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钊林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血病治疗中肠梗阻的中医证型分析
- <正>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容易出现排便不规律、便干结,甚至肠梗阻等症状,由于患者多处于骨髓抑制期,免疫功能差,外科治疗存在禁忌证,一般都得选择保守治疗。肠梗阻在中医学中属于'关格'范畴,通腑泻下为其治疗之大法。笔者...
- 张娜燕小宁王钊林
- 关键词:白血病肠梗阻中医证型
- 文献传递
- 白血病治疗中肠梗阻的中医证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或化疗后容易出现排便不规律,大便干结,甚至肠梗阻,由于患者多处于骨髓抑制期,免疫功能差,外科治疗存在禁忌证,一般都选择保守治疗。肠梗阻在中医学中属于“关格”范畴,通腑泻下为其治疗之大法。我们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9例白血病化疗或停疗期间出现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中医证候分型,探讨相应治疗。现报告如下。
- 张娜燕小宁王钊林
- 关键词:证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骨髓抑制期
- 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皮质中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以及扶正活血化瘀中药芪红合剂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芪红合剂组、依那普利组,术后10d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血清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Cr)水平,结扎侧肾组织行HE、Masson染色,Masson染色分析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bcl-2、FN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bcl-2、FN的蛋白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假手术组,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中药芪红合剂组、依那普利组较模型组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FN的蛋白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明显降低,BUN、C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中药芪红合剂可能通过增强凋亡调控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上调而减轻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
- 王钊林马华
- 关键词:中药芪红合剂肾间质纤维化单侧输尿管结扎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血液科就诊的100例住院及门诊ITP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GPⅡb/Ⅲa、GPⅠb/Ⅸ水平。结果 ITP患者以血热妄行证为主,PLT与GPⅡb/Ⅲa、GPⅠb/Ⅸ呈正相关。ITP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PLT水平存在差异,血热妄行型、阴虚血热型PLT水平低于气虚不摄型、瘀血内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ITP患者GPⅡb/Ⅲa、GPⅠb/Ⅸ表达有所不同,血热妄行型、气虚不摄型ITP患者GPⅡb/Ⅲa水平低于阴虚血热型、瘀血内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妄行型ITP患者GPⅠb/Ⅸ水平低于阴虚血热型、气虚不摄型、瘀血内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以血热妄行证为主,不同中医证型ITP患者GPⅡb/Ⅲa、GPⅠb/Ⅸ表达有所不同。
- 张娜燕小宁杨红蓉肖晶李新鹏王钊林
-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中医证型血小板
- 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文章探讨了致纤维化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以及扶正活血化瘀中药芪红合剂在肾小管损伤及间质纤维化过...
- 王钊林
- 关键词:肾小管损伤肾间质纤维化结缔组织
- 文献传递
- 结节性血管炎临床验案1例
- 2005年
- 王钊林马华
- 关键词:结节性血管炎凉血解毒临床验案
- 骨伤临床验案4则
- 2003年
- 秦忠延胡红芳王钊林
- 关键词:新生儿股骨干骨折
- 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1与肾间质纤维化
- 2005年
- 董华玲马华王钊林
-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肾间质纤维化抑制剂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细胞外基质蛋白原发病因
- 细胞因子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王钊林马华
- 关键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终末期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肾小球硬化干预治疗
- 糖耐量受损大鼠血清脂联素和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糖耐量受损(IGT)期的变化及其与大鼠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GT组,采用高脂饮食诱导糖耐量受损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放免法检测血清脂联素、TNF-α等指标,在光镜下观察冠状动脉的病理变化并测定冠状动脉内中膜的厚度。结果IGT组大鼠血清脂联素在治疗8周时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5),TNF-α治疗12周时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左冠状动脉内中膜厚度在治疗12周、20周时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下降、TNF-α升高与IGT期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显著相关,提示血清低脂联素、高TNF-α参与了心血管病的发生。
- 谢晓云王钊林牛瑞超
- 关键词:糖耐量受损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冠状动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