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莹

作品数:232 被引量:1,135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9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92篇骨折
  • 46篇关节
  • 32篇内固定
  • 30篇手术
  • 29篇钢板
  • 24篇股骨
  • 24篇关节镜
  • 23篇螺钉
  • 19篇有限元
  • 19篇韧带
  • 17篇有限元分析
  • 16篇肱骨
  • 16篇交叉韧带
  • 16篇固定术
  • 14篇膝关节
  • 12篇手术治疗
  • 12篇胫骨
  • 11篇前交叉韧带
  • 10篇生物力学
  • 10篇脱位

机构

  • 222篇广州军区广州...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市中医医...
  • 2篇广州军区总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2...
  • 1篇解放军421...
  • 1篇广州市黄埔区...
  • 1篇江门市五邑中...
  • 1篇广东冠昊生物...

作者

  • 232篇章莹
  • 86篇尹庆水
  • 64篇夏远军
  • 60篇谢会斌
  • 52篇吴文
  • 37篇郭晓泽
  • 35篇夏虹
  • 31篇肖进
  • 27篇黄华扬
  • 20篇张余
  • 20篇李宝丰
  • 19篇符史发
  • 19篇王非
  • 19篇朱昌荣
  • 16篇万磊
  • 14篇黄显华
  • 14篇谭新宇
  • 13篇黄山东
  • 13篇章凯
  • 10篇刘汉辉

