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红

作品数:276 被引量:2,256H指数:26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0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8篇医药卫生
  • 5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5篇学成
  • 45篇化学成分
  • 41篇药理
  • 30篇中药
  • 27篇多糖
  • 25篇活性
  • 24篇性味
  • 23篇药理作用
  • 21篇化学拆分组分
  • 16篇洋金花
  • 16篇药理学
  • 16篇药性
  • 16篇皂苷
  • 16篇色谱
  • 15篇麻黄
  • 14篇相色谱
  • 14篇化学成分研究
  • 12篇药理学评价
  • 12篇小鼠
  • 10篇生物碱

机构

  • 254篇黑龙江中医药...
  • 71篇广东药科大学
  • 20篇教育部
  • 4篇海南医学院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黑龙江大学
  • 3篇佳木斯大学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广州采芝林药...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国家知识产权...
  • 2篇江苏康缘药业...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75篇王秋红
  • 246篇匡海学
  • 123篇杨炳友
  • 51篇王知斌
  • 41篇夏永刚
  • 25篇杨柳
  • 23篇孟永海
  • 21篇姜海
  • 16篇王蒙
  • 15篇吕邵娃
  • 13篇王艳宏
  • 13篇魏晴
  • 12篇王长福
  • 12篇肖洪彬
  • 12篇孙延平
  • 12篇梁军
  • 11篇杨志欣
  • 10篇韩华
  • 10篇舒尊鹏
  • 10篇薛娟

传媒

  • 46篇中医药信息
  • 32篇中国实验方剂...
  • 30篇中医药学报
  • 21篇中草药
  • 1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0篇中国药房
  • 10篇中药材
  • 8篇化学工程师
  • 8篇中成药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药师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药新药与临...
  • 3篇Chines...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世界中医药
  • 3篇首届世界中医...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年份

  • 1篇2024
  • 19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32篇2017
  • 42篇2016
  • 37篇2015
  • 21篇2014
  • 25篇2013
  • 13篇2012
  • 30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组分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组分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毒性,为进一步开发新药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组分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采用迟发型超敏反应研究醉茄内酯组分的特异性免疫作用;采用碳粒廓清法研究醉茄内酯组分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结果: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组分LD50为6.159 4g/kg,95%可信区间5.44~7.00g/kg,并对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和碳粒廓清实验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组分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杨炳友李婷郭瑞王秋红匡海学
关键词:迟发型超敏反应碳粒廓清半数致死量
炮制对三七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20年
三七作为我国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补益气血之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药。三七经过炮制加工后,功效明显不同,生品主散瘀止血,熟品主补血益气。近年来对三七的研究逐渐深入,主要研究方向为生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对熟三七的研究虽逐年增加,但炮制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变化尚不明确。该文对三七现代炮制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对比了三七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及药理作用差异,提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三七物质转化规律与补血作用的相关性,以期阐释其炮制机制,提升三七饮片的质量评价体系,为该饮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邢娜彭东辉张志宏张子东匡海学王秋红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补血益气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及重金属和残留农药的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赤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对赤芍中重金属和残留农药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SunFireTM-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32:68);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铜、砷、汞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量.结果:芍药苷的线性范围为0.101 6~1.016mg/mL,r=0.999 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70%,RSD为2.00%(n=9),15个产地赤芍中芍药苷含量为1.86%~4.49%.铅、镉、铜、砷、汞残留量分别为0.103~0.548,0.104~0.275,0.474~4.984,0.026~0.352,0.018~0.105mg/kg;BHC、DDT、PCNB残留量分别为11.94×10-3~60.35×10-3、8.19×10-3~154.03×10-3、4.73×10-3~36.62×10-3mg/kg.结论:15个产地赤芍中芍药苷含量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15个产地赤芍药材中均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而其中1个产地DDT残留量超过此标准.
王知斌武立华刘秀王秋红杨炳友莫学停匡海学
关键词:赤芍芍药苷重金属检测
粉防己多糖与汉中防己多糖间结构特征及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粉防己多糖(FDT)与汉中防己多糖(HDT)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其化学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异同. 方法:采用比色法和气质联用法,对多糖结构进行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探...
王蒙魏睛李静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粉防己多糖成分化学结构抗氧化活性
文献传递
基于中药性味具有可拆分性新假说的防己非生物碱药效研究
目的:依据中药性味具有可拆分性新假说,对防己进行性味拆分并研究其非生物碱部位的药效. 方法:采用732型吸附树脂富集防己非生物碱.通过干酵母致热法观察其解热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热板舔足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二...
王蒙李静魏晴杨欣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关键词:防己解热作用
一种胆南星低温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胆南星低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气动搅拌装置,设置于所述罐体内,所述气动搅拌装置包括进气管、通气搅拌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外部气体,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气搅拌管连通,所述通气搅拌管的底部连接有...
陈桂恩邓雅方邓婉柔曾元宁王秋红
商陆的炮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商陆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逐水消肿、通利二便的功效。商陆生品有毒,需经炮制方可入药,古籍中记载有净制、切制、浸制、炒制、蒸制、煮制等炮制方法,现代规范收载的炮制品仅有生品、醋蒸品,醋炙品、醋煮品等。近些年对商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对商陆炮制方法的研究较少,而商陆炮制减毒机制与药效成分变化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未达成一致。本文对商陆炮制历史沿革、炮制对商陆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进行总结,以期归纳目前商陆炮制研究进展,为后续商陆继续开发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依据。
林晗彭东辉李彪王长福匡海学王秋红
关键词:商陆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黑水缬草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脑内iNOS、COX-2和IκB-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黑水缬草提取物对老年痴呆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海马神经元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因素造成大鼠老年痴呆病理复合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老年痴呆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和海马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及核因子NF-κB(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黑水缬草各剂量及阳性对照药均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效果显著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其中50%乙醇树脂洗脱高剂量组效果尤为显著(P<0.05或P<0.01),且作用呈量效关系。结论:黑水缬草50%乙醇树脂洗脱高剂量能有效抑制痴呆大鼠脑内神经元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iNOS过表达,抑制COX-2活性及减少对核因子NF-κB的激活来实现的。
张忠立左月明王秋红肖洪彬匡海学
关键词:黑水缬草老年痴呆环氧合酶-2IΚB-Α
龙胆苦苷和龙胆碱的生物转化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6年
龙胆苦苷是重要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之一,是龙胆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促进胃排空和肠蠕动,还有保肝、镇痛、抗炎等作用。龙胆碱具有抗炎、解热、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龙胆苦苷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植物内生真菌、人体肠内菌等生物转化作用下可以转化成龙胆碱和新的活性成分。笔者将龙胆苦苷和龙胆碱近年在药理活性、生物转化和体内代谢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匡海学吴高松刘华吴琼王秋红王知斌
关键词:龙胆苦苷龙胆碱生物转化药理活性
苍耳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2023年
苍耳草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药用资源丰富,用药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酚酸及其衍生物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和脂肪酸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增强免疫、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鼻炎、肩周炎、麻风、痢疾、关节炎、癌症等疾病。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安全性评价做概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核心概念,对苍耳草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认为苍耳草的酚酸类、倍半萜内酯类、挥发油类及水溶性苷类成分是苍耳草的质量标志物,为苍耳草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齐英李艳何子骥伍斌玺沈志滨王秋红
关键词:苍耳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