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5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171例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在我国,大多数患者确定接受手术治疗时已不得不接受双膝关节置换,因此双膝同期还是分期置换就成为讨论热点。双膝关节同期置换相较分期置换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改善双膝关节功能的迫切性,同时一次麻醉下完成双膝置换手术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宝音 庞奕晖 段丽军 葛茂林 李大文 白杰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关节炎 血栓 输血 鲑鱼降钙素对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3年 目的研究鲑鱼降钙素(salmon calcitonin,sCT)对前交叉韧带切断(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模型兔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3月龄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选择其中两组造模,术后分别给予sCT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即ACLT+sCT组和ACLT+NS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8周后处死动物,取关节软骨进行HE染色观察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软骨中MMP-13表达情况;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比较各组软骨下骨小梁结构变化。结果软骨HE染色观察、Mankin评分及MMP-13组化评价结果表明,ACLT+sCT组软骨损伤程度轻于ACLT+NS组,但较对照组严重,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下骨小梁结构定量分析表明,ACLT+sCT组软骨下骨小梁厚度明显高于ACLT+NS组[(263.56±24.30)vs(182.63±182.63)]μm,但低于对照组(361.49±23.36)μm,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T能够降低ACLT切断所造成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损伤程度,同时可部分维持软骨下骨小梁结构,对骨性关节炎软骨有一定保护作用。 云文科 葛茂林 王剑 曹磊光 白杰 宝音 任喜存关键词:鲑鱼降钙素 前交叉韧带切断 软骨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云文科 王剑 曹磊光 葛茂林 宝音 白杰 李大文 任喜存关键词: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009年 云文科 任喜存 葛茂林 宝音 王剑 曹磊光 白杰 李大文关键词:股骨髁 骨折 内固定 带筋膜蒂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陈旧性骨折疗效观察 2005年 宝音 任希存 云文科 李大文 白杰体外冲击波与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及小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效果。方法肱骨内上髁炎80例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体外冲击波治疗和小针刀治疗,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的VAS疼痛评分、HSS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小针刀及体外冲击波疗法均能明显缓解肱骨内上髁炎患者肘关节的疼痛,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小针刀组治疗后[(1.07±0.66)vs(2.24±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冲击波组治疗后HSS评分高于小针刀组治疗后[(92.06±8.07)vs(83.7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疼痛和恢复功能方面,体外冲击波疗法比小针刀效果更明显。 云文科 葛茂林 曹磊光 王剑 宝音 白杰 任喜存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小针刀疗法 肱骨内上髁炎 钩板固定器治疗腓骨下段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 2010年 腓骨下段骨折是骨科常见损伤之一,部分腓骨下段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医疗过程中注重骨折治疗而忽视下胫腓联合的处理,有可能会使踝部各关节面对位不良,造成踝关节失稳,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本研究采用钩板固定器与常规钢板加拉力螺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腓骨下段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通过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对比二者疗效和优缺点。 李大文 李格当 云文科 宝音 白杰关键词:腓骨下段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超早期颅骨修补治疗颅骨缺损1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临床广泛使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显著降低了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1],一般认为颅骨修补术最好在减压术后的3~6个月后进行[2],现在认为可在去骨瓣减压术后的1--3个月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选择颅骨修补手术时间正在逐渐缩短。我院从2008年开始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4周进行超早期颅骨修补术,效果良好,本研究通过超早期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研究,旨在探讨超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大脑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云文科 葛茂林 王剑 曹磊光 白杰 于文生关键词:颅脑损伤 颅骨缺损 韧带重建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 被引量:9 2015年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3.9%[1],占关节内骨折的第一位[2]。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临床上常重视骨折的复位和固定,而忽视了对三角韧带、下胫腓联合韧带等软组织稳定结构的修复,导致术后效果不满意。下胫腓联合韧带由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下胫腓横韧带和骨间膜的远端部分组成,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下胫腓韧带损伤后如不进行治疗,可导致踝关节不稳定,引起患者踝关节疼痛,长期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退行性改变,最终形成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云文科 葛茂林 王剑 曹磊光 白杰 宝音 李大文 李格当 邢更彦关键词:踝损伤 修复外科手术 氨甲环酸关节内灌注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腔内灌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外二科符合纳入标准,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TXA组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内灌注溶于8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的TXA 2 g;对照组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向关节腔内灌注0.9%氯化钠注射液80 ml,两组引流管夹闭2 h。比较两组围术期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隐失失血量、输血量、输血率及术后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结果 TXA组围术期失血总量(709.4±77.5)ml、术后显性失血量(301.2±82.5)ml、隐性失血量(400.7±291.3)ml、输血量(235.3±35.5)ml、输血率26.67%、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2.51±0.98)g/d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 311.7±204.4)ml、(683.5±105.1)ml、(806.8±75.9)ml、(682.4±124.5)ml、70.00%、(3.66±1.19)g/dl(P<0.05);TXA组术后1d、3d、14 d Hb值分别为(10.12±1.11)g/dl、(11.33±1.52)g/dl、(11.52±1.03)g/d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1±1.30)g/dl、(10.14±1.23)g/dl、(10.61±1.32)g/dl(P<0.05);TXA组术后3 h FIB、PT、APTT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灌注TXA可有效减少TKA术后失血且不增加血栓相关事件的发生风险。 宝音 张红英 段丽军 葛茂林 白杰 李大文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隐性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