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楠

作品数:27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4篇教育
  • 4篇道德
  • 4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 3篇伦理
  • 3篇教育权力
  • 3篇教师
  • 3篇公民
  • 2篇道德底线
  • 2篇德育
  • 2篇底线
  • 2篇择校
  • 2篇正当
  • 2篇社会阶层
  • 2篇文化
  • 2篇文化功能
  • 2篇教育公平
  • 2篇教育理论
  • 2篇教育学
  • 2篇阶层

机构

  • 27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7篇翟楠
  • 1篇薛晓阳

传媒

  • 3篇中国德育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大学报...
  • 2篇当代教育与文...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教育学术月刊
  • 1篇大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共同体到国家:论现代国家的伦理精神及教育责任被引量:1
2019年
自制度化教育产生以来,教育一直都是国家需要承担的一种公共责任。至近现代,国家是否应当承担教育责任、在多大程度上承担教育责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教育责任,成为富有争议的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肩负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职能,但对个体的伦理教化责任却不断式微。尽管现代国家的伦理精神在逐渐减弱,但国家对个体的伦理教化依然应当是其基本的教育责任。就教育来说,不丧失对国家共同体的道德想象,并以此来塑造现代国家的伦理精神,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就国家而言,对个体的伦理教化之责应建立在追求民主和社会正义的价值之上,这是现代国家承担教育责任的道德合法性所在。
翟楠
关键词:共同体教育责任伦理精神
乡镇社会的道德遗忘与教育建构——社群主义视角下的乡镇道德教育被引量:2
2016年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道德教化所依托的乡村社群意识和社群组织遭到了破坏,削弱了乡镇教育的道德资源。乡镇是兼具城市精神和乡土伦理的特殊共同体,在从乡村到城镇的身份转变中,乡镇道德教育应当基于这一特征培育个体对乡镇社群的身份认同和教育认同,并立足于乡镇公共伦理建构学校道德共同体,培育儿童美德。
翟楠
关键词:公共伦理道德教育
论教育权力的扭曲与重建被引量:2
2015年
教育权力是教育的正当引导性力量,但在教育的现代性进程中,这种正当性遭到质疑,教育权力呈现出两种悖论式的存在,即教育暴力和教育权力虚无。教育权力的扭曲不仅造成了自身正当性的失落,同时也使现代教育陷入了某种困境。本文试图通过阐述教育权力的扭曲及其缘由,进而探寻正当教育权力的内涵及其建构。
翟楠
关键词:教育权力教育暴力
呼唤德育学成为二级学科被引量:1
2013年
我国德育的学科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带来了德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如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对应的专业设置,德育研究者缺乏应有的学科归属感等。因此,只有正视德育的学科地位,才能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促进德育的学术发展,更从实践上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薛晓阳翟楠
关键词:学科德育教育学
关注课堂中的教育公平
本部分由4篇探讨教育公平的文章组成,分别对教育公平的不同层面和维护方式、"零择校"与教育公平、课堂中的教育公平、社会阶层与教育公平等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翟楠
关键词:教育公平社会阶层
近代的公共性: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探源
2022年
近代中国的社会巨变打破了持久而稳定的文化基础和社会结构,与传统的断裂将人们带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身份焦虑和文化危机之中。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下,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公共意识的兴起和公共空间的增长。这种公共性在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精神的同时,也成为传统与现代最为明显的分野,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层面为国人开启了一种接近于公共生活的模式。虽然其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一种雏形,但也为近代公民意识的萌芽和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翟楠
关键词:公共性公民道德
教育共同体的类型及其道德意蕴被引量:14
2012年
教育共同体是在教育的公共生活中建构起来的公共空间,是教育中的人获得身份认同的基本来源。在体制化的教育生活中,教育共同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国家教育共同体、学校教育共同体和班级教育共同体,它们构成了个体在制度化教育中生存的基本空间。这三种教育共同体中包含着共同的道德意蕴,即教育共同体是具有公共善的道德共同体。
翟楠
关键词:教育共同体公共善道德共同体
教育为了什么?--对教育目的的哲学反思
在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设定一直在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这两端徘徊,二者被看作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了个人幸福和公共利益两方面。从理念上来讲,教育目的的这两个方面是一...
翟楠
关键词:教育目的哲学反思
培育何种公民:近代公民启蒙的理论基础及教育审思
2022年
近代以来,国家主义和民主主义公民教育理念的引入,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上述两种公民观的影响,近代中国学者在思考培养何种公民的问题上,一类坚持国家本位,主张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国家观念的有用公民;另一类侧重从改造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塑造公民,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受过教育的良好公民。在这两种典型的公民教育理念之上,又衍化出了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概念,试图构建中国式的公民教育。在这些观念的论争背后,隐含着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层关注,这也是公民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所在。
翟楠
追求道德“至善”,还是退守道德“底线”?——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反思被引量:19
2010年
在这个多元化异质性的时代,在一些人追求道德至善的同时,难免有另一些人对道德产生怀疑、不屑甚至践踏。道德底线说的不断张扬及其与道德至善论的论战使得道德教育在"至善"的高标与"底线"的坠落之间徘徊犹豫,不知何去何从。道德教育要培养道德圣徒还是要培养守法公民?它们各自的局限何在?道德教育又该如何反思自身?
翟楠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底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