传媒

  • 16篇中华创伤骨科...
  • 1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3篇中国骨科临床...
  • 12篇第十一届全军...
  • 11篇临床骨科杂志
  • 9篇中国临床解剖...
  • 9篇中国组织工程...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6篇广东医学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17篇2016
  • 31篇2015
  • 14篇2014
  • 17篇2013
  • 31篇2012
  • 8篇2011
  • 27篇2010
  • 12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12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2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行薄层CT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重建三维模型,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依此对骨盆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所见与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随访6~24个月,术后2~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所有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3例,优良率86.4%。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骨盆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李宝丰章莹谢会斌郭晓泽王非夏虹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快速成型技术骨盆骨折
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自体骨-髌腱-骨(BPTB)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移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ACL断裂患者行自体BPTB重建,对获得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和IKDC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93例获得随访,时间632(17±3)个月,患者膝不稳症状均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膝评分平均积分由术前的(66.3±6.1)分提高到术后的(88.3±5.9)分,IKDC评分由术前的79%降低为术后的4%,P〈0.01。16例术后合并膝前疼痛,51例长期感觉伸膝乏力,2例膝关节松弛。结论BPTB重建ACL临床疗效满意,但仍有膝前疼痛和伸膝乏力的并发症。
夏远军章莹吴文谢会斌黄华扬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骨-髌腱-骨韧带重建
一种无障碍透视的骨科手术床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障碍透视的骨科手术床,包括床体和两个支座,两个支座分别位于床体的头、尾两端,使床体下方形成用于C臂机进入的空间,每个支座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床体从而带动床体升降。本实用新型在床体的头、尾...
李宝丰章莹刘冬娇王非夏虹
文献传递
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一例报道被引量:3
2013年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是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骨肿瘤,具有潜在恶性,对骨质侵蚀破坏性大,易局部复发。临床上常用肿瘤刮除加植骨术、肿瘤段桡骨切除、游离腓骨头移植或带血管蒂的腓骨头游离移植治疗。也陆续有使用人工腕关节置换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报道,但因远期效果不甚理想,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使用特制的人工假体置换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例,随访17个月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朱昌荣章莹魏仲恩
关键词:人工假体置换术巨细胞瘤
椎板单开门成形回植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探索椎板单开门回植成形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SAR或SP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2具胸腰段脊柱标本上模拟手术行椎板单开门、内板及棘突纵行开槽、两侧椎板横行扮掰开,然后回植成形,分别测量成形前后的椎管横、矢径。选12具胸腰椎椎板成形的标本,用MTS-858实验机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成形术后的椎管内径均略大于术前。成形术后的椎板的所能承受垂直压应力是平均78.54kg,远远大于仰卧位时脊柱所需要承受的压应力。并将此椎板开门成形回植术应用于临床25例SAR和SPR手术中。临床随访平均2年6个月,效果良好,无脊柱不稳和椎管狭窄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论椎板开门成形回植既满足了SAR和SPR手术的显露要求,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值得提倡。
尹庆水昌耘冰权日邓建业章莹章凯张余
关键词:椎板回植脑性瘫痪
手舟骨微创内固定解剖学基础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 :为手舟骨微创条件下的内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86块成人干燥手舟骨 ,仔细观察其形态及主要血管压迹 ,并根据可能进行的内固定方式用游标卡尺对手舟骨的各部位进行测量 ,解剖 4例经过灌注的手标本。结果 :舟骨结节远端的厚度为 (7.4± 0 .9)mm、宽度为 (6.2± 0 .7)mm ,高度为 (10 .5± 1.4)mm ;舟骨腰部的厚度为 (12 .2± 1.3 )mm、宽度为 (9.5± 1.0 )mm ;舟骨体部的高度为 (18.0± 1.7)mm ,最小厚度为 (7.3± 0 .9)mm ;舟骨的纵轴长度为 (2 6.8± 2 .5 )mm。手舟骨的主要血管来自桡背侧部 ,由体部沿嵴部贯穿整个纵轴。结论 :手舟骨的相关参数均为设计螺钉的关键指标。关节镜监视下的手舟骨骨折内固定的进钉应从手舟骨结节的远端中点进入 ,方向平行于手舟骨的主要血管束。
章莹尹庆水许家军张传森
关键词:手舟骨加压螺钉内固定关节镜
用于肩胛骨骨折治疗的辅助钢板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肩胛骨骨折治疗的辅助钢板,其包括左肩胛骨钢板和/或右肩胛骨钢板,左肩胛骨钢板包括板状的左外侧缘部、左肩胛盂部和板状的左肩胛冈部,右肩胛骨钢板包括板状的右外侧缘部、右肩胛盂部和板状的右肩胛冈部,左肩胛盂部为...
章莹郭晓泽
文献传递
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材料的研究与进展被引量:5
2011年
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移植物的选择。目的:对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的种类、材料性质、相关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85/2009PubMed数据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移植材料如自体韧带、同种异体韧带、人工韧带、组织工程韧带、异种韧带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外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供选择的移植物有自体组织替代物、同种异体韧带、人工韧带、生物组织工程韧带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生物材料如异种韧带等,目前还处于实验探索及研究阶段。人工合成材料与组织工程韧带近几年研究较多,但其制作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很难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随着越来越多去抗原处理技术的出现,有效去除异种韧带的免疫原性,提高其组织相容性已不是没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异种韧带来源广泛,获取方便、价格低廉、适用性广等优势得以凸显。
赵晓亮章莹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人工合成材料
两种内固定方式在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优缺点和术后疗效。方法 40例股骨转子下长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列序编号,20例(单号)使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组),另20例(双号)使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扶杖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骨不连情况等,分别使用Harris评分和Lyshonlm评分评价髋、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全部40例病例12个月内定期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患肢深静脉栓塞和内固定断裂。LCP组扶杖下床时间短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长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术后2周~12个月Harris评分均低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2个月Lyshonlm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没有合并有骨质疏松及股骨髓腔狭窄的患者,建议使用加长型PFNA,术中尽量对骨折端闭合复位并闭合穿钉固定;对于骨折端过于粉碎,病理性骨折以及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建议使用LCP内固定。
郭杰坤章莹
关键词:髋骨折粉碎性手术治疗
骨唾液酸蛋白-β-磷酸三钙人工骨的研制及释放实验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制骨唾液酸蛋白-β-磷酸三钙(BSP-β-TCP)人工骨并观察BSP-β-TCP中骨唾液酸蛋白的释放规律。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7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①BSP-β-TCP人工骨制备:采用低温负压冻干的方法将骨唾液酸蛋白复合于β-磷酸三钙中,按骨唾液酸蛋白含量不同制备两种样品:A样品含骨唾液酸蛋白1﹪,B样品含骨唾液酸蛋白2﹪。②观察指标:两种样品分别在恒温空气浴振荡器内(37±1)℃持续振荡。试验开始2周内每24h,以后每72h时分别吸出浸泡液100μL/次,共观察4周。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各个时间点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绘制出蛋白质释放量和时间关系的散点图,再将散点图的曲线直线化,分析BSP-β-TCP人工骨中骨唾液酸蛋白的释放动力学。结果:①骨唾液酸蛋白释放率:72h内有一个爆发性的释放,释放率A样品为25.44﹪,B样品为35.11﹪;10d内的释放速度较快,A样品为39.76﹪,B样品为44.13﹪;持续4周仍有缓慢释放,A样品为55.43﹪,B样品为56.82﹪。②骨唾液酸蛋白的释放动力学:将散点图曲线进行拟和后可见释放量与时间(h)平方根成线性关系,两者的关系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骨唾液酸蛋白以扩散方式释放,β-磷酸三钙可作为良好的载体与BSP共同形成缓释系统。
王玮章莹吴文
关键词:骨唾液酸蛋白Β-磷酸三钙释放动力学组织工程骨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