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
-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林果废弃物微生物肥料发酵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果废弃物微生物肥料发酵装置,属于发酵装置技术领域,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横轴一和横轴二上的搅拌片一和搅拌片二搅动,且搅拌片一和搅拌片二高低交叉设置,使得发酵过程搅拌更加充分;通过接料口、旋转...
- 王丽 殷浩庄国庆白平 李一汉 成会如
- 一种调节白蜡虫寄生植物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节白蜡虫寄生植物生长的方法,属于植物生长调节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冬季对白蜡虫寄生植物大叶女贞进行剪枝、疏枝、施肥处理,进而打破顶端优势以促进侧枝萌发生长;春季开始制备促进剂和营养液交替施加,促进植物根系...
- 尔古甲甲王丽罗洪木呷陶建庄童白平
- 基于林业废弃物的微生物活化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 本发明申请是关于基于林业废弃物的微生物活化肥料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的肥料采用了一种高效的生物转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林业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它通过特定的微生物作用,提高了废弃物转化效率,增强了肥料的营养价值和生物...
- 王丽李堃龙思帆黄伊嘉杨凌白平
-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木幼林地绿肥种植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木幼林地经过连续4 a利用雨季种植绿肥压青,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水分利用率,促进幼树生长研究。结果表明:(1)种植红豆草的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3.6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7 g·cm-3;种植草木樨土壤0~40 cm含水量旱季增加4.18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种植沙打旺土壤0~40 cm含水量增加2.46 g.kg-1,0~20 cm土壤容重降低0.18 g·cm-3。(2)种植绿肥压青,土壤有机质增加0.37 g·kg-1~0.55 g·kg-1,土壤CaCO3含量下降0.66 g·kg-1~1.36 g·kg-1,有效氮增加4.5 mg·kg-1~18.5 mg·kg-1,有效磷含量增加1.0~3.46 mg·kg-1,CEC比对照增加0.54~0.58mg.100g-1。(3)种植红豆草、草木樨、沙打旺绿肥压青对岷江柏木树高、地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种植红豆草的岷江柏木幼树生长最好,高、径生长为对照的1.7倍和1.6倍。
- 吴宗兴徐惠梁颇白平熊量
- 关键词: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绿肥种植
- 一种以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林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林业废弃物400‑800份、木质纤维素降解菌3‑5份、强化剂16‑30份和土壤习居菌3‑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林业...
- 王丽白平杨凌庄国庆李诗娟贺静吴斌
- 一种减少白蜡虫蜜露附着的养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白蜡虫蜜露附着的养殖方法,属于白蜡虫养殖技术领域,所述养殖方法包括:(1)种虫采摘与挂包:立夏前后将成熟的种虫采摘下树后制成虫包;(2)挂放:将虫包挂于寄生树的枝条上,待白蜡虫孵化后回收虫包;(3)去...
- 尔古甲甲王丽 罗洪木呷 陶建 庄童白平
- 基于林业废弃物的生物质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林业废弃物的生物质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制成、缓释剂制成和物料配合,通过对废弃秸秆原料进行收集再利用,能得到有机肥料,实现林业废弃物“变废为宝”,选配脲甲醛树脂、硅酸钠、硝化抑制剂、碳粉作为原材料...
- 白平王丽李堃龙思帆
- 阿坝州生态脆弱区现状及治理建议
- 2013年
- 阿坝州沙化及干旱河谷对生态环境恶化及环境危害,一直以来也是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树种采用科学方法进行的生物治理。
- 白平康英王莎何翔
- 关键词:沙化干旱河谷树种
- 核桃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示范
- 庄国庆王丽杨平闵安民白平金开铭杨凌隆世良张思碧张玲李诗娟
- 1、课题背景:核桃(Junglans regia L.)属胡桃科胡桃属落叶乔木,又称胡桃、羌桃,营养丰富,便于贮存,有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坚果类食品之一。2015年,全国核桃栽培面积已达9000万亩,核...
- 关键词:
- 关键词:核桃复合微生物肥料施肥栽培技术
- 一种花卉培育温室用培育床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卉培育温室用培育床,它包含由型材相互焊接所构成的苗床(1),该苗床(1)整体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苗床(1)的周边及下底面处覆盖有面板(2),该苗床(1)下底面处的面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a)...
- 白斌白平 王静 李雷 李静 曾小珂 程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