关键词:磷酸肌醇儿童发育
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一类常见的发病率高且后果严重的出生缺陷,为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问题。目前,其大部分研究内容依靠动物模型来完成。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其发病机制及其防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因素对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诱导方法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王秀伟王建华牛勃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动物模型
人原代疣状血管瘤的内皮细胞模型构建方法、药物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人原代疣状血管瘤的内皮细胞模型构建方法、药物及应用,能够成功获取人原代疣状血管瘤内皮细胞,为筛选治疗人体疣状血管瘤药物打下坚实基础。方法包括:(1)构建转染MAP3K3慢病毒的HUVEC细胞;(2)通过West...
张高磊王建华于佳璐刘晓雁王秀伟秦琴陈见友王誉涵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在制备构建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在制备构建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中的应用,具体而言,是采用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干预孕鼠,造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代谢障碍,引起鼠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建立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所述应用,可行性强,容易操作,...
官臻牛勃张霆王秀伟王建华朱智强王芳
INPP5E基因影响小鼠胚胎神经管闭合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肌醇多聚磷酸5-磷酸酶(INPP5E)基因影响小鼠胚胎神经管闭合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前期复制的神经管缺陷(NTD)小鼠模型,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胚胎表型、苏木精-伊红染色情况,测量胚胎顶臀长、体重等指标;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NTD组及对照组胚胎发育第11.5天小鼠胚胎神经组织中INPP5E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胚胎神经组织中INPP5E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胚胎神经组织中叶酸(FA)、5-甲基四氢叶酸(5-MeTHF)、5-甲酰四氢叶酸(5-FoTHF)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NTD组小鼠胚胎神经组织INPP5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INPP5E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在胚胎发育第11.5天时较对照组低(P<0.05)。NTD组胚胎神经组织的FA和Hcy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5-MeTHF和5-FoTH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INPP5E基因在调节小鼠胚胎神经管闭合中起重要作用。FA代谢紊乱引起的INPP5E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降低,可能通过影响其表达水平参与NTD的发生。
高婷婷岳慧轩李莘秦佳星王秀伟官臻牛勃郭金王建华钟儒刚
关键词:神经管DNA甲基化
检测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神经管畸形疾病的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检测生物标志物在制备神经管畸形疾病的产品的应用,生物标志物为纤毛相关异常基因;生物标志物为Ins2、Mapk1、Ptpn5或HSP90ab1;生物标志物的产品为纤毛芯片生物芯片;制备...
官臻王建华王秀伟梁颖超李莘朱智强杨爱云于佳璐郭晓兰
羟基脲诱导神经管畸形小鼠模型及与其他小鼠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干扰新的叶酸相关代谢-核苷三磷酸还原成相应的脱氧核苷三磷酸通路中的关键酶-核苷酸还原酶,诱导构建神经管畸形(NTDs)小鼠模型,并且与前期构建的NTDs小鼠模型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小鼠选用C57BL/6J小鼠,购自北京华阜康公司,雌鼠60只,雄鼠30只,小鼠年龄7~8周,体重18~20 g,常规饲养于SPF级动物房。小鼠饲养一周后,晚上18∶00按照雄雌(1∶2)进行合拢,早上分笼将有阴栓的小鼠标记为孕0.5 d(E 0.5)。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小鼠分为6组。其中实验组5组,在神经管闭合前的孕7.5 d(E 7.5),给予5种剂量的羟基脲进行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采用0.9%的氯化钠水溶液注射。采用不同剂量的羟基脲(HU)腹腔注射C57BL/6J孕鼠,诱导构建最佳小鼠NTDs模型,筛选出HU的最佳造模剂量为NTDs组。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神经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与前期诱导的NTDs小鼠模型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U可诱导出NTDs的小鼠模型,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畸形胚胎中的PCNA的阳性细胞低于正常胚胎组;Caspase3的阳性细胞高于正常组(P<0.05)。PCNA蛋白在NTDs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在NTDs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与前期诱导模型的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干扰核苷酸还原酶,引起了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失衡,从而诱导构建出NTDs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NTDs的机制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官臻王秀伟朱智强岳慧轩李莘秦佳星牛勃王建华
关键词:羟基脲神经管畸形细胞增殖凋亡小鼠
乙硫氨酸通过MAT2A/β-连环蛋白/ZEB1/EMT通路调控小鼠神经管畸形的机制
2025年
目的探索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ethionine adenosyltransferase 2A,MAT2A)/β-连环蛋白/锌指结合同源盒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通路通过细胞内S-腺苷甲硫氨酸调节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NTD)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代谢障碍抑制剂乙硫氨酸诱导小鼠NTD模型。将80只无特定病原体级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36只)、乙硫氨酸组(46只)和乙硫氨酸+SAM组(44只),在妊娠第7.5天(E7.5)分别腹腔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乙硫氨酸和乙硫氨酸+SAM,并于E10.5处死。收集胚胎脑组织,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胚胎形态。Autodock软件分析乙硫氨酸和MAT2A的契合作用。利用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等方法测定3组胚胎脑组织MAT2A、β-连环蛋白、ZEB1及EMT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分析组间数据。结果(1)MAT2A与乙硫氨酸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具有契合作用,从而加速MAT2A的表达。(2)NTD模型构建成功后,正常胚胎饱满,脑部发育良好,而NTD胚胎发育迟缓,呈现明显的无脑畸形,胚胎神经管未闭合,且左右不对称。(3)乙硫氨酸组小鼠胚胎组织中SAM和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分别为1737.56±95.64与872.33±205.11,以及89.17±9.50与51.25±9.48);乙硫氨酸+SAM组的SAM水平为(1197.00±222.27),SAH水平为(66.61±12.25),均明显高于乙硫氨酸组(P值均<0.017)。与正常组和乙硫氨酸+SAM组相比,乙硫氨酸组胚胎脑组织中MAT2A mRNA表达明显上调[(1.00±0.00)、(1.59±0.52)和(2.42±0.53),F=49.64,P<0.001;组间两两比较,P值均<0.017]。(4)与正常组相比,乙硫氨酸组Ct
张丽张钰璇卫凯鑫刘雨榕张晓娜孙雨晴马惠静曹睿郑荣华王秀伟于保锋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S-腺苷甲硫氨酸
5-氟尿嘧啶对神经管畸形胎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利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诱导C57BL/6J小鼠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观察5-FU对NTDs胎鼠脑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J小鼠,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孕7.5 d时,实验组孕鼠腹腔注射12.5 mg/kg的5-FU(叶酸相关代谢通路中关键酶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对照组孕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孕13.5 d时通过体视显微镜及HE染色观察胎鼠畸形及神经管发育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表达谱芯片分析NTDs胎鼠脑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小鼠NTDs的发生率为42.3%(22/52),主要为露脑畸形;对照组无一例NTDs。HE染色可见NTDs胎鼠的端脑和后脑结构紊乱。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37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40个,表达下调的基因97个,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多器官发育、细胞增殖及分化等生物过程以及与脑部发育相关的重要通路。选择表达差异明显且与胚胎神经发育相关的基因Avp、Hes3和Wnt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所验证的基因表达情况与表达谱芯片的结果一致。结论5-FU可能通过影响胚胎神经发育过程中与神经发育相关基因Avp、Hes3及Wnt1等的表达,进而导致NTDs的发生。
王秀伟官臻朱智强牛勃王建华
关键词:神经管畸形胚胎5-氟尿嘧啶基因芯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