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建虎

作品数:2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2篇应制诗
  • 3篇唐代
  • 3篇气质
  • 2篇地方感
  • 2篇地震
  • 2篇杜甫
  • 2篇艺术
  • 2篇意象
  • 2篇应制
  • 2篇灾害文学
  • 2篇秩序感
  • 2篇中古
  • 2篇诗学
  • 2篇视域
  • 2篇抒情
  • 2篇抒情方式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嘉靖
  • 2篇观照

机构

  • 15篇西安工业大学
  • 8篇武汉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作者

  • 23篇程建虎
  • 1篇尚永亮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作家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求是学刊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杜甫研究学刊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嘉靖乙卯地震书写的互文性解读
2018年
明嘉靖乙卯地震书写是一组题材接近、体裁多样的文本丛。从水平互文角度观照,文本间互相对话,彼此模仿,以"奇"为共同点,形成奇幻、奇美、奇壮、奇异等审美风貌。从垂直互文角度分析,不同体裁的文本与先前经典文本展开呼应和承袭,继承了其赖以孳息的文学及文化血脉。双向互文使嘉靖地震书写的文本意蕴得以揭示,对震后陕西文坛的低潮是有力的补偿和振起,其价值应当被重估。
程建虎
关键词:互文灾害文学价值重估
巧啭岂能无本意 良辰未必有佳期——传播学视界中的唐代逐臣别诗被引量:2
2007年
逐臣别诗具有现代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者(送者或行者)、受传者(第一、二读者)、传播内容(归朝之情或别情)、传播渠道(赠别)及传播效果等诸要素,而且其传播方式多为复杂传播,亦即其真正的受传者是间接受传者(第二读者),这个特点要求逐臣必须在加强诗歌的感染力上下功夫,力求最佳的传播效果。为此,逐臣在诗歌的抒情方式、遣词炼字等方面苦心经营,以期能打动帝王,从而也使诗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但逐臣别诗的传播流程是缺乏反馈的单向传播,注定其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这是逐臣的悲剧,却是诗歌的大幸。
程建虎
关键词:传播学抒情方式
“第二世界”视域下嘉靖地震文学的奇幻审美——以宗臣《二华篇》为观照点被引量:1
2018年
嘉靖乙卯地震文学文本述及地震情状及震后社会现实时多神异之笔,以夸张、虚构手法营造了一个奇幻世界,这与托尔金"第二世界"理论不谋而合。典型文本《二华篇》在多重视角下构筑起富有浪漫色彩的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宗教空间,且在多重空间中展开书写时均能坚持"拟真写作",确保文本"真实的内在一致性"。以《二华篇》为代表的明代灾害文学文本的奇幻审美对读者产生一种"间离"效果,起到消解恐怖、抚慰人心的功能,其中塑造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灾害文学"召唤英雄"的母题,寄托着人们希冀救拔解脱、出离苦厄的愿望。
程建虎
关键词:灾害文学
应制诗:妥协策略下的政治文本——以梁及唐访寺应制诗中佛教因素的消长为观照点被引量:1
2010年
梁和唐是访寺应制诗创作的繁荣期,梁访寺诗的结尾多弘阐佛理,表达对佛法的解会、赞叹和皈依之情,而唐诗的结尾则无一例外为颂圣,并且以"大风"、"湛露"、"南薰"等有儒家意味的典故入诗。梁帝王多笃信佛教,且躬自修持,唐诸帝王虽尊崇佛教,然其目的在于利用佛教,援佛助儒,以为治国之纲。应制诗人考虑到身为"裁判"的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对自己诗歌的内容作出了微调,甚至不惜隐藏自己对佛法的怀疑或信仰,从而使梁和唐访寺应制诗出现了微妙的区别。这种情况反映出应制诗作为一种优质"文化资本"所具有的政治性、功利性以及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掩蔽"性,而对信仰的"隐藏"则表现出应制诗所具有的工具性。这些都使应制诗成为一种政治文本,反映出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采取的妥协策略及其与王权"博弈"中的焦虑和无奈。
程建虎
关键词:佛教政治文本
试析唐代逐臣别诗中的回归情结——以逐臣别诗中“柳”意象的匮乏为观照点被引量:1
2006年
“柳”意象在逐臣别诗中几乎销声匿迹,说明柳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内蕴在逐臣那里处于弱势。逐臣别诗中惯用的“北望”、“北归”两组动态意象,道出了逐臣在别诗中所要表达的回归朝廷、重新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望,根据感情和意象对应的原则,柳意象被逐出逐臣视界。而逐臣执着的回归情结,有其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深刻原因。
程建虎
关键词:唐代
浅议杜甫“四实”格五律的景联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2005年
杜甫在安排“四实”格五律的景联时,采用“由远到近”、“由物至己”及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有主次、分层次地配置景联,不仅避免了景物的平板堆垛,而且从外部世界向内部精神开掘,从而在抒情方式上形成感情层层递进的艺术效果。颈联在这一艺术手法中具有关键的地位。
程建虎
关键词:杜甫抒情方式颈联五律艺术手法艺术效果
论杜诗意象--从《戏为六绝句》中的两个意象看杜甫的论诗宗旨被引量:4
2003年
程建虎
关键词:《戏为六绝句》意象杜甫
应制诗与长安气质:性别、格调与风俗被引量:3
2013年
长安气质是从长安城"轴心时期"的文化遗存中抽绎出来的主流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格调气韵及"抽象氛围"的融合,唐长安应制诗是探赜这一新质的最佳文化地理文本。应制诗人善于将"坚硬"的文化景观和"柔软"的自然山水对举,表现出城市"天然壮丽"的审美趣味和中和气象;对"女性化"自然景观的关注来自于初盛唐相对淡薄的女性意识和主流社会包容的文化心态。这些都有助于钧陶平和雍容、大气庄重的城市气质。应制诗人在渲染盛大优渥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乐于表现其对圆融心境和艺术人生的追求,从而展示其懿雅清贵的生活格调。应制诗人对十三个节令的不同民俗都有点染,在"损益"的基础上将之诗化。诗意的栖居生活使城市表现出浪漫的独特气质。
程建虎
关键词:应制诗性别格调风俗
文化心理与阐释模式研究的新创获——《心灵之约——中国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阐释》读后
2002年
尚永亮程建虎
关键词:文化心理书评传统诗学
“被抛入”境遇中的诗性解脱——试评影片《高兴》的荒诞性被引量:2
2009年
影片《高兴》讲述了刘高兴等底层小人物"被抛入"到某种"境遇"后的"烦",在具体阐释这种"烦"时,影片插入大量歌舞剧表演片断,既在内容上与生活本身的"荒诞"相呼应,同时又形成了"陌生化"和"间离效果"。影片《高兴》充满诗意的解脱方式在引起观众思考的同时,也表现出电影在改编上具有超越原著深度的艺术感染力。
程建虎
关键词:《高兴》陌生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