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红

王红

作品数:1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幼年
  • 3篇幼年皮肌炎
  • 3篇皮肌
  • 3篇皮肌炎
  • 3篇肌炎
  • 3篇病变
  • 2篇神经精神
  • 2篇神经精神性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烯醇化...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烯醇化酶
  • 2篇精神性
  • 2篇狼疮
  • 2篇护理
  • 2篇间质病变

机构

  • 14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临汾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王红
  • 8篇宋红梅
  • 7篇魏珉
  • 6篇马明圣
  • 5篇王薇
  • 3篇简珊
  • 3篇吴戊辰
  • 2篇李冀
  • 2篇张玉
  • 2篇何艳燕
  • 2篇孙之星
  • 2篇赵玉芳
  • 2篇唐晓艳
  • 1篇张嘉美
  • 1篇张岩
  • 1篇贾丛伟
  • 1篇马菁苒
  • 1篇张梦奇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幼年皮肌炎94例临床分析
王红李冀宋红梅魏珉
以晚发性佝偻病为首发表现的肾小管疾病的病例分析及诊断路径探讨
简珊孙之星张岩王薇钟林庆王红何艳燕魏珉
幼年皮肌炎80例临床特点分析
王红李冀马明圣宋红梅魏珉何艳燕钟林庆
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经长期临床应用已证明其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简便而快速,但仍有少数人手术时或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特别是未产妇或剖宫产无阴道分娩者,宫口紧以及子宫极度屈曲、畸形等高危妊娠时,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就更多。虽然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手术流产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其广泛应用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负压吸引术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使用价值。
王红赵玉芳
关键词:流产米索前列醇负压吸引
儿童临床无肌病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起病的临床无肌病皮肌炎(CAD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例成功治疗的CADM合并IL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分析儿童CADM合并ILD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女性患儿,13岁,Gottron's征阳性,临床无乏力症状,肌酸激酶、肌电图均正常,胸部高分辨CT提示肺间质性病变。经积极加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有所好转。检索国内外报道儿童CADM合并ILD 3例,加该患儿共4例,起病年龄10~16岁;首发症状分别为Gottern's征3例、发热2例;4例患儿的抗核抗体及抗Jo-1抗体均为阴性,2例抗Ro-52抗体阳性。3例文献报道的患儿在发现ILD时无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半年内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死亡。结论儿童CADM合并ILD可呈现为快速进展型肺间质性病变,临床疑诊为CADM的患儿应完善肺部影像学检查,如存在ILD应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c改善预后。
王红马明圣宋红梅魏珉
关键词:肺间质病变肌酸激酶儿童
应用胎儿镜诊断胎儿白化病的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应用胎儿镜诊断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预防白化病患儿出生。方法对有白化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用胎儿镜检查术经羊膜腔镜下直接观察胎儿头发。结果95.89%的胎儿能诊断出是否患白化病。结论应用胎儿镜技术,可直接诊断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降低白化病患儿的出生率。
王红张嘉美
关键词:白化病羊膜腔穿刺术
全身MRI在幼年皮肌炎的应用价值
马明圣宋红梅王红王薇
不同留取绒毛膜染色体方法的比较研究
2010年
目的比较传统胶皮管和一次性吸引器管(透明塑料管)留取绒毛膜染色体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9月-2009年4月就诊的胚胎停育患者485例分为传统胶皮管组360例和一次性吸引器管组125例,比较2组的培养成功率、细菌感染率、培养无核率、无贴壁细胞率,进行x2检验。结果一次性吸引器管组培养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胶皮管组,而细菌感染率一次性吸引器管组显著低于传统胶皮管组。2组在无核率、无贴壁细胞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吸引器管留取绒毛膜染色体可以明显降低细菌感染率、提高培养成功率。
王红
关键词:留取
宫颈淋巴组织旺炽性增生与宫颈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 探讨宫颈淋巴组织旺炽性增生与宫颈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例宫颈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结合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特点,做出最终的病理诊断,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病例1宫颈口有一息肉样物,镜下未见淋巴组织浸润性生长,虽然检测到B细胞克隆性基因重排,但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血清学检测,最终诊断为淋巴组织旺炽性增生(淋巴瘤样病变)。病例2宫颈增大肥厚呈桶状,影像学提示局部与膀胱直肠及邻近阴道组织分界不清,镜下见肿瘤性坏死,侵犯鳞状上皮且向下弥漫浸润,并检测到B细胞克隆性基因重排,故最终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生发中心B细胞来源)。结论 宫颈部位淋巴组织旺炽性增生为良性病变,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较高,可见较多核分裂象,部分病例甚至可以检测出单克隆性基因重排,极易误诊为淋巴瘤;而宫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肿瘤性病变,两者在镜下形态及免疫表型甚至基因重排检测有重叠,诊断时需要结合阴道镜表现及全身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才能做出最终诊断。
王红王红
关键词:宫颈淋巴瘤淋巴瘤样病变
神经元特异性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儿童神经精神性系狼疮的应用价值
马明圣宋红梅王薇张梦琪王红钟林庆吴戊辰简珊唐晓艳张玉魏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