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黎明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癌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3篇细胞肺癌
  • 3篇小细胞
  • 3篇小细胞肺癌
  • 3篇非小细胞
  • 3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预后因素
  • 2篇预后因素分析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1篇低表达
  • 1篇胸骨
  • 1篇胸骨后甲状腺
  • 1篇胸骨后甲状腺...
  • 1篇样癌
  • 1篇预后不良
  • 1篇预后判断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黎明
  • 8篇许顺
  • 3篇沈启明
  • 3篇杨春鹿
  • 3篇刘宏旭
  • 3篇崔肃
  • 3篇刘洋
  • 2篇赵文钺
  • 2篇刘璐
  • 1篇李厚文

传媒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雌激素调控mi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雌激素通过调节c-myc、c-fos等基因的表达,促进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与细胞周期有关的调节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减少肿瘤抑制性生长因子的合成,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雌激素通过调控miRNA-365的低表达抑制非小细胞细胞的凋亡,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miRNA-21、miRNA-224过表达会使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增多,导致雌激素非依赖性的组织过度生长;miRNA-18a和miRNA-424低表达会解除对雌激素受体基因的抑制,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
赵文钺刘璐王黎明许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水平颗粒细胞低表达MIRNA分子机制
DNA甲基化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在表观遗传学中,DNA甲基化是最为主要的修饰方法,异常的甲基化会使DNA的转录过程发生异常,进而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肺癌中存在DNA的异常甲基化,而且检测甲基化的DNA片段对肺癌的诊断也具有一定意义。不仅如此,某些DNA的甲基化情况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复发等情况也密切相关。本文就DNA甲基化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做一综述。
王黎明罗秋华刘洋许顺
关键词:甲基化NSCLCDNA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绝大多数,部分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Ⅲ期。肺癌的预后较差,本研究拟探讨手术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3-12-3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118例手术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将可能对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产生影响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后化疗与否(P=0.006)、淋巴结转移总数(P=0.038)、淋巴结总转移率(P=0.009)、N1淋巴结转移数(P=0.009)、N1淋巴结转移率(P=0.011)、N2淋巴结转移数(P=0.011)、N2淋巴结转移组数(P=0.034)、N2淋巴结转移率(P=0.036)、第7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01)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2淋巴结转移数(P=0.002,RR值2.588,RR值95%CI为1.420~4.718)、第7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08,RR值0.467,RR值95%CI为0.267~0.818)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N2淋巴结转移数>3枚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是≤3枚的2.588倍;第7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未转移的2.141倍。结论对于手术治疗的Ⅲ期NSCLC患者,如果其淋巴结转移总数>4枚、淋巴结总转移率>50%、N1淋巴结转移数>2枚、N1淋巴结转移率>50%、N2淋巴结转移>3枚以及>3组、N2淋巴结转移率>45%、第7组淋巴结转移、术后未辅以化疗,预后可能不佳。
王黎明刘洋许顺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预后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2013年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腔内。本文分析10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王黎明许顺杨春鹿刘宏旭崔肃沈启明
关键词:胸骨后甲状腺肿
应用纵隔重建术治疗前纵隔巨大黏液表皮样癌一例
2012年
患者女,45岁。因胸闷气短20d,发现纵隔肿物5d入院。患者入院前20d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偶有喘憋,入院前5d胸闷症状进行性加重,肺CT扫描示:前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经胸腔穿刺活组织检查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王黎明许顺杨春鹿刘宏旭崔肃沈启明李厚文
关键词:黏液表皮样纵隔肿瘤
PD-L1在肺癌细胞免疫逃逸和预后不良的作用和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L1)是一种表达在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CD8+T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上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情况下,PD-L1的表达可以维持免疫应答的平衡。PI3K信号通路及ZEB1/mir-200双负反馈环机制均可以使PD-L1表达上调。PD-L1过表达会降低血清中干扰素γ和白介素4水平,形成免疫抑制,导致肺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增强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促进肿瘤的转移,从而导致肺癌的不良预后。
赵文钺刘璐王黎明许顺
关键词:免疫逃逸肺癌细胞预后不良树突细胞DEATH
手术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3例手术治疗的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对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产生影响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新TNM分期(P=0.049)、清除的淋巴结总数(P=0.047)、N1淋巴结数(P=0.038)、清除N2淋巴结数(P=0.040)、清除N1淋巴结组数(P=0.015)、清除N1淋巴结转移率(P=0.044)和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02)与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1淋巴结转移率(P=0.032,RR=2.191,95%CI为1.072~4.480)、第10组淋巴结转移与否(P=0.016,RR=0.443,95%CI为0.228~0.860)是影响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N1淋巴结转移率>50%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是N1淋巴结转移率≤50%的患者的2.19倍;第10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未转移患者的2.26倍。结论:对Ⅱ期NSCL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清除的淋巴结总数>6个、N1淋巴结>5个及>3组及N2淋巴结>2个有可能提高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
王黎明许顺杨春鹿刘宏旭崔肃沈启明
关键词:淋巴结预后
第8版UICC TNM分期对临床0和Ⅰ期肺腺癌患者预后判断优越性检验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最新的肺癌UICC TNM分期标准(第8版)发布于2017-01,与第7版相比,大部分变化发生在临床Ⅰ期。本研究旨在证实第8版TNM分期对手术治疗的临床0~Ⅰ期肺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01-01-2010-12-31手术治疗的临床Ⅰ期(第7版)肺腺癌患者292例临床资料,根据第8版重新进行分期。使用生存分析评估两版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肿瘤大小(临床T因素,第8版)在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P=0.001)、无复发生存(P<0.001)及肺癌特异性生存(P=0.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临床T因素(第7版)在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P=0.953)、无复发生存(P=0.310)及肺癌特异性生存(P=0.926)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临床T因素(第8版)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P=0.025)和无复发生存(P=0.02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预测临床0~Ⅰ期肺腺癌的术后预后方面,第8版TNM分期较第7版更为精确。
王黎明刘洋许顺
关键词:腺癌肿瘤分期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