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兵兵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清微环境对小鼠T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环境对小鼠T细胞衰老的调节作用。方法:分别取年老(12~14月龄)及年轻(1.5~2月龄)小鼠各10只,提取其脾脏淋巴细胞及血清,实验分4组。组I为年老鼠T淋巴细胞+10%年轻鼠血清;组II为年老鼠T淋巴细胞+10%年老鼠血清;组III为年轻鼠T淋巴细胞+10%年轻鼠血清;组IV为年轻鼠T淋巴细胞+10%年老鼠血清。培养48h后,经流式细胞术研究CD8+CD28+共表达率差异。结果:组I和组II T细胞表面的CD8+CD28+共表达率分别是(10.84±0.6841)%和(3.18±0.1789)%,组III和组IV T细胞表面的CD8+CD28+共表达分别是(12.5±0.9445)%和(8.36±0.2074)%。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微环境具有调节小鼠T细胞衰老的作用,年轻鼠血清能使年老鼠的T细胞表面的CD8+CD28+共表达率提高,年老鼠的血清能使年轻鼠的T细胞表面的CD8+CD28+共表达率降低。
- 石兵兵颜薇张磊周碧玉曹艺美高峰尹宁北严笠赵振民
- 关键词:T淋巴细胞免疫衰老流式细胞术
- 血清微环境对自然衰老小鼠T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
- 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小鼠和年轻小鼠中胸腺和脾脏的增龄性改变和脾组织中CD8+CD28+T细胞培养48小时后的差异以及血清微环境对脾组织中CD8+CD28+T细胞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血清微环境对于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提供实...
- 石兵兵
- 关键词:免疫调节自然衰老流式细胞术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衰老小鼠T细胞的调节作用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自然衰老小鼠T细胞的节作用影响情况。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研究对比衰老小鼠和年轻小鼠T细胞培养48h后CD8+CD28+的共表达率差异,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分别对比隔离共培养组、混合共培养组和对照组之间T细胞上CD8+CD28+的共表达率差异。结果:实验一中衰老组培养48h后CD8+CD28+共表达率为(4.08±0.3493)%,年轻组培养48h后CD8+CD28+共表达率为(5.04±0.574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隔离共培养组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以1:1在Transwell系统中共培养,48h后其对应的CD8+CD28+共表达率为(10.26±1.0784)%,混合共培养组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淋巴细胞以1:1比例在六孔板中共培养,48h后CD8+CD28+共表达率为(6.42±1.5680)%。对照组中淋巴细胞以106数量进行培养,48h后CD8+CD28+共表达率为(4.08±0.3493)%。两两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衰老小鼠和年轻小鼠的T细胞在CD8+CD28+的共表达比例上存在差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的某些细胞因子使这种衰老的T细胞变得趋向于"年轻态"。
- 张磊石兵兵周碧玉严笠李艳曹艺美赵振民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淋巴细胞免疫衰老流式细胞术
- 生物型软组织填充材料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3
- 2011年
- 软组织注射用填充材料已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治疗,临床上按其作用效果持续时间,分为永久性、半永久性和暂时性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生物型、人工合成非生物型及混合型材料。其中生物型软组织填充材料主要来源于人体、动物和细菌的衍生物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已逐渐成为当今整形外科注射用的主流软组织填充材料。
- 颜薇赵振民石兵兵
- 关键词:软组织填充材料整形外科治疗非生物型组织相容性
- 上颌骨内置式持续等张缝牵引成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山羊颧上颌缝持续等张缝牵引成骨来延长上颌骨复合体,探讨缝牵引成骨的机制。方法:在山羊两侧颧上颌缝安置自主设计制作的内置式微型自动持续等张缝牵引器,缝两侧钛钉标记,术后定期拍摄X线片,并在4、6、8周切取牵引和未牵引的颧上颌缝及新生骨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研究标本中bFGF、TGF-β1、VEGF的表达和变化。结果: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所有山羊上颌骨复合体均成功前徙。在牵引6周时出现软骨细胞团,细胞团之间有新生骨小梁形成。间充质细胞、成骨细胞及骨细胞中bFGF、TGF-β1、VEGF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或阳性表达增加,呈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结论:经缝牵引成骨的成骨机制以膜内成骨为主,但也有软骨成骨;bFGF、TGF-β1、VEGF以及3种胶原均参与了缝牵引成骨的成骨过程,促进了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新骨的改建。
- 李艳施泽宏尹宁北杜明娟房林石兵兵张磊赵振民
- 关键词:上颌骨复合体膜内成骨
-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皮肤光老化相关基因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光老化皮肤与正常皮肤的基因表达差异,在转录组水平上探讨光老化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取2007-2008年入院面部光老化患者6例,收集患者全颜面除皱术中切除的耳前(光曝露)、耳后(光保护)全层皮肤,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芯片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并进行功能聚类分析.结果 1例因数据差异明显被排除,对其他5例数据分组分析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72个,上调99个,下调73个.筛选出的差异基因涉及细胞黏附及受体调节、信号转导、代谢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结论 光老化皮肤与正常皮肤之间存在多处基因表达差异.除皱史可能与皮肤光老化基因差异表达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 颜薇张利利刘少辉石兵兵赵振民王敦梅尹宁北
- 关键词:皮肤衰老寡核苷酸序列分析差异表达